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街道联营社区在全市首个设立了心灵沙盘游戏,免费对居民开放。昨日,该社区的心理咨询师鲍怡霏表示,来咨询的居民9成以上有强迫症,手机强迫倾向占比大。
有手机强迫倾向居民多
联营社区在社区开设了一个“心灵花园”心理治疗室,并设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进行指导。鲍怡霏每个周一和其他几名心理咨询师一起在社区接待来访居民,每个咨询师一天至少接待4名居民。
鲍怡霏说,强迫症,是以反复的持久的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明知是不合理,但不能摆脱,使病人感到痛苦,“以前强迫症少是因为社会竞争不那么激烈,生活压力也不是很大,现在因为社会节奏变快,信息流通顺畅,扩大了人们的需求,所以压力也跟着变大。”
她介绍,来访居民中存在强迫倾向的占到9成,其中“手机低头族”有强迫倾向的占比很大。
七成的年轻居民几乎手机不离手。走路、乘车、吃饭、开会等,已成习惯,不玩不自在。甚至有的年轻人一起聚餐,交流感情不是主题,享受美食不是目的,大家各自拿着手机,服务员每上一道菜就拍一张照,然后发微博上。“当然可以说是手机依赖症,但有的已发展成为强迫倾向。”
大妈成手机控老伴离婚
一位65岁的大妈就是个手机控,她哭诉自己的经历:退休在家每天无事可做,前年的时候女儿教会她用手机上网,去年她学会了发微信,还学会了摇一摇,摇到周围的邻居觉得很好玩,从此迷恋上了手机。
不论吃饭、睡觉、乘车都是一机在手,早晨睡醒睁开眼睛就拿起手机上网,跟朋友和子女也用微信沟通,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最近发展到了手机一出问题,她就很难受,焦躁不安,大发脾气。半年以来已经不做饭了,很少与老伴交流,每天不断地登录,不断地下线,每天来回无数次。直到有一天老伴跟她说:你跟手机过吧。现在两人已经离婚。
还有一个小伙子处了个女朋友,每天都要跟女友发亲密微信,每天至少要发四五十次。后来两人分手,可小伙子还是每天发大量的微信。小伙子说,他心理明明知道不能再发了,可是怎么也控制不住,后来女友有了新男友了,警告他不要再发了,但他还是控制不住,终于有一天,前女友的男朋友找上来,把他暴打一顿。
她提示自我缓解强迫的几个小方法:在不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的情况下,不控制其强迫思维和行为,任其一直做到饱和;听放松音乐,做放松训练;坚持每天体育锻炼,最好每天坚持锻炼40分钟缓解压力。
书包溅油点愤然撕书包
还有一名14岁的学生书包溅上了一个油点子,愤然撕坏了整个书包。来咨询前,已经撕坏了3个书包,甚至看见衣服上的线头就撕衣服;一名大一学生每晚睡前把被子摊开,铺平,躺一下,再重复以上动作,压力小也要反复七八次,压力大,一晚上要20多次,做完后才觉得舒服一点。
鲍怡霏说,这两名学生主要还是学习压力大造成的强迫症。鲍怡霏了解后,发现这个强迫症的原因与家庭教育有关。孩子的本能得到了家长抑制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