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湛庐文化
说起天才,不知道大家心中会浮现出怎样的形象。神经质?高傲?孤僻?不论你想到的是哪一种,这些形象似乎都存在一个共性:性格古怪,不善于交际。
《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就是一个典型的怪咖,智商187的他却总是因为一些小事惹毛自己的朋友:逼室友签奇葩的室友规章守则,沙发的一角只能自己独享,不能容忍别人的“坏习惯”却觉得别人容忍自己理所当然。
再来说说天才科学家牛顿,有资料记载他性格暴戾乖张,从小就有校园暴力的记录,胖子同学不小心踩了他的风车,他抬手就把胖子打哭了,我们的教科书居然说这是他有志气的表现。有婚介中心给他介绍过几个名媛,拾掇拾掇都是当王妃的坯子,但牛顿却对她们毫不在乎,比如有次相亲,他把姑娘的手指头塞进了烟斗。牛顿的一生是天才与战斗的一生,却充满了孤独。
此消彼长的社会智能与一般智能
虽然不是每个智商高的人都是低情商,但人们难以和聪明人相处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这究竟是为什么?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奠基人马修·利伯曼发现,支持社会思考的神经网络与支持非社会思考的神经网络通常是互相矛盾的。他在著作《社交天性》中描述了这两个坐在“神经跷跷板”的两端的脑区。
研究表明,与社会智能和一般智能相关联的脑区是不同的。与一般智能以及与之相关的认知能力,比如工作记忆和推理能力相关联的脑区通常位于大脑的外侧,或者说侧部,而与思考他人、思考自己相关联的脑区则主要位于大脑的内侧,或者说中线部位。
如果不要求被试做任何一项具体任务,同时仔细观察他的大脑,那么我们会看到,他的社会认知网络处于打开的状态。通常,社会认知神经网络打开的程度越高,那么负责其他非社会思考的一般认知网络关闭的程度也就越高。同样的,当人们进行非社会思考时,一般认知网络就打开了,而社会认知网络就关闭了。利伯曼教授用“打开”和“关闭”这两个词语描述大脑状态,实际上任何一个脑区都是不可能被关闭的。它们只是在某些情况下更为活跃,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更为平静而已。
我们有理由推测,高智商个人的一般认知网络长时间打开,抑制了非社会思考脑区的激活,从而使他们表现得不那么社会化。在某种程度上,当我们参与非社会思考时,社会认知网络的存在常常会干扰我们的执行能力。
才华横溢的孤独症与自闭症患者
社会认知和非社会认知依赖于不同的神经机制,这个观点之所以很难让人相信,部分原因在于,当我们的大脑在分别运用这两个网络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一样。与此不同,当我们在说不同的语言时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间的区别:说母语时的感觉与说最近刚刚学会的某种语言的感觉肯定不一样。类似的,我们在解决了一个复杂的数学题后的感受与想象自己是一个穿梭于太空的超人时的感受也大不相同。但是,当从社会思考转向非社会思考时,我们的感觉好像只是换了一个主题而已,根本不会觉察到我们已经改变了思维方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社会思考与非社会思考之间的差异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只意味着对我们的感觉来说,这种差异并不显著。
幸运的是,社会智能和非社会智能这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让有着严重社会障碍的心理疾病患者有着一技之长。它们就像是跷跷板的两端:一端的力量(或能力)被拿走,另一端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孤独症、自闭症患者常拥有与其障碍全然相对的,甚至十分惊人的心理运作能力,比如“过目不忘”、口算能力超强或超强艺术创造力。
一项对不幸患有亚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disorder)的孩子的研究清晰地说明了这种区别。人们通常认为,亚斯伯格症候群是一种较为温和的孤独症,患者的主要表现是他们会在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上表现出许多不足之处。但研究结果表明,在测试孩子们的抽象推理能力时,患有亚斯伯格症候群的孩子的表现甚至比同龄的健康孩子还要好。
电影《雨人》的原型Kim Peek有着超乎寻常的机械记忆能力,就像是一部“活体百科全书”,他熟记超过7600本书,可以说出经过的美国每个都市、城镇或是郡县的高速公路编号,还包括电话及邮政的区域号码、电视台的代号,以及当地的电话网络公司名称。患有自闭症的英国小女孩Iris Grace拥有惊人的绘画天赋,她的画充满宁静自然的色彩,打动人心。
大脑天性就拥有这种平衡社会智能和非社会智能的能力,因此人类如此与众不同。当然,也有一些方法可以改善高智商人的相处之道。
智商高的人如何更好的与人相处?
1、停下学习工作,多出去玩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脑的各个脑区也在交替工作。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社会智能脑区与一般智能脑区之间的“跷跷板”关系,为什么不想办法修改我们的日程表,让工作时间少一些、社交时间多一些呢,让社会智能脑区也激活起来?大量研究表明,社会连接对于我们的幸福至关重要,只要做出一个小改变,多锻炼自己的社会脑,高智商的人不仅能够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也同样可以成为社交天才。
2、向别人敞开自己
每个人都有对于安全的需求,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表现着,掌控并构筑着自己的防御堡垒其实,真正的安全感,来源于自己向别人敞开自己。一些天才们因为太过执拗而忽视了这一点。在一些心理培训师的团体成长小组活动中,通常有一个让成员构筑真正的安全感的环节,大家用目光真诚的向搭档传达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愿意向你敞开我自己,我希望你能如实地接纳我,接纳我所有的优点与缺点。做完这个练习,一群陌生人的关系往往会被拉近许多。
3、澄清你在人际中需要什么
澄清需要可以从澄清恐惧开始,一个人对什么过于敏感,象征对什么有高要求,同时有惟恐求不到的高焦虑。或者说,一个人对什么感到紧张,意味他特别在意着什么。比如有人害怕在别人面前表现不好,说明他有自我表现欲,并很想展示自己;有人怕别人的责备,说明他需要别人的赞同和接纳。澄清需要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在人际关系中找到方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