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最近有一研究发现,如果患者真的相信药物会发生作用,那么即便在使用假药的情况下,也可以导致其大脑释放止痛物质,达到跟使用真药一样的效果。这一研究从生理学角度进一步印证了医学上的安慰剂效应,即暗示对于病人潜在的积极影响。
然而,这个众所周知的现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研究者们能否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呢?
据北京林业大学中心咨询师蔡晨瑞介绍,从心理学角度讲,暗示是指以言语或非言语的,简单的或复杂的方式,含蓄地、间接地、也可能是直接地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当暗示发生时,虽然我们只能看到生理或化学反应,但首先是人的心理反应或精神性反应,然后基于这个反应才引起生理的反应。
中科院心理咨询治疗中心咨询师丁新华解释说,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或自身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其心理机制是外界影响不知不觉中深入到个体的内心,在潜意识层面形成一种心理倾向,可转化为心理能量支配个人的行为或心理。 至于心理暗示功能究竟有多强大,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刘翔平认为,这个力量到底有多大,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科学数据,不能断论心理暗示能够战胜身体疾病,身体疾病还是要从生理角度靠吃药打针治疗。而且,暗示既然是潜意识的,就不易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所以夸大的说法就很易流行。“我认为暗示有一定的力量,但并不足以大到治病,尤其是治百病。”刘翔平说。
具体到每个人,心理暗示功能的强弱也并不相同。华夏心理网心理咨询师曹芬元指出,曾有调查统计显示,比男性易受暗示;抑郁、内向的人比自信、成熟、开朗的人更易受暗示;一些性格开朗的人,本能会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于是身体也就更健康。
丁新华也认为,暗示功能的潜力不可估量,但具体效能要和个人特点相结合,不可一概而论。很多绝症有时候可以通过心理调节来治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的病人,还受其他因素的制约,比如求生的信念是否足够强,足够坚定等。
暗示是一把双刃剑,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暗示可帮助被暗示者稳定情绪、树立自信心,战胜困难和挫折,消极的暗示却能对被暗示者造成不良的影响。当人们了解到心理暗示的功能后,就应该相信心理暗示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自我调控的。大家应该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避免消极的暗示。最简单的就是每天对着镜子向自己微笑,发自内心地肯定自己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