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心理 > 职业规划 > 正视“职业枯竭”的困扰

正视“职业枯竭”的困扰

来源:互联网   
人气:

一项媒体调查显示,在深圳从事教师、新闻、警察等工作的人群中,相当一部分存在着职业枯竭的现象。在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一些衣着光鲜、工作体面的城市人,却正一天天步入枯竭的无奈境地。 职业枯竭的概念最早见于美国作家格林尼的小说《一个枯竭的案例》,书中的主人翁是一名事业有成的建筑师,在功成名就之后,突然发现工作带给他的不再是一开始的热情和满足,而是变成了日复一日不堪忍受的精神压力。在历经了痛苦

一项媒体调查显示,在深圳从事教师、新闻、警察等工作的人群中,相当一部分存在着“职业枯竭”的现象。在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一些衣着光鲜、工作体面的城市人,却正一天天步入“枯竭”的无奈境地。

“职业枯竭”的概念最早见于美国作家格林尼的小说《一个枯竭的案例》,书中的主人翁是一名事业有成的建筑师,在功成名就之后,突然发现工作带给他的不再是一开始的热情和满足,而是变成了日复一日不堪忍受的精神压力。在历经了痛苦和折磨之后,他终于放弃了自己的工作,逃往非洲原始丛林,开始了另一种生活。1974年,美国精神分析学家FreudenBerger首次将它使用在健康领域,用来特指职业工作者的一种持续情感付出、身心耗竭的状态。

今天,“职业枯竭”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在深圳这样快节奏的现代化城市尤为普遍。在企业工作的,会抱怨陪不完的客户加不完的班;在媒体工作的朋友,会抱怨工作和生活难以分开的痛苦;在学校工作的朋友,会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伺候。生理的耗竭、才智的枯竭、情绪的衰竭、价值的衰落……不知不觉中,“职业枯竭”的预言正在许多人身上慢慢成为现实。

惟有勇敢面对现实,才会有走出“枯竭”泥淖的希望。在笔者看来,应对“职业枯竭”的危机,首先要调适好自己的生活。工作和生活应是并行不悖的关系,工作绝不是生活的全部。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爬爬山、晒晒太阳,打打球、和朋友聊聊天,或者逮住空闲的时候来一次短途旅行,尽情地放逐自己的心灵。生活是美好的,需要细细地品味,也需要精心地设计。丰富美好的生活也会让人有足够的热情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去。

一位朋友说,从走出大学校门后,几乎就没好好看上一本书了。工作,不断掏空着自己的知识,如果没有及时的再吸收和补充,显然无法应对不断发展的实践。而知识匮乏的感觉,同生理上的体力不支一样,让人难受之余,也会给人带来压力。持续而适量的阅读与学习,对于每个职业工作者都是必需的。

作为职业工作者的“家”,建立一种激励、关怀性的组织文化,对于员工摆脱“职业枯竭”的困扰也至关重要。笔者近日到深圳一个街道走了一圈,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这个街道的多家企业竞相投入巨资发展企业文化,书画展、歌舞比赛、企业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令员工们增强了认同感,同时也燃烧了职工的热情,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生命的精彩既不可复制也不可再从头来过。透支着我们生命的“职业枯竭”,需要我们拿出勇气和务实的态度去直面。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父母离婚这件事需要告诉

离婚这件事到底要不要告诉自家的孩子,这对于想要离婚或者是已经离婚的夫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