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确立的学生发展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勾画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框架,开始注重学生的内在体验(赖瑞云,2002)。青少年(未成年人)情感体验问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近些年来,青少年与父母、长辈的冲突,伤害同辈甚至犯罪的事件,在严肃的公共场合中不适当的言行举止,以及青少年群体中日益增多的“学校恐惧症”个案的报道,时常在教育新闻里出现。这些事件和现象的背后,暴露出我们教育的一个明显缺陷:教育实践中忽略青少年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致使青少年在情感技能方面得不到健康充分的发展,从而出现了青少年不能准确而深刻地体验自己和体会他人的情绪、情感,不能积极主动地理解他人,不能有效与别人进行沟通与合作等一系列社会性发展问题和障碍。这些问题和障碍其共同点集中在情感发展方面。
《中国青年报》曾转引了这样一则故事:在南方某城市,某校小学四年级一个班要考数学了,同学们忽然发现班里数学成绩最棒的那个女生没来考试。同学们正感奇怪,老师说她的爷爷去世了,她请假了。同学们听后立时一片欢呼声,说她数学之所以考第一,是因为她爷爷是个数学教授,我们没办法超过她,现在她爷爷可死了,我们可以超过她了。于是小学生们兴奋得又是敲桌子又是跺脚(周云龙,2005)。在这个案例中,用情感体验缺失来描述这些小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显然是准确的。
一、青少年情感体验缺失的内涵及表现
情感体验缺失(emotional experience deficit)是根据当前教育领域中发生在中小学生身上多种现象的观察总结提炼出的一个概念,其涵义是指:个体在情绪和情感的知觉、理解、表达过程中,在经验和技能上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情感世界苍白、内心荒漠化、缺乏同情心、无法理解周围的人等,这些都是情感体验缺失的一些日常表现或通俗理解。具体而言,情感体验缺失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一)情感智力发展滞后
情感智力 (emotiona intelligence)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学家提出的一个概念。概念一经提出,立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讨论。一个情感智力发展正常的人,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评价:
1.了解自我:能够觉察某种情绪的出现,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体验,监控情绪时时刻刻的变化,这是情感智力的核心;
2.自我管理: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
3.自我激励: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
4.识别他人的情绪: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愿望;
5.处理人际关系:应对他人情绪反应的技巧 从总的趋势看,当代青少年的情绪及社交技能在下滑。一般来说,今天的青少年变得更加神经质,更会生气,更会闹别扭,更情绪化,更消沉,更孤僻,更容易冲动,更叛逆。相对其学业智力发展来说,情感智力的培养因为受到忽视而明显发展滞后。
(二)交往技能缺乏
儿童早年与父母的交往方式和技能,会一直影响他们进人社会后与周围人的交往方式。然而,检视今天亲子交往的模式,我们不难发现,子女在交往中占绝对优势,而且,由于父母无原则的退让,让很多青少年养成了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的“优势”。他们在与父母交往过程中,对父母缺乏应有的礼貌,忽略父母的感受,不理解父母,甚至出口伤人。而这些都被父母“伟大的爱”宽容了。
由于今天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儿童期,同辈交往的时间远远低于与父母交往的时间。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他们在与同辈、教师、长辈交往时,为什么不能理解对方的感受,为什么缺乏应有的礼貌。
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在人际交往中,异性之间的交往困难普遍存在。有班主任经历的人都会比较了解,经常遇到男生不敢和女生说话的案例。这可能和父母及教师对孩子与异性之间的交往过于关注和干涉有关系(宋振韶,200)。
(三)承受力发展受到抑制
青少年的现象时有发生。的原因,有时仅仅因为父母或教师说的一句话,或者因为被教师打了一个耳光,或者一次考试失利。面对批评、挫折或失败的时候,今天的青少年承受力简直不堪一击。
究其原因,根源还在于青少年早期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呵护备至,生怕孩子遇到什么困难或挫折,尽可能为孩子设计一个充满“爱”的顺境,除了让孩子学习外,父母几乎包办了孩子所有力所能及的劳动。于是,在青少年早期成长过程中一帆风顺,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积极情感的体验。因此,一旦在高竞争环境中遇到挫折,就变得无法承受。
在父母过度干预下“创造”的生存环境,恰恰剥夺了青少年体验消极情感的机会,从而阻碍了青少年健康和谐的发展。
(四)反社会型人格
根据近十年的统计表明,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有上升趋势。而且,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青少年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当前大多数青少年犯罪都或多或少与网络游戏有关。很多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后,难以承受游戏需要的费用,于是就去偷去抢,久而久之慢慢发展成了犯罪。此外,网络游戏大多与暴力、色情有关,长期受这种“文化熏陶”,对身心发育尚不健全的青少年有很大的不良诱导作用。
反社会型人格的形成与情感体验缺失具有密切联系。反社会型人格一个显著特征是情感冷漠、残酷,而且很少有负罪感。因此,反社会型人格的青少年在伤害别人的时候,或遇到有人被伤害的时候,表现得甚至比成人还要镇静。曾经有中学生弑母后,从容出走,折返家中后,看到死去的母亲装作十分悲伤,还在众人面前演戏,试图瞒天过海。这是多么可悲,又是多么令人震惊。
二、青少年情感体验缺失的成因
(一)父母过度保护
从教养方式上看,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型教养方式比例高于西方国家。目前,孩子成长过程明显处于过度保护所造成的“经验剥夺”的处境。仅从劳动时间上比,中国儿童比别国儿童要少——比美国儿童少6倍,比韩国儿童少1.5倍。还有的父母限制孩子的交往,致使孩子在童年时严重缺乏与同伴交往、异性交往的经验。
父母把一切安排得好好的,唯恐孩子自己动一动手、动一动脑。殊不知,经验正是在亲身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养尊处优的环境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悲剧。未来社会对个体独立运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决定的能力的要求越来越显得必要、紧迫和严格。父母“越俎代庖’的行为越多,孩子未来面临的困境也越多。
丰富的情感体验正是在丰富的经验中得以健康发展的。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营造出一种“人为的真空”,促成青少年情感体验缺失现象的产生,最终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二)学校教育、评价目标的过度单一取向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以学科为中心,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很少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感受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将情感拒之门外是以往教学的重大缺陷之一。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
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积极的情感对记忆、理解等认知活动具有促进作用。然而,学校教育及评价目标过度单一的取向,只看重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导致学生情感体验贫乏,甚至产生“学校恐惧症”现象。
(三)人际交往受到忽略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存在过度干涉或忽略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合理引导。由此导致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意识、技能和社会化过程受到抑制。在一项调查中, 57.4%的中学生在选择与人合作还是独立完成一项工作时,选择的是“宁愿独立完成”,而选择“能与人合作得很好”的仅占9%。
由于缺乏人际交往意识,导致人际交往经验明显不足。中国少年儿童素质状况最新抽样调查显示,独生子女与父母玩的时间只占 5%,独自玩的时间达40%。北京一些青少年咨询热线对数万个案例统计分析表明,人际沟通障碍在青少年问题中所占比例最大,青少年人格缺陷及障碍问题也排在前列。未来社会是高度竞争的社会,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应对这样的局面。越是在高度竞争的环境里,合作、团队精神越重要。
除此之外,师生之间也缺乏足够的交往。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空间形态大多仍为传统的“秧田型”。教师处在明显的报告位置,学生个体的位置则整齐地向着讲台随机排列。这样,师生的交往虽尚能保持,但空间距离远近不一,而且学生之间的交往则由于空间限制,局限于很小的范围之内。传统的“秧田型”组合不利于学生交往,可以改为小组内部交往的马蹄形组合,强调小组内部与小组间交往的长方形组合,还可借鉴国外的半圆形、圆桌形组合。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想方设法缩短与学生交往的空间,可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如在课堂上来回走动巡视,增加与教室后排学生之间的互动机会。
(四)现实感的发展受到影响
现实感(sense Of reality)是一个人正常适应社会和生活的基本指标之一。个体对周围环境的建构越是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则其适应能力越好。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游戏日益普及,自我监控能力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很容易陷入网络编织的虚拟世界中。交友、游戏成为青少年群体上网的两大主要原因。久而久之,现实感逐渐被虚拟或扭曲。过度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分不清游戏和现实的区别,其与行为日益与现实世界剥离。在现实感日益偏常的情况下,个体与行为也随之偏离正常。近年来,青少年罪犯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面对自己的过失行为,大多数没有自责、畏惧、愧疚等情感体验。
现实感的虚拟化严重阻碍青少年在真实世界中获得并发展健康、正常的情感体验(Seepersad S,2004)。让青少年学会有节制地利用网络,则成为当今社会教师与父母的重要课题。
三、青少年情感体验缺失的应对途径
(一)让青少年完整地体验现实世界
儿童与青少年终究要独立地去适应未来社会。从学角度看,只有亲自体验过世界的人才能建立起真正的自信和安全感,才能胜任无法预料的变化的挑战。孩子对于生活的概念越完整、真实,他们的适应力就越强。所以,让孩子完整地体验世界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这就需要父母与教师放开束缚孩子的双手,让他们独立地走向自己的天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早就说过,凡小孩能够自己做的事情,你千万不要替他去做。父母代替孩子做得越多,对孩子来说,受的损失也越大。因为一个人的体验是伴随他一生的财富。
(二)关注学生在学校的情感体验
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知者莫如乐知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感受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一切必须为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教师必须有“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
教师还要注重改善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大量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在一个民主、和谐、活跃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中,师生才会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况且,师生在人格尊严上是平等的,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互相教育、互相感染、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对学生采取民主的方式进行管理,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发挥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
学校毕竟是青少年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课程在学校实施教育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然而,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多年来,我们在学校里一直开设有思想品德课,从教学大纲、统编教材直到层层考试,不可谓不重视。但我们往往注重的是概念的灌输和“牢记”,致使许多学生答题时头头是道,稳拿高分,而在实际生活中却连做人的基本道理都不懂。须知,人们的道德和信念都是融人了情感的。新课程改革以来,思想品德课程重视情感体验过程,涌现了一些优秀的教材。如,有的教材以“情感体验”作为思想品德课程创新教育模式的突破口,就有助于发挥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
忽视情感教育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只有充分重视培养健康完善的情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切实地把它落实到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工作之中,我们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素质的一代人才,我们的社会也才能不断向文明演进。
另外,有的学校专门开设了人际交往课程,对那些人际交往方面感到困难的学生进行有针对的训练,颇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四)注重健全人格的培养
健全的人格,必须依托于丰富的情感体验上,情感体验缺失不利于发展和培养健全的人格。何谓健全人格,国内学研究者认为,健全人格可从三方面描述:第一,内部和谐发展;第二,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第三,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从这三个方面来看,那些沉迷于游戏、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情感体验缺失的青少年,很难发展健全的人格(高玉祥,2000)。
重视人的发展,强调教育以学生人格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为核心是世界各国比较公认的教育原则。那么,以人格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为主的教育目标如何实现呢,在传统教育中,以课堂书本知识的传授为主的教育方式当然不可能完成这些任务,而强调在实践中体验人际冲突、人际理解以及学生人格发展的社会才是真正途径。这一教育理念落实在教育行为上,就是要强调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与道德体验。
转自《教育科学研究》作者:宋振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