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生活和单身生活一样,是种体验,是种生活方式。但是有实力选择生活方式和被动选择是两件事,是两种体验效果。我们总是得过且过,然后找很多借口,证明困窘的生活不是自己的本愿。我个人觉得理财的两个重点是控制欲望和提高赚钱能力。然后就有人说控制物质欲望、提高赚钱能力太难了。这个我没办法了,控制不了欲望,又不愿意提高赚钱能力就穷着呗。
在理性分析、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中首先要强调的也是步骤中第一步的,就是“充分占有信息”,这些分析不光对案例、事件有用,对我们自己也非常有用。我常自省“别盯着别人,多看看自己。”美国众多的高效教材,你会发现必修课教材都会大篇幅的讲“自我认识”,《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社会心理学》、《优秀的绵羊》《认识商业》《成功心理学:发现工作与生活的意义》都在开头大篇幅的用理论、测试、案例帮助读者“认知自我”。
我请教了很多老师,慢慢我发现这样设置课程有三个目的:控制欲望、职业规划、思维方式。
在你通过测评之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擅长的技能,探求真正的兴趣所在。在积极的自我管理过程中,学会合理规划时间与金钱的技能,精进沟通技巧,灵活应对他人建议,有效处理负面批评。摆脱不加思辨的从众心态,不再为既定的社会规则、等级观、价值观等所束缚。入门心理学教材《成功心理学:发现工作与生活的意义》的作者丹尼斯·韦特利认为,真正成功的一个重要收获是快乐,一种幸福的状态。快乐是一种赢得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的自然经验,金钱、名誉、声望等外部因素并不会长远的影响到我们的快乐水平。
上面这段话值得你重新看一遍,找出人生的方向,需要我们正式三个方面关键问题入手:自我意识、梦想、价值观。
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我身边很多人都希望能靠写作生活,可是当我们谈这个话题以后,他们会说“太难了。”然后我会转移话题,放弃聊这件事。我是个很“用力生活的人”,因为父母教育的关系,我的生存逻辑是:确定目标、准备、实现。
我很少找借口,相信我!如果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解决问题比较快,找借口只是暂时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明天你要还要面临困难。得过且过只能让你困在不喜欢的生活方式里。
说实话外面的诱惑太多,明确的自我认知,让我们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能帮助我们摒弃那些“别人”想要的东西,控制那些不必要的欲望。当你知道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通过充分的分析,制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做出好决定,实现这个规划。
而最重要的一点,贯穿你整个人生的重要方面,就是思维方式。
你想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只有行动起来,按照正确的方式行动起来,才有可能。《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如何看到不可见,做到不可能》一书里明确了分析未来除了需要好的思维方式,还需要掌握周期性知识和线性知识:周期性变化告诉我们许多种不同的确定性。人类已经找出300个显著的周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精确的预测未来。莎士比亚说:世间事,也有涨潮时节,及时把握,终可功成名就。
你净嘴上说,找借口,那谁也没办法。你不努力去过想过的生活,那你只能继续过你不想过的生活。
每个人的逻辑不一样,多亲密的人,多爱你的人,都会因为不一样的思维逻辑,做出让你不满意的事情。
我刚生完老大的时候,趟在医院的病床上,跟我妹妹(未婚未育)说“我要去厕所!”她会跟我说“去吧!厕所没人!”跟月嫂说我要去厕所,月嫂会拿着纸和卫生巾,扶起我,帮我穿好鞋,扶我走到厕所的马桶上。我妹妹肯定比月嫂更爱我,但是从“专业”逻辑上,月嫂更让我满意。
这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让我们有了不同的生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最近在自己的公众号“人生补习班”一直推送《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修订第5版)》的分章领读,每天一篇,有个人在后台留言说“你每天写东西这么累,生活的太苦逼了。”怎么说呢,每个人快乐的点不一样,做同一件事的感受会完全不同。我从来没觉得每天输出3000字有多累,有约稿的时候根据约稿找素材,然后确立逻辑写出来。没约稿的时候找本书,看的时候把闪现的灵感记下来,然后找素材,确立逻辑,把它写出来。每天只需要几小时就可以完成,把这种“表达欲”变成钱,足够养活自己,这让我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陪家里人。
我总是强调最好的婚姻状态是:闲时一起读书,抬起头看到对方的侧脸,心中没有一丝后悔,能会心一笑。马上就有人反驳这太难了,但是你仔细想想当你赚的钱能满足你的欲望以后,找个这样的伴侣真的难吗?
我就建议单身的时候最好提高赚钱能力,经济独立,该有的都有了。不用纠结物质的东西就剩下精神上共鸣了。两个人只要对待老人、对待钱、对待孩子的态度一致,性生活和谐过日子矛盾就不会太多。在加上有点共同的兴趣爱好,对对方有爱和喜欢,幸福感就不会太差。
与其在别人给你建议的时候说“太难了”,不如现在就行动起来,明确自我认知,做好职业规划,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在你抱怨现实环境束缚了你的时候,不妨想想,你为理想生活做过什么?
你想当作家,你连基础写作教材都没看完吧?你想跟父母保持好的关系,别说亲密关系的沟通书,恐怕你连亲密关系的书单都没读完吧?你想成为旅行体验师,你连导游证都没考下来吧?你想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侣,你连你喜欢人需要什么都没想过吧?罗曼·罗兰说过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的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到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