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了他最好的一切,现在是能躲着他就躲着。”顾女士一提起14岁的儿子,就眼泪汪汪,后悔不已。忙于事业的顾女士和先生中年得子,对孩子宠爱有加。让他上最好的学校,给他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
没想到上初中后,儿子上网成瘾,不仅旷课逃学,而且脾气越发急躁,在学校家里都冲突不断。多次争吵无果之后,顾女生因忧虑过度患上了抑郁症,为了减少争吵和烦恼,她现在干脆躲着儿子,借宿在亲友家。
百般无奈下,顾女士拨通了上海的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寻求专家的帮助。
“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当代爸妈有能力为子女提供较为优质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但有的时候,优质的环境并没有抚育出优质的结果。”12355服务热线负责人顾晨洁介绍说,进入暑期以来,热线已经接到不少父母的求助电话,问题小孩中,“富家子”所占的比例不小。
不思进取、不懂感恩、缺乏责任感……顺风顺水长大的这些富家子女被扣上了诸多的“帽子”。
而另一方面,这些被认为“宠坏了”的孩子,也有一肚子的苦水和委屈要倒:缺乏爸妈关爱,没有知心朋友,渴望获得认同……
爸妈成了经济后盾,代名词“给了钱就是一切吗?”
15岁的洋洋已经多次闹“离家出走”了。其实通常他走得并不远,有时就在家四周的公园里遛达,或在网吧逗留。他只是不太想回那个只有保姆的空荡荡的家。
一年前,洋洋的爸妈花了十几万,让洋洋从浙南小城转到上海一家重点中学借读。因为忙着在全国各地作生意,无暇照顾孩子,洋洋的爸妈特地在学校四周买了房子,请了保姆。节假日爸妈会拎着大包小包来看洋洋,询问他学习的情况。但洋洋跟他们的话却越来越少了。
沉默的洋洋开始一不兴奋就闹“离家出走”。“出走”之后,保姆会给洋洋爸妈打电话,爸妈再给洋洋电话。洋洋总要等电话快打爆了才接,懒洋洋地报告没事,一会儿就回去。
爸妈觉得孩子越来越皮,喜怒无常。但洋洋却对12355咨询专家、教育学心理学专家魏国玲说:“他们以为给了钱就是一切吗?”
“孩子渴望的是亲情,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在碰到人际交往、学习压力等问题时,非凡需要父母的关怀。但部分爸妈把亲情沟通与给予物质等同,认为给你最好的物质生活就是爱你。结果这样的"爱",孩子不接受,爸妈在付出之后也得不到所期望的回报。”
顾晨洁举了另一个案例。叶女士和丈夫工作繁忙,每周只回家一次,很少与儿子小鹏沟通,对小鹏的关爱就表现为给零用钱,送最新潮的电子产品。家境富裕的小鹏成为校外恶少敲诈的对象,因为总是“破财消灾”,他在学校里成为大家嘲笑的对象。上高中后,小鹏开始学“坏”,经常做一些大胆出格的事情来证实自己的勇敢,最近他的“出格行为”是拿家里几千元出去泡网吧,几天就挥霍一空。
“言行不一致、自制能力差,没有责任感。”叶女士历数小鹏的各种缺点,称对这个孩子已经“心灰意懒”。
“很多为人爸妈者,是高学历高智商的合格金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有所成就,但在"爸妈"角色上却往往失职。”顾晨洁表示,金钱不是衡量关爱的指标,构建一个孩子成长的健康环境,远比物质环境来的重要,“当发现问题了才去补救,就有些晚了。”
魏国玲在接触一些“问题富家子”的时候就发现,年纪越大的孩子,越反叛。“反正他们(爸妈)给钱就行了。”“反正有什么问题他们会搞定的。”这样的话,在高中阶段的“问题富家子”中听到得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