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互相交换的过程,人们在与人交往中总希望自己的到的与付出的是等价的,人际关系中,不等价的付出总会让人心里失衡。你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回报,那你的心里能受得了吗?同样的道理,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人们心里自然也会不舒服。
有时做好事也要留有余地所以说做好事也要留有余地,给彼此接受的空间。这是因为人不能一味接受别人的付出,否则心理会感到不平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也是为了使关系平衡的一种做法。如果好事一次做尽,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的时候,愧疚感就会让受惠的一方选择疏远。留有余地,好事不应一次做尽,这也许是平衡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距离产生美也可以用在人际关系上。适当地保持距离给彼此心灵一点空间。如果你想帮助别人,而且想和别人维持长久的关系,那么不妨适当地给别人一个机会,让别人有所回报,不至于因为内心的压力而疏远了双方的关系。而“过度投资”,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就会让对方的心灵窒息。留有余地,彼此才能自由畅快地呼吸。
每个人都有极强的自尊心,这种自尊不能被破坏,一旦破坏,人际关系也会崩塌。其实,对一个有劳动能力、理智健全的人来说,独立、付出都是内部的需要。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相互满足某种需要,那么这种关系维持起来就比较困难。在卡耐基成功人际交往思想中,很重要的就是要遵循心理交往中的功利原则──这一原则是建立在人的各种需要(包括精神的、物质的内容)的基础上,即人际交往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活动。
可见,做好事有时候也不能过分热心,“好事不能做尽”,否则,你本来期盼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因为你的好事做尽而变得更差,这样的一个人际交往原则其实在社会中是极其有用的,最容易被忽略,但也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