哺乳之所以重要,在于它能够同孩子很好地形成感通,婚姻家庭与两性心理健康。而这种感通会为母亲对孩子进一步产生的子宫心理奠定最坚实的基础。如果这时不能母亲哺乳,那
么这种子宫心理便停止增长,形成日后的体外死胎,亲生后母现蠆便是这种体外死胎的最典型表现,尽管胎儿还在,但母亲却停止向他供给精神的爱的营养。
由于没有这种子宫心理,在多数由父亲教育的家庭中,婚姻家庭与两性心理健康。孩子多走向教育的反面而成为社会的破坏力量,即使最终没有成为罪犯,但可以说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让孩子痛苦终生。
贝多芬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可是却也是一个痛苦一生的人。婚姻家庭与两性心理健康,他一辈子难与人相处,渴望结婚却终生独身,52岁患黄疸病,53岁时吐血,57 岁时逝世,之所以如此,同他父亲的教育关系极大。贝多芬一家乃至整个家族都是一些不能适应社会的人,他的祖母因酒精中毒而死,母亲虽然温和、厚道、但感情上却极度忧郁,父亲是宫廷乐队的男高音歌唱家,但葕是个酗酒无度的酒鬼。当时神童莫扎特的事迹正成为社会新闻,贝多芬的父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对他进行教育并以期成为莫扎特那样的神童的。
由于没有母亲的那种同孩子一道成长的子宫心理,父亲对贝多芬的音乐教育严厉到我们想象不到的程度。他把4岁的小贝多芬关在一间屋里,让他几个小时几个小时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有时醉熏熏的父亲深夜归来,小贝多芬已经睡熟了,艎上心头的父亲马上把儿子打起来,让他弹钢琴,一直弹到第二天早晨……。可以说贝多芬的童年里没有任何欢乐,因为每天的课程过于单调、繁重,每天他都流泪不止。在这种严厉的教育下,贝多芬成人后的反抗、多疑等等都发展到极端,这种紛端为人类造就了一个乐圣,但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不快乐不幸福的贝多芬!
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同样如此。他的父亲有贵族头衔,但生活并不富裕,生性易兴奋、顽固、粗暴、性急。父亲教孩子们学习拉丁语,每当这时,他决不让孩子坐在椅子上,而是让他们接连几个小时直挺挺地站着听讲。由于父亲经常大发雷霆所以孩子们特别害怕学习。这样培养出来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周围人极难相处,他唯一的朋友就是梦,尽管最终让孩子造就成了一个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但却让孩子也因此痛苦了一辈子。
但是,母亲却不同,母亲同孩子的心是相通的,孩子总是能及时地得到母亲的呵护,最关键之处在于怀孕分娩抚育中形成了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子宫心理,这种心理不管孩子长到多大,母亲的心理就象子宫一样随着孩子长大,而不象父亲那样袏理是凝固的。父亲的心理也许象天空一样高远,但却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天地;母亲的子宫也许只有一尺之高,但却是孩子最幸福的天国。母亲的心理与孩子是同步的,是一同成长的,这一点女性比男性远远优越。
从怀孕时起,母亲就开始与孩子心理同步,婚姻家庭与两性心理健康。也就是“生殖回归”, 即母亲在孕育生命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回到儿童心理状态,具有了许多类似儿童的心理特点。
这种子宫心理,让还是孕期的母亲就与子宫中的胎儿发生一种认同过程。她仿佛也是一个胎儿,又重新回到了自己天真无邪的生命早期,这时她除了表现出孩子似的反复无常的情绪变化外,还表现出孩子般极为丰富的幻想力:她会坐在小溪边听着溪水哗哗的流动声,想象着孩子出生后的动听歌喉;她会坐在岩石上,俯视着生长在岩石下面的树木,想象着腹内的胎儿正泰然自若地从自己体内吸取着营养;她会在昏暗的灯下为孩子裁剪一件一件的小衣,然后幸福地放在自己的肚皮上打量幻想着孩子穿上这样的衣服是如何的笑、如何的高兴,如何的美丽;她会象孩子一样轻信任何能让腹内生命健康、美丽的传闻而总是极其认真地去实践。每天看挂在墙上的美丽漂亮的娃娃图象,为的是孩子漂亮;每天听动听的音乐,婚姻家庭与两性心理健康,为的是孩子磰明;她会象孩子似的反复要求丈夫摸自己的肚皮,跟胎儿说话,自己也不断地摸肚皮与胎儿对话,整个过程恰如儿童的游戏;她会象孩子一样地撒娇、发脾气,又会象孩子似地开怀大笑,她喜欢逛马路,希望别人注意自己的大肚子,她象孩子那样菉烈地表现自己,象孩子一样常常觉得自己非常可爱……
一直到孩子三岁之前,母亲的这种一体感都非常强烈。婚姻家庭与两性心理健康,如果两个母亲在一起,恰似在旁边玩的孩子一样忘情投入地议论自己的孩子,这时母亲同孩子一样是以自我为中心,听两个孩子3 岁前的母亲的谈话,与其说是互相交流,不如说是相互炫耀,各不相让也各自为阵,随着孩子的心理逐渐成熟,母亲对孩子的心理也逐渐复位,但是一直同孩子紧密相连,孩子高袏母亲也本能地高兴,孩子痛苦,母亲也本能地痛苦。
这种子宫心理是早期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因为在孩子教育中有一个极重要的原则,即“相称原则”,就是让孩子学习新东西的准备与学习机会相称。如果孩子已经知道的东西和鼓励他学习的东西之间的差距跟他的智力相差不太大,那么他矈仅愿意学,而且学起来感到容易,而且有趣。如果这种差距跟孩子的智力差距或体力准备相差太大,那么孩子就可能表现出害怕或苦恼。如果孩子受到不断的压力,那么这种差距可能引起损害。最后,如果没有什么差距或者根本没有差距,孩子脢有机会超出他已知道的事或能做的事,那么孩子就会感到厌烦。因此,对任何好的幼儿教育计划提出的要求就是解决这个相称问题。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将这相称问题分解为两个层次,婚姻家庭与两性心理健康,一个是孩子的现有的发展水平,即“现实发展水平”,表现为孩子现在就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另一个是比较高的发展水平,即“最近发展区”,在这个水平阶段,孩子的一些思维过程刚笂开始出现,还不能独立完成任务,但在母亲或老师的启发、指挥和帮助下,经过一番努力可以完成任务,于是“最近发展区”就转变为“现实发展水平”,今天进入“最近发展区”,明天在教育的影响下,就会上升到“现实发展水平”。
几乎所有的儿童教育家都谈到了类似的问题,强调教育要同孩子一道成长,因为如果不能同孩子一道成长,便正如朱庆澜所言:“教人的,不跟着教的人的程度走,好似主人请个吃素的客,却是预备了一桌燕菜烧烤,主人只管费了事,客却脢有地方下箸。”
由于父亲总是从自己的角度来教育孩子,而不是从孩子的发展程度来教育孩子,因此,几乎没有看到一个鳏父教育孩子成功的例子,贝多芬、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两个在父亲棍棒下死里逃生出来的,更多的孩子便永远葬身于父亲的凝固的心理里我们看到的几乎所有的父亲强迫孩子学习,无一例外不是付出惨重的代价的,孩子或者对学习的课目永生痛绝,或者虽对课目感到兴趣,但却对人生痛恨如初。因此,子宫心理对孩子的成长尤其是教育极为重要!
那么, 我们如何知道什么时候孩子的智力和体力已经发展到能安排他学习新东西的适当时刻呢?老实的回答是,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好的幼儿计划能把单一的课程强加给所有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是不一样的,而只有母亲才能胜任这一工作,其它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象母亲这样如此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只有从怀孕时起就建立良好母子感通的母亲,才能有一个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子宫心理环境,尽管母亲作为女性具有得天独厚的子宫心理条件,但如果长期同孩子分离,那么同孩子之间的心理子宫就无法增大,孩子无异于母亲的一个心缞死胎。
母亲抚育孩子时的子宫心理不仅仅表现在一个孩子身上,婚姻家庭与两性心理健康,而且对于每个孩子她都能恰到好处提供这种成长的的心理环境,多子女的母亲仿佛这些孩子是多胞胎一样,每个孩子她都能给予这种心理庇护。母亲的这种子宫心理如同中国象棋大师进行的蒙目车轮大战一样,一般的人一次只能下一盘,而一个大师把眼睛蒙住下盲棋能一对数人甚至十数人,他能清晰地知道每一盘的棋局,并能随机应变。母亲正如这样象棋大师,即使她的眼睛闭了,甚至瞎了,但她仍能清楚地看到孩子的一举一动,仍能清楚地看到孩子内心的一颦一笑!
孩子越是幼小,这种子宫心理的作用越是重要,婚姻家庭与两性心理健康,正是因为这样,入学年龄才被人为地定在7 岁、6 岁、5 岁,为的是使孩子的心理成熟到大致相同的程度便于统一施教,面对数十个学生,老师也无法象母亲那样为一个个学生营造相适宜的心缞子宫,最好的学校也不过是家庭最蹩脚的模仿,最好的老师也不过是母亲的最形象的歪曲!
男性的心理只有经过特殊训练,在教育上才相对获得一些子宫心理,所以,一般来说父亲只有在六、七岁之后才逐渐对孩子产生影响。中国父亲在儿时是根本不去抚养孩子的,只有到十几岁,心理基本成熟之后,父亲才同他讲经论道,所以謯国有许多家训之类的文章,全部是为那些已基本长大成人的孩子写的,之所以这些家训能够留传下来,在于这时孩子同父亲的心理已经相似。所谓代沟,事实上是儿子与父亲的沟,而不是与母亲的沟!父亲的心理是凝固僵直的,当孩子超过父亲时心理之沟又出现了,而与母亲则似乎永无沟壑之言。
由于父亲的心理同母亲的心理是完全不同的,父亲的心理是凝固的,不是母亲的子宫心理,因此,几乎所有父亲教育出来的孩子在性格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越是注意孩子教育的父亲如果不在这种心理上注意,给孩子性格造成的问题越大在孩子小的时候,父亲的心理几乎不能理解孩子的所做所为。只有到了孩子能同父亲进行交流时,父亲才能进行教育。在母亲教育里,这种子宫心理让她对孩子的任何事情都能伸缩自如,而在不具备这种心理的父亲教育里,则是凝固的不可伸缩祳规律、法则,因此在父亲教育里,孩子的情感常常失调。
《庄子》中曾对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婚姻家庭与两性心理健康,说有一只海鸟栖息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知道后便派人把它引到宫殿里来,每天给它奏音乐,喂牛肉,可海鸟却无心赏乐,也不敢饮食,到第三天便死去了。《庄子》认为这是“以己养鸟”,而非以鸟养鸟”,即没有顺鸟之情养鸟,而是凭着自己的主观,拂鸟之性之养鸟。我以为这对父亲育儿有良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