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铃…铃…”老哥的移动电话又在响了!老哥是个汽车销售员,为了生意上的需要,大哥大一定得全天候的随身携带与开机,深怕漏接一通电话,便少了一次赚钱的机会。 但长时间下来,他发现自己开始恐惧电话的声响,害怕以手机交谈,所以只要下了班,一定关机,希望夜晚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宁静。 像这样的情况,可能是患了所谓的“移动电话”。 随着通讯科技的发达,有愈来愈多的人依赖移动电话所带来的方便,但这些表面上看来可以
外企白领罗先生近日外出休假,手机却不慎摔坏了,他两眼一黑:客户找不到自己误了生意怎么办?老板联络不到他发火怎么办?女朋友怀疑他做坏事怎么办?……越想越急,只好挨个给客户打电话,一回宾馆就查电话记录,直到回单位买了新手机,才呼一口气神魂归位。 大假将至,就在短消息、网络邮件泛滥成灾时,省城一医院医学心理科的专家向记者举了这个例子,提醒"信息高消费"的人们:警惕"信息"成新型节日病。 专家解释说,所谓信息焦
少年与母亲同床12年,分床睡就患上焦虑症。昨日,无奈的母亲带孩子到儿童医院求诊。 家住江北五里店的12岁少年小刚(化名),出生后一直与母亲同床睡。两月前,为让儿子自立母亲与其分床,小刚要么难眠,要么半夜惊醒。 母亲刘女士说,儿子小刚是三代单传,长辈对他关爱有加。母子俩几乎形影不离,平时上厕所都要她守在门口;晚上睡觉时,儿子习惯性钻进她被窝,非得听她讲故事才能入睡。今秋,儿子将上中学住读,于是有意识让他单
药物治疗对有明显的疗效,但心理治疗有减轻焦虑的作用,一般应在药物控制焦虑的基础上适当配合心理治疗最有效。 一、药物治疗 (1)三环类抗抑郁剂:以丙咪嗪氯丙咪嗪效果较好开始剂宜小如丙咪嗪可从每天12 5mg睡前一次开始隔天增加12 5mg直到300mg一般治疗剂量150mg个别需用至300mg以上 (2)苯二蕈类:以阿普唑仑疗效最好;其次氯酯安定氢羟安定舒乐安定安定等也有较好的作用阿普唑可用0 4~0 8mg3次 d (3)B-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心得
范谨与老公都是“社会精英”,两人都是高学历。老公是海归博士,在证券公司做高级经济分析师,范谨自己是硕士,原在医药研究所工作,五年前下海了,和亲戚一起开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公司运行不错,不愁吃不愁穿,两夫妻感情也很好。他们的儿子小可13岁,正在读初中,长相俊秀,脾气好,对爸爸妈妈也很孝顺。在一般人看来,这个家庭是很美满幸福了,但是范谨就是对小可不满意,因为小可的读书成绩只是一般,从来不是优等生。每次一想到这个问题,
中医在2000多年前对这一部分疾病就已经有了认识,中医认为是由于七情过度造成脏腑功能失调,以及机体的营养平衡失调导致的。中医把一些积极的、光明的、急躁的情绪属于“阳”的范围,而把一些比较沉静的情绪归纳在“阴”的范畴。正常人的阴阳是平衡的,是互相制约的,当脏腑功能失调的时候就会影响到阴阳平衡。因此中医治疗是以调理脏腑为主。 可以自己到药店买一些药物进行调理吗? 这是不可以的,中医治疗焦虑症是通过全身辩证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儿科精神病学医师Birmaher等人的一项研究表明,氟西汀可有效治疗儿童。 该研究共纳入74例7~17岁的少年儿童,均因焦虑、分离焦虑和(或)社交恐惧症而有显著的功能损害。受试者随机接受氟西汀20mg 日或安慰剂,共12周。 结果显示,氟西汀有效减少了病人的焦虑症状,并改善了功能。意向分析表明,氟西汀组37例中的61%和安慰剂组37例中35%的病人有改善和明显改善。除轻微的、一过性和胃肠道的副作用外,氟西
患者资料: 性别:女 年龄:28 病史:无 患者疑问: 我目前一直在吃西药,吃药史有7年了,如果不服药便会觉得心慌、担忧,暴躁易怒,有时也觉得非常悲观,有轻生念头,但从没实施过。现在每天吃2粒德巴金,四分之三粒思瑞康。现在的感觉是情绪比较低落,觉得自己的病拖的太久,所以担心不能痊愈,这样今后的生活质都太低了。 我基本没有、肠胃等问题,身体方面的症状不明显。但是每天都非常嗜睡,,全身无力,即使经过充足睡眠
患者可有状,但焦虑症的焦虑紧张情绪较一般神经衰弱的症状更为突出。多表现为对某一物体,某疾病或某种环境的恐惧和严重不安,且常伴有其他强迫观念和行为,虽伴发焦虑,但与焦虑症有区别。 疑病性神经症()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多继发于疑病症状,而疑病症状又与自身内部特殊不适感受和以往生活经历、联想或暗示等有关,因而应与焦虑症相鉴别。忧郁症与焦虑症不同,前者的焦虑必然与他的疑病和自罪等妄想观念有关,这类患者的焦虑
美国有一个精神医学的另类实践者巴洛医生,他主张以焦虑对抗焦虑,不惜“下猛药”,你越焦虑害怕什么,就越让你在治疗中体验什么,就像给病人注射“恐惧活性病毒”般,直到你心理上获得抗焦虑的抗体。 巴洛的病人治愈率高达85%,而且至少在两年内不复发。尽管他的医学实践仍被视为另类医学,他的疗法被指责为太过残酷,但是,医学界专家人士认为,巴洛疗法很可能成为以及其它精神疾病治疗的权威和流行疗法,甚至可以成为“精神
美国焦虑障碍协会年会上有报告说:一种实验性药物escitalopram(商品名Lexapro)能治疗三种不同类型的焦虑障碍:广泛性(GAD)、和社交焦虑障碍。 试验之一由杜克大学的研究者完成,它显示escitalopram明显减少了240位GAD病人(18-80岁)的症状。“参加试验的GAD病人服用药物者比用安慰剂的收到的效果更好”,主要作者戴维森(JonathanDavidson)说。他是该大学医学中心焦虑和应激性外伤部的主任。病人用药4周时,以多种方法(主要是汉密
焦虑是指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下出现惶惶不安、坐立不安、精神紧张的状态。焦虑状态是焦虑性神经症的主要症状,也可见于其他各种疾病。 焦虑性神经症的治疗多以心理治疗配合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常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1、增加自信。 自信是治愈神经性焦虑的必要前提。作为一个神经性的患者,必须首先自信,减少自卑感,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恢复自信,也就是最终驱逐焦虑。 2、自我松弛。 也
比较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心理治疗方法之解释法:由于焦虑症患者多有预期性焦虑,对未来的焦虑发作产生预期恐惧。如果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心理医生,耐心倾听医生对疾病性质的解释,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预防焦虑症的发生。 (2)心理治疗方法之放松法:放松法治疗是一种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肌肉和情绪放松的方法。患者可以通过学习和掌握呼吸调节、放松全身肌肉的方法来消除杂念。病人先把注意力集中于躯体的一部分(例如
自我检视: & 8231;心理上会有想逃避工作的职业倦怠。 & 8231;生理上会出现,如肠胃不适,腹胀、,经常或感觉呼吸不顺,心率不整,等生理症状。 & 8231;生活上有睡眠品质不佳、半睡半醒或入睡困难,没有食欲、或暴饮暴食,会想藉由购物吃东西来发泄情绪,时而易怒、时而伤心流泪的情绪失控状。 病因:人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大概就属于这类人的状况,罹患的人,恐怕很难单用一种抗焦虑药物来解决,这一类的状况多是人格特质偏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助理教授Lenze医师在多伦多举办的美国精神病学学会的年会中报告,根据他们最新研究显示,受焦虑影响的老年人是为忧郁所困的老年人的2倍。研究人员表示,广泛性可能是年长者中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但是,少有人知道如何治疗老年人的这种病。 该研究显示,相较于忧郁症而言,老年人常有广泛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症影响约7%的老年人,忧郁症则影响约3%的老年人。令人惊讶的是,针对老年人这种疾病的研
对患者的治疗,首先是心理治疗。以同情的心情去关心体贴患者,协助其消除病因,对病因有正确的认识,解决具体困难,并对疾病的性质加以科学的解释,并配合给以适量的抗焦虑药物。如利眠宁10~20mg或安定2 5~7 5mg每日3次口服。有人报道心得安10~30mg,每日3次口服有一定疗效。胰岛素低血糖疗法有镇静作用,当焦虑症状与忧郁症状同时存在时,三环类抗忧郁药可与利眠宁类药合并应用。 焦虑症是焦虑神经症的简称,是一种功能性或
1、内向型的人。 这类人平常不喜欢交际,应对能力差,对于通过礼品来联络感情或维系人际关系的事感到压力很大,由此产生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2、道德价值评价高的人。 这类人道德感相对强烈,易对“送礼”产生抗拒感,为了拉拢关系而送礼背离了自己的价值观,于是产生矛盾心理。 3、过于在意别人评价的人。 有些人过于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礼物不够时尚,送到亲朋手里对方是否喜欢;给领导同事的礼物怕禁不住比较,显得档次
素质性焦虑 这类儿童的神经系统往往发育不健全,对外界细微的变化过于敏感。有的则是父母本身具有焦虑表现,给孩子以“模仿型”影响。如果父母对孩子出现的焦虑情绪不能正确引导,反而自己亦产生焦虑感,就可能使孩子沉溺于低谷情绪中不得解脱,逐步恶化。 境遇性焦虑 对突发事件,儿童的心理难以承受,因此整天担心灾害再次降临头上,惶惶不可终日。但这一类儿童的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自然消失。 分离性焦虑 当孩子与亲属
焦虑催人老”这句俗话并非没有根据。德国科学家新近发现,能开启人体内促使细胞衰老的基因,进而引发多种疾病。 据8月期德国《科学画报》介绍,海德堡大学的科学家在对焦虑症进行研究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19位焦虑症患者做最害怕的事情:在公众面前自由演讲并解答数学问题,然后检查其身体。结果发现,这些患者中,一种名为“NF-kappaB”蛋白质分子含量急剧增加。这是一种所谓“转录因子”,它能开启细胞核中负责衰老和慢性病
少年与母亲同床12年,分床睡就患上。昨日,无奈的母亲带孩子到儿童医院求诊。 家住江北五里店的12岁少年小刚(化名),出生后一直与母亲同床睡。两月前,为让儿子自立母亲与其分床,小刚要么难眠,要么半夜惊醒。 母亲刘女士说,儿子小刚是三代单传,长辈对他关爱有加。母子俩几乎形影不离,平时上厕所都要她守在门口;晚上睡觉时,儿子习惯性钻进她被窝,非得听她讲故事才能入睡。今秋,儿子将上中学住读,于是有意识让他单独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