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4月11日电目前孩子怕上学或上学不适已成为许多家长头痛的问题,一些严重不适者甚至出现头晕、呕吐、心慌、焦虑、昏倒等现象,为此有关专家为这些学生的家长支招。 据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专家江俊介绍,在他们每月接待的心理咨询者中,有五分之一是家长带来的上学不适的中小学生,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这些孩子一谈到学校、课本、老师,一面对课堂、同学,就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感,进而出
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家长呢?很多学者都做过调查研究,美国学者尼赫茨为了弄清孩子对自己的父母究竟有什么要求,调查了10万个孩子。其中,排在前10条的是: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答复;8.在孩子朋友面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几乎所有的美国父母在管教子女时都会对他们吼叫、威胁,或采取其他所谓的心理侵犯方式。研究人员说,是该改变这种普遍接受教育方式的时候了。这项研究调查了全美991名具代表性的为人父母者,结果发现其中98%曾在孩子年满五岁之前,以诸如吼叫、威胁、打屁股、辱骂等心理侵犯手段来管教他们。研究人员认为,这样做的效果很可能取决于一些因素,包括孩子的敏感程度与整个情境,比如父母究竟是为子女做出某个特
在北京东城区某小学上二年级的顾馨(化名),最近总是闷闷不乐的,好像有什么心事。家长问她,她也不说。渐渐地,她变得越来越古怪,学习也在不断退步。有时她还会突然莫名其妙地哭起来。在顾馨妈妈的耐心开导下,她终于说出了她的心事,原来她是害怕自己怀孕。这下可把家长急坏了,因为在他们的眼中,她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来,顾馨学习很好,在班上又是班干部,所以在学习上经常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同
日前重庆市计生医院医生带领47名女学生及其家长参观手术室,用实例给她们的暑期教育上了生动一课。“过早和男生亲密接触,很可能有一天你们就会遭受这些手术器械的伤害!” 这些女学生全部来自江北洋河社区,年龄约为9--17岁,部分家长陪同女儿一起来倾听医院专家对的解惑。“现在部分女孩的初潮已经提前到了9岁、10岁,医院已经接待了数名12岁就怀孕的女生!”这些事例让在座家长忧心不已。 医院妇产科杨医生带领着那些女学
孩子进入,变得不爱跟父母汇报学校情况了;短消息来来往往,还莫名其妙地偷笑;漂亮的带锁的日记本被孩子从衣柜藏到床底,反正就是不给父母看……家长们开始担心,到底孩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于是,乘孩子不在偷窥他(她)的隐私变成许多家长的爱好。近日,本报参与协办的家庭教育论坛之“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隐私”分论坛上,应昌期围棋学校八(1)班的谢彦代表同学们说出自己的心声:“我和同学们都觉得,和父母的沟通往往
换个角度去思考,也许就是一片新天地。盲人的思考角度如何?还是看看后面的例子吧。44岁的何中华双目失明,却开办了一个免费的“阳光热线”,专门开导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而陷入苦恼和困惑中的人。最近,“中华后备军”网站还特聘何中华为成长咨询热线的咨询师,专门为家长解答与孩子的沟通、教育方面的问题。苦恼:儿子成网迷今年上初二的李小强(化名)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每天只要在电脑前一坐,就觉得浑身有劲,要是一天没上
新华网贵阳11月22日电(记者何云江)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技学院教师张维娜提醒,千万不要迷信专家和特殊的早教方案,家长自己才是孩子早期教育最好的老师。受狭隘早教观念影响,一些年轻父母热衷于迷信专家和特定环境的亲子游戏,将孩子送进早教机构接受某种方案的专门训练。科学研究表明,无论是“小学化”式的超常教育,还是盲目跟风的特长教育,既违背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又脱离孩子天性和兴趣,不仅难以收到成效,还可能为
当孩子到了入托儿所、幼儿园的时候,正是让孩子系统地参加集体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的时候,但有一部分家长常用上幼儿园作为对孩子的惩罚手段,当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常会说:“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再不听话就把老师叫来。”每天,当家长下班后去幼儿园接孩子是最愉快的时候,而孩子的心情也在这个时间段特别好,可是有些家长却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个和孩子交流的机会。他们只会问孩子:“你今天吃的什么菜?有
最近,就如何教育未成年人的问题展开的系列报道和讨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影响和关注。众多家长纷纷来信来电,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与下一代在沟通和引导方面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为此,本报对40位有未成年子女的家长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这些家长全部为北京人,年龄在33岁至43岁之间,其中男性19位,女性21位。他们的孩子就读于小学、初中和高中,基本上涵盖了未成年人整个年龄段。本调查采
中小学生的暑假生活已经开始,随之而来的是许多双职工家长愁上心头。邻楼的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妈妈对记者说:“每年暑假都要为如何‘安置’孩子而头疼。”由于她和丈夫是双职工,而且双方的父母都在外地,每到假期,没有人帮助看管儿子,这位妈妈只好把儿子一个人留在家中。她说:“早晨我要把早饭和中午饭都安排好,每天上班前都要对孩子叮咛再叮咛,不要动有电的东西,下楼要记着带钥匙,陌生人按门铃千万不要开门。人虽在
据记者调查,大多数的家长都“偷偷”翻看过自己孩子的书包,偷看自己孩子的日记。一项专项调查结果显示,70%孩子都强烈反对父母偷翻自己的书包,偷看自己的日记。现代的孩子都知道他们享有稳私权,所以他们坚决反对父母侵犯他们的这一权利。但父母们也知道,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毋庸置疑地享有监护权,翻看自己孩子的书包应无可指责。矛盾的出现,显然是父母在与自己孩子的“沟通”上产生了问题。孩子们因为苦于跟父母的沟
21世纪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毫无疑问,我们的社会正在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工业化社会里,也许你具备了简单的阅读和算术能力,具备了几种生产技能,就可以生存了,而在信息化社会,层出不穷的“创新企业”,却需要与之匹配的“创新教育”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什么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呢?就是既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基本劳动技能,又有“特性、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
双方对话:走出交流的第一步甲方(学生)小岳(初二学生)孤僻不都是我们的错孩子的孤僻,百分之九十的原因出在父母和老师的身上。我有一个朋友,父母离异后,父亲对他很不好,打骂是常有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朋友哪有心情学习,成了班上的“后进生”。他的班主任也不了解原因,只会向他父亲“告状”说,某某考试又得了倒数第一,叫家长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每次班主任告状后,朋友肯定会挨打。现在我朋友恨死他爸和班主任,哪
“走天桥”透出的言传身教海口市第九小学位于车水马龙的解放路,离校门口约20米有一天桥。一些家长却经常带着孩子横穿马路。一位父亲硬拉着孩子要横穿马路,孩子说老师不让这样,要走天桥。争执之下,父亲竟对孩子说:“走不走?不走我踢你。”记者在海口九小门口观察时发现,30位家长带孩子上学,走天桥的仅一位。该校德育处吴少兰老师说,学校教育孩子过马路要走天桥和斑马线,说10遍20遍,也比不上一次家长带孩
宝宝长到3岁该上幼儿园了,这可是爸爸妈妈为孩子的人生作出的第一次重大选择。对待孩子的大事情,年轻的爸爸妈妈可不敢含糊,到底要帮宝宝选个什么样的幼儿园?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的宝宝,到底要在何种环境里,才能快快乐乐而不是哭哭啼啼。如何选择幼儿园,其实是个大学问。给你10个要素,去你中意的幼儿园兜兜?1看师资教师的素质最为重要。受过专业训练的幼师对孩子的帮助很大。拥有一个富于爱心、懂得教育的老师,幼儿园便
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责难他人;在诚实中长大的孩子,勇于奋斗;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个性羞怯;在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充满了罪恶感;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懂得容忍;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自信;在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谢;在公正中长大的孩子,极富正义;在接纳和友谊中长大的孩子,不但爱人也爱世界。近年来一连串的青少年凶杀事件发生,让我们怵目惊心,禁不住地想: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年纪轻轻的孩子有
每天抽一定的时间做一些有氧运动,这是缓解过度焦虑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运动能使人体内有益的神经递质分泌增多,这些神经递质能缓解过度焦虑,而且能提高学习效率。 1
6月是参加中考的考生们最后冲刺阶段。 家长则应该像重视考试成绩那样重视培养考生应试的心理调整能力。心理调节理论要求我们“紧要时刻多鼓劲,紧张过度快调节”。家长在此时一定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要用脱离学生能力的过高目标来训斥学生,要根据孩子的学习状态因势利导,处理问题。这是一条在复习考试阶段实施心理调节,促进孩子以平稳的复习情绪专心应考特别重要的原则。在孩子应试准备已经很紧张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
您好,我高考考砸了,最近家人和周围的人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我都快崩溃了……” “您好,我是一位高考落榜生,最近我的心情很不好,你会看不起我吗?……” “我的孩子今年参加高考,只考了300多分,我很伤心!说真的,我现在连死的心都有了。” 近日,志愿者心理热线连续接到这样的电话。据统计,类似电话目前已占到心理热线来话率的10%以上。仅6月26日当天,兰州志愿者心理热线就接到落榜生电话和落榜生家长电话多达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