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学术 > 心理诊断 > 真我的追寻——阿萨鸠里的“心理综合的人格理论与治疗模型心理学空间

真我的追寻——阿萨鸠里的“心理综合的人格理论与治疗模型心理学空间

来源:互联网   
人气:

论文标题:真我的追寻——阿萨鸠里的“心理综合”的人格理论与治疗模型RobertoAssagiolisPersonalityTheoryandPsychotherapyMo-delGUOYong-yu(DepartmentofPsychology,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论文作者郭永玉论文关键词阿萨鸠里 心理综合RobertoAssagioli psychosynthesis,论文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论文单位武汉,论文页数131~135页2001年意大利精神医学家阿萨鸠里创建的心理综合是与


论文标题:真我的追寻——阿萨鸠里的“心理综合”的人格理论与治疗模型

Roberto Assagioli's Personality Theory and Psychotherapy Mo-del
GUO Yong-yu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论文作者 郭永玉

论文关键词 阿萨鸠里/心理综合Roberto Assagioli/psychosynthesis,
论文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论文单位 武汉,
论文页数 131~135页2001年

意大利精神医学家阿萨鸠里创建的心理综合是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相对的一种人格理论和心理治疗方法,但人们对它的了解远不及对心理分析了解。阿萨鸠里倡导一种与深度心理学相对的高度心理学,主张心理治疗的目标在于使当事人的人格内部各种构成或力量之间的整合与和谐互动。阿萨鸠里的精神取向的人格理论和心理治疗技术,为超个人心理学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他对心理学的贡献日益彰显出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56(2001)04-0131-05

一、阿萨鸠里与“心理综合”

意大利精神医学家阿萨鸠里(Roberto Assagioli,1888-1974)早期也是弗洛伊德的信徒,但后来不再信服弗洛伊德,自己创立了一种富于原创性的理论与治疗方法,即心理综合(psychosynthesis),以此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相对照。心理综合在西方曾经十分流行,然而在中国,心理分析虽早已众所周知,心理综合至今却鲜为人知。但随着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它对心理学的贡献日益彰显出来。

早在20世纪10年代,作为一位年轻的精神医学家,阿萨鸠里就指出精神分析应该对“高度潜意识”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一概念是与弗洛伊德的“深度潜意识”相对的。他认为需要一种更全面的心理学,能够完整地包括我们的本性,既包括本能、驱力、情结等等,也包括人性中更高的部分,应该有一种高度心理学,正如已有的深度心理学。

阿萨鸠里强调人具有一种自然本性,就是在逐渐升高的人性水平上充分实现自己,他寻求建立一种完整理解(overarching understanding)人性发展的模型,能够指导人们应用不同的技术,诸如精神分析、自由图画(free drawing)、宣泄(catharsis)、内部对话等等,对促进个人成长。他强调意志和意志训练,将意志视为自由之源[1]。

他的著作主要有:《心理综合的理论与技术手册》(1965)、《荣格与心理综合》(1967)、《意志行动》(1973),以及去世后出版的《超个人的灵感与心理学的攀登》(1976)。除此之外,他在世时共发表300多篇论文。他去世前正在写的一部总结性著作是《高度心理学与真我》,他希望在这本书中详细论述人格与他所称的“超个人的自我”(即真我)之间的关系,他试图通过研究超个人的自我,对有关灵魂的传统观念获得一种科学的理解。

阿萨鸠里在佛罗伦萨创办了自己的研究所,去世前也一直是纽约心理综合研究基金会的董事长。在20世纪70年代,基于阿萨鸠里学说的独立的心理综合研究所不仅广泛存在于意大利,还存在于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和印度等国,表明他的学说曾经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自1968年开始,他一直是《人本心理学杂志》的编委。从《超个人心理学杂志》创刊号开始,他也一直是该杂志的编委。心理综合在70年代很流行,那时超个人心理学[2,3]刚创立起来,心理综合很快就在超个人领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现在它的影响在慢慢减弱,但在北美还有少数训练中心存在[4](p95)。

二、“高度心理学”的立场

阿萨鸠里说,心理综合与其他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在于立场问题,它接受精神自我及高层潜意识的存在,将其视为与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本能驱力一样重要。他认为精神性与人性中的其他方面一样重要,但他无意在心理学上强加一套神学或形而上学的观点,只是在研究心理现象时,看出人有更深地实现他的精神本质的倾向,从而将其纳入体系之内而已。心理综合的立场十分强调人类心理较高层的表现,如创造性的想像力、直觉、抱负、天才等等现实,都和条件反射一样真实和重要,因此也应和条件反射一样得到科学的研究。精神的驱力或需要与性驱力及攻击力一样真实而且根本,它们不该被贬视为个人性驱力及攻击力因升华或病态所扭曲而成的现象,虽然精神医学中不乏这样的案例。阿萨鸠里一再声明“高度心理学”、“高层自我”、“精神性”及“高层潜意识”等名词在他的体系中都是中性的词汇,可以赋予宗教涵义,也可以不赋予宗教涵义,这应视个人信仰而定。究竟是否应该对精神予以宗教的诠释,心理学并无资格作此决定,因为它所牵涉到的哲学或神学问题,并非心理学的本行。阿萨鸠里在论及“高层自我”时写道,对所有宗教人士,我们可以说这中性的心理学名词可用来指称灵魂;而对于不可知论者,我们也可沿用他们的说法,假定人性内部存在较高层的核心。事实证明许多人(有些西方人,更多东方人)都亲身经历过高层潜意识或真我的境界。阿萨鸠里还指出,过去,一般都把精神列入宗教领域或视为灵修经验,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精神也是科学研究的适当领域[5](p267)。换句话说,心理学若对普遍的人性经验视而不见,将精神或超越的领域排除在心理学研究之外,这种貌似严格科学的立场,恰恰是科学精神不彻底的表现。因为科学精神意味着无禁区,即对事实进行研究,在心理学中,就是对一切本能、经验和行为进行研究,精神或超越性经验无疑是重要的心理事实之一。

三、心理综合的目标与历程

次级人格(subpersonalities)是阿萨鸠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构成人格的一些稳定的组织、力量或方面。一个人的人格往往由多种次级人格构成。例如詹姆斯认为自我(人格)自生物学的自我、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精神的自我构成。弗洛伊德将人格描绘成一个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相互冲突的战场。霍妮则认为自我包括理想化的自我、现实的自我与真实的自我,当理想化的自我以“应该”的口气责备现实自我和真实自我的时候,就会发生心理冲突,如“我应该长得漂亮些”、“我应该做得好些”等等。多重角色、多重人格力量的冲突是普遍的人生经验。但当次级人格之间的冲突超过了一定限度,就会导致人格分裂或解体。次级人格之间的整合与和谐互动是健康人格的基础,也是心理综合治疗的目标。

阿萨鸠里将健康的成年人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个人的心理综合,通过人格的意识核心“主我”(the I)的发展达到次级人格的整合、控制和平衡;第二个阶段,是精神的心理综合,包括人格的精神核心“真我”(the self)的发展。这一精神阶段的发生是作为个人核心的“主我”(the I)与作为创造性的精神能量的“超意识”(the superconscious)的相互作用的自然结果。超意识是超个人的或超越性的精神能量的源泉。可以通过许多练习和技术而获得这种源泉的滋养,这些练习和技术包括静修(meditation)、积极想象和音乐等[6](p57)。

个人心理综合的第一步,就是探讨自己的心理结构,熟悉自己的个体潜意识的内容。阿萨鸠里称这一过程为绘地图(mapping)。他指出,次级人格往往是一些相互冲突的力量,而个体潜意识里的情结是因为创伤而形成的。在心理综合治疗的准备阶段,要使当事人了解这些概念:个人潜意识、超意识、次级人格、作为个人核心的主我(the I)和作为精神(超越、超个人)核心的真我(the self)。

阿萨鸠里强调了解次级人格的重要性,它们可能是潜意识的,因此可以用研究梦的方法和心理测验的方法。还可以鼓励当事人用积极想像或积极白日梦的方法了解次级人格。治疗家可以帮助当事人将许多原型情境形象化,如在海底航行,或访问一个神话中的人物。

在了解的基础上着手调和、整合和控制各种次级人格。这些工作可以通过不加人为鉴别地去观照次级人格。这一非人为鉴别(disidentif-ication)的过程类似于佛教静修实践中的领悟(insight)。阿萨鸠里认为通过非人为鉴别的过程,作为个人核心的主我(the I)得以形成。他将这种个人核心定义为超个人的自我(即真我)向意识领域的一种投射。通过个人心理综合,围绕这一个人核心会发生一些心理的改进。这一发展是积极的和有意的(willed)过程,它是在治疗家的帮助下实现的,治疗家在这一过程中就好比一位教师。通过运用主动的想像和有指导的白日梦等技术,当事人会为主我(the I)选择并发展一种理想的形态,如英雄、艺术家等等。通过这种途径,个人的核心发展起来,而且变得越来越强大,从而能够包容、整合和控制各种次级人格。

一旦作为个人核心的主我(the I)发展到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整合次级人格的程度,就进入到心理综合的第二个阶段:精神的心理综合。第一步是运用象征以唤起真我(the self)的体验。真我是精神性的或超越性的,是人的精神的核心,是与全人类和自然界结为一体的体验,是一种与世界统一的体验。自我完全可以被真我的体验所超越。可以运用抽象的象征,如玫瑰、莲花或太阳;也可以运用人格化的象征,如天使、圣贤、主人、基督。第二步是运用成熟的技术如静修(meditation)以促进精神的发展。还有内部对话技术,就是当事人向一位内在的老师或圣贤提问,这位老师则回答问题。通过富于精神特性的象征性形象的引导,当事人在视觉上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被引导的体验。

阿萨鸠里清楚地意识到精神的心理综合阶段通常开始于一场存在危机,在这场危机中,个人强烈地怀疑存在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阿萨鸠里将这种危机视为自然的,通常它意味着精神成长的前奏。这正是某种健康的东西需要被激励被理解的时候,而不是需要回避或考虑某种病理的东西。

同样,阿萨鸠里也发现在一个病态的或不成熟的人格身上,精神的觉醒是困难的。他特别指出,当一个人不能将精神整合或吸收进人格结构,自我的夸张就可能发生。因此,个人的心理综合应该在精神的心理综合之前进行[6](58-59)。

四、心理综合的练习

阿萨鸠里的心理综合包括许多帮助人在个人和超个人维度上成长的练习。这些练习类似于静修技术,下面举例说明心理综合的练习。

例一:我是谁?

找一个安静、不受打扰的地方坐下,在一页白纸的上方写下日期。然后自问:“我是谁?”写下答案。重复问答,尽可能自由、真诚地依次写下答案。注意每次都自问“我是谁?”你将单独去看那些答案。你可能会发现一系列不同的答案。很好。只要你愿意,尽可能继续问答。用5-15分钟完成这一练习。

例二:门

“我是谁”练习可能已使你觉察到自己的一些次级人格。接下来的练习是为了你了解自己的需要、欲望及其特点和行为方式,它们都被锁在你的内在心理结构之中,我们称为次级人格。这个练习的目的就是释放内在的能量,使其显露出来以便被整合到人格整体之中,从而使这些能量流动得更为平稳与和谐。以下练习会有助于认识与协调你的次级人格:

1.舒适地坐下,放松,闭上眼睛,做几次深呼吸。想像你面前有一扇大木门。尽可能把它看成真的。注意它的纹理和颜色,和任何其他细节。门上有一标记,写着:次级人格。想像它们都住在门里面。

2.现在打开门,让某些主要的次级人格出来。只是观察,不要涉入。用意识去觉察。

3.逐渐集中注意到某些最重要和最感兴趣的次级人格上。再从中选择一个最核心最让你感兴趣的。如果是一对,就将两个都选取,以下的表述就做相应改变(如把“它”改成“它们”)。

4.接近这一次级人格,开始去联系它。与它谈话,倾听它对你说什么。看你与它相互谈什么。

5.问它想要什么,然后问为什么。问它需要什么,为什么。这些问题是不同的,但它们都很重要。注意将回答记在心里。

6.现在,让你自己变成那次级人格。认同它,象它那样去体验它。你作为这一次级人格,感受如何?世界对于你意味着什么?你问自己:我想要什么?我想做什么?我需要什么?

7.回到你自己,看着你面前的次级人格,问你自己:“如果次级人格完全按它自己的方式出现,如果我永远是那次级人格,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8.换一个角度看那次级人格,仔细考察你喜欢它什么,不喜欢它什么。

9.设想你与那次级人格一起走到外面,沐浴在阳光里。设想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束温暖的阳光从太阳缓慢地朝着你延伸,将你和那次级人格包裹在明亮而温暖的阳光中。太阳的能量将会导致什么事情发生。

10.现在次级人格有所改变吗?如果它仍在那儿,转向它,再与它交谈。看能否有所改进,能否与它的关系处得更好些。

11.写下所发生的事,你喜欢它什么,不喜欢它什么?它需要什么?你能与它达成谅解吗?你可能会发现画一张次级人格的小图画是有帮助的。

例三:整合超个人经验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一些特殊的瞬间,仿佛我们自己和周围世界都被提升到一个高度。这是一些不同的体验,包括大自然所引起的美感,如辉煌的落日,灿烂的星空;爱的体验;感受到朋友的苦难;在协作与善意的瞬间感受到与人类的统一等等。这些体验或强烈而令人兴奋,或沉静而令人遐想。它们可能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巨大的实践价值。对这类经验,人们往往有不同的描述,如:“与某种比我更大的东西交流”、“令人震撼的快乐”、“完美的爱”、“生命值得一活的强烈感受”、“终极的澄明”、“真切感悟到我是谁”。这类经验常常被描述为超个人的、超意识的(superconscious)的经验或高峰经验。

尽管我们意识到这些特殊瞬间的特殊价值,但它们带给我们的很多领悟和灵感常常被丢失了。这种丢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是因为这类经验来得快去得也快,有时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住它的意义,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些经验能够被整合到日常的生活之中。

以下所设计的练习是用来指导你探索曾经有过的超个人经验的。第一阶段是让你回忆某一次这种经验,并发现它的意义。第二阶段是帮助你将此经验整合到当前的生活。

(具体步骤略)

例四:内在的宁静

当代人有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我们渴望安静、休息,渴望充斥在现代生活中的噪音停下来。所以我们期待着休假,梦想着在乡村有一幢房子。我们为保护自然环境而战斗。另一方面,我们又喜欢活跃的令人兴奋的事情,我们建造越来越多的通讯设施,我们旅行到很远的地方,去结识新的人们,去欣赏新的景色,听到新的声音。这复杂的感情背后是一种平行的张力,是成长的不同维度,是入世与出世的双重需要。

为了实现这种需要,我们习惯于时而隐退,时而活跃,在两种状态之间交替。但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着眼于内部。通过将沉静、安宁和澄明带进有噪音的内在世界,我们对一些外部事件就能更平静更正确地对待。这样,我们就是自由的,我们的行动也更明智和有效。我们的行动会更耐心、更有秩序和节奏,对我们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也更能理解。精心培养宁静的境界就意味着悬置那些常规的活动和噪音以便那些更为优美的声音能够出现,能被听见和被认识到。

内在宁静的技术的目的在于,首先暂时悬置那些我们人格中的不受约束的活动:不安的情绪、躁动的身体、琐碎无聊的思想,代之以宁静的人格特质,然后我们就能倾听、能觉察、能形成一些超个人的或超意识的优美精致的品性和声音。

因此,以下为发展内在宁静的练习是一种重要而基本的技术。第一步是帮助我们唤醒并表达超意识的的能量和品质。许多静修技术在这个阶段都能成为有价值的准备,如为了创造象征性形象所进行的有目的的想像(如山顶、寺庙),这种象征性形象能唤起超意识能量,在这里就是沉静的能量。通过几个步骤的练习我们就会进入沉静的体验和意义之中。在第二步练习中则运用另一些表象(如太阳、智慧老人)以唤起另一些超意识进入意识领域。如有的人体会到一种生动的提升之感,领悟到宁静与其说是声音的消失,不如说是生命活力的呈现;对有些人,沉静与孤独会导向敬畏与崇高;还有些人说这种体验是深奥的,它意味着一种新的澄明境界的开始,一种生命的见证和一种宽广的视野[7](p104-115)。

(具体步骤略)

五、心理综合在心理学历史与体系中的地位

心理综合与存在一人本心理学运动有密切关系。它首先强调意识的发展和心理治疗的现象学基础。其次,与人本心理学一致,阿萨鸠里认为心灵生来具有成长倾向并寻求实现它自己。第三,心理综合与存在一人本心理学都关注价值、意义、同一性和选择。然而,不同于某些存在主义者,阿萨鸠里强调欢乐而不是孤独,希望而不是绝望,有意义而不是无意义。

心理综合与荣格心理学有很密切的关系。阿萨鸠里关于心灵的全部观点都与荣格的理论很相似,他的概念诸如次级人格、自我(the I)和真我(the self)分别与荣格的概念情结、自我(ego)和自性(the Self)很相似。阿萨鸠里强调各种对立力量的相互作用进而平衡与综合这些对立力量,荣格也是如此。他关于个人的心理综合要在精神的心理综合之前实行的观点,也与荣格的如下观点类似,即自我得到成熟以后,精神的改变就可能有效地实行。心理综合不同于荣格心理学的地方在于:第一,在心理综合中,治疗家扮演着更加积极的、教育性的和起指导作用的角色;第二,心理综合强调意志在个人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第三,阿萨鸠里比荣格具有更多的有关心灵和人的发展的超个人观点。阿萨鸠里发现,围绕一个精神核心而对人格进行完全的重建是可能的,他并且相信精神层面,超个人层面的存在,就像个人层面的存在一样真实。

阿萨鸠里懂梵文,能阅读印度经典,他吸收了东方宗教哲学及其静修技术,所以心理综合与瑜珈和佛教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它们都强调通过非人为鉴别的观照去控制身体、情绪和智力。第二,都强调静修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第三,治疗家在心理综合中的积极的和指导性的作用与传统的心理动力学治疗中治疗家的作用相比,更接近于东方精神修习中师傅的作用[6](p59-60)。

如果说马斯洛是在晚年才明确形成超个人心理学的取向,并积极致力于理论的创建,那么,阿萨鸠里从一开始就有明显的超个人取向,并且主要在心理治疗中形成了一种人格理论和治疗模式。阿萨鸠里的心理综合理论形成于超个人心理学创建之前,他的《心理综合的理论与技术手册》英文版是1965年在纽约出版的,在这之前还有许多著述是用意大利文写的。在苏蒂奇(Anthony J.Sutich)和马斯洛宣布超个人心理学诞生之前,阿萨鸠里的心理综合模型就已经形成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阿萨鸠里、荣格、弗兰克尔(Viktor Frankl)等人的研究为超个人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专业领域的土壤。我之所以不将阿萨鸠里视为超个人心理学的先驱(如荣格),是因为自超个人心理学诞生之初,他就积极认同并支持超个人运动,同时他的心理综合也为刚刚诞生的超个人心理学提供了一个理论上和临床上较为完整的模型,这个模型很好地综合了人本心理学、荣格心理学和东方精神传统。在心理综合的治疗模型中,治疗家所起的积极的、有指导的作用,有关超个人发展的精神取向的心理治疗技术等等,为以后超个人心理治疗的发展打下了基础[6](p60)。心理综合在70年代的西方社会很流行,现在它的影响在减弱。尽管如此,心理综合在心理学史上仍然应该占有一席之地,其人格理论和心理治疗方法至今仍具有启发意义和相当的影响力。

关键字标签:心理学追寻人格模型理论治疗心理综合空间阿萨鸠里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相关文章推荐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雅各布·莫雷诺简介心理

J莫雷诺雅各布·莫雷诺[JacobLevyMoreno[18890518-19740514],美国心理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