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小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快快长大,这样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再被爸爸妈妈管。但当人真正长大了,又发现时间会悄悄从身边溜走。为什么会有这般感觉?来看看心理健康专家是如何解读的吧。
难忘的回忆越来越少了
美国心理学家写到:随着年龄渐长,人们会感到时间飞逝,这是因为成年后难忘的回忆越来越少;随着时间推移,那些与“第一次”有关的回忆逐渐减少,诸如第一个吻、第一天上学、第一次家庭旅行之类的回忆都已不再。想象一下,一位40岁左右的母亲想必每天都过着同样乏味、高压的日子。相比之下,她高中时期的记忆更加充裕丰富:一年一度的足球赛、毕业舞会、第一部车、初吻——这些有趣的回忆让高中生活显得更长。
跟生存压力有关系
2005年,慕尼黑路德维希大学的马克·惠特曼和桑德拉·伦霍夫首次就客观时间的流逝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对于“过去10年过得有多快”这个问题,答案随年龄的增加呈现增长的趋势,50岁左右达到顶峰,59左右渐渐平稳。20~59岁之间的人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惠特曼解释说这个年龄段的人可能承受着事业和家庭的责任,没有足够时间做好一件事,往往被表述为“时间飞逝”。对于年长者,特别是那些退休的老人(50岁左右)来说,这种感觉可能会因为生理障碍或者认知能力下降而加强。
对时间流逝的感受不同
早在1897年,法国哲学家就提出了时间知觉的理论(一个关于人类感知视角的理论):一个人对时间的感知是相对的,它参照的对象是自己当前已经度过的全部时间,我们会把某个时间段与所经历的全部时光进行对比。假设一个人的寿命是100岁,当他1岁的时候,1年就是他人生中的全部。他会觉得一年看起来遥遥无期。对5岁孩子来说,一年光阴占据了他们生命中20%的时间;对年逾50的人来说,一年仅仅是人生的2%。
据心理专家介绍,人在孩童时期,有着较强的时间观念,特别是对一件事有所期盼的时候,会数着天过。当人进入老年时,就缺乏足够的时间观念,因此就会感觉时间过的如此之快,也就是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