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菽

来源:互联网   
人气:

潘菽潘菽(1889—1988)原名有年,曾用名潘菽,字水叔(菽)。生于江苏宜兴。早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门(系)。192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第四中山大学(后改称中央大学)心理系教授、南京大学校长兼心理系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解放后连续担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1984年11月起任名誉理事长。他在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中起了奠基的作用,并作出了重要贡献。潘菽著述很多,专著

潘菽

潘菽(1889—1988)原名有年,曾用名潘菽,字水叔(菽)。生于江苏宜兴。早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门(系)。192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第四中山大学(后改称中央大学)心理系教授、南京大学校长兼心理系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解放后连续担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1984年11月起任名誉理事长。他在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中起了奠基的作用,并作出了重要贡献。

潘菽著述很多,专著有《心理学概论》(1929)、《社会的心理基础》(1929)、《心理学的应用》(1934)、《心理学简札》(1984),主编《教育心理学》(1981),与高觉敷共同主编《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研究》(1983)等。

潘菽早年较注重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发表过关于记忆、审美判断、错觉以及汉字知觉的实验研究论文多篇;后来又致力于心理学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潘菽对于中国心理科学的发展提出一个纲领性的建议。他指出:“要发展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科学心理学,要走我国自己的道路,要有我国自己的特色,就必须通过四个主要的途径。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指导;二是要密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以求能为此更好地服务;三是要有分辨地继承我国古代思想中有关科学心理学的可贵观点、论断和学说,以发扬国光;四是要有批判地吸收外国心理学中对科学心理学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使之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科学心理学自己的血肉。”

关键字标签:潘菽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相关文章推荐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分享约翰-贝曼的生活智慧

对贝曼来说,萨提亚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生活。而他,也在每一天的生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