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这个由亿万个脑细胞所构成的心灵引擎复杂而精巧。我们之所以能够认识万事万物,大脑可谓功不可没。《大脑里的8个骗子》一书作者科迪莉亚·法恩以明晰、易懂又兼具幽默的笔调,结合心理学的经典案例和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一针见血地指出大脑的缺点提醒:有时候我们自以为聪明,其实并不够“健康”。
A心性开朗百毒难侵
乐观的人在心理上心性开朗,在生理上他们的免疫系统也几乎百毒不侵。乐观的人较少就医,得癌症之后存活率更高,心脏疾病复发率低,而且不易英年早逝。对极度悲观者而言,要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却绝对值得一试。
社会心理学家和大脑这两者皆善于操控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知觉,并引诱我们误入虚荣的陷阱。比起我们的大脑来,我们也许更应当留意社会心理学家,因为他们不只让我们难堪,还会将我们的种种糗事公诸于世,以供他人娱乐。但千万不要因此责怪爱慕虚荣的大脑令我们脱离事实,蒙骗自己。事实上,有些人相当现实:他们拥有较为客观中肯的自我认识,能比较公正地承担成败的责任,对未来的预测也相对准确。这些人的存在表明了自我意识的危险性。他们就是临床上的忧郁症患者。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和他的同事们,在忧郁症患者身上发现了某种特别的悲观态度。悲观的人倾向于将失败归咎于自己(“我既愚蠢又无能”),并且认为挫折的阴影将跟随自己一辈子,影响自己往后所做的每一件事。比起快乐而自利的人面对挫折的态度,这种人的想法截然相反。
悲观的心态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之前所提到的死亡之钟网站,只考虑到四个缩减寿命的因素:你是男性吗?你吸烟吗?你过胖吗?你悲观吗?我们想必会大吃一惊,个性怎么会与性别、吸烟以及肥胖同列减寿四大要害之一?相关的研究显示,事实的确如此。在某个以人生观对寿命的影响为研究主题的实验里,研究人员分析70年前几位北美修女正式成为修女前所写的简短自传,并在字里行间寻找蛛丝马迹,计算这些修女在她们的自传里表达正面情绪的频率。我们可把算出的频率称为“玛丽亚参数”。研究人员将每位修女的“玛丽亚参数”与她的寿命进行对比,统计结果显示,自传内容越乐观的修女,寿命亦更长。事实上,比起忧郁的修女来,乐观的修女平均可多活10年。
当我们被狗咬或跌进水沟时,玛丽亚式的人生观也许是不错的安抚剂。如果我们能在遭遇困难时想想玫瑰花瓣上的露珠或小猫嘴上的胡须,那么多少可以减缓悲伤对心血管的危害。
虽然与残酷的现实世界保持一点距离,似乎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颇有助益,但我们果真不需为此付出代价吗?毕竟,盲目的乐观主义有时会误导我们偏离正轨。当我们放纵自己的自利欲求,将自己的过错全数推给他人时,总有一天我们又会故伎重演。在某个实验里,研究人员指示大学生受试者预测他们何时可完成指派的作业,实验的结果完全证实了上述现象。同我们一样,这些学生也严重低估了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即使研究人员请这些学生反思自己为何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也无法改变他们自以为是的心态。这些学生根本不觉得未能及时完成作业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对他们来说,他们之所以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全是某些怪异且几乎不会再次发生的意外所致。
我们对这种名为“计划谬误”的现象应该相当熟悉。想想看我们是否经常在周末前将工作打包带回家,却又在周末过后原封不动地带回办公室。再想想看,不论政府官员和工程人员的规划如何详尽,我们的公共建设总是延宕多年,似乎永远没有完成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