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祁阳县2名优秀女生因不堪学习压力而自杀的事件经媒体披露后,成为网络舆论的焦点。中南医院心理专家昨日指出,中学生减负不应只是减课业,其心理负担也要减。 中学生处在青春期,容易在家庭教育、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心理障碍和心理缺陷。一项对中国五省市中学生情况的调查发现,5 2%的中学生存在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77 9%的中学生存在轻度不良反应。 心理专家指出,成绩好的学生也会有心理
研究表明,少男少女十二三岁就已进入性成熟期;专家认为,应以正确的心理疏导教育早恋的孩子而不是棒喝。 今年高三毕业的小秋和女友双双考上了重点大学,他这样评价4年的感情:“这是我的动力,为了她我会做得更好。”不可否认地,在一些学生中,存在着像小秋这样美好的感情,连老师们都承认:“他们美好得我们都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但不少老师和家长指出,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少了,未成年人知识和社会阅历太浅,过早涉足爱情
汕头市某中学日前作了一项统计,学生出现早恋的人数竟占了学校学生总人数的35%左右,并且有增多的趋势。有的学生甚至宣称:早恋并不是一件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应该作为学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待。 一位教育者称:现在学校出现了一些新的“潮流”,不少学生把早恋当成一种新的时尚在追赶。一位班主任出示了从学生处“没收”的情书,一页页白纸黑字写上“亲爱的”、“来一个KISS”、“5131402”(我一生一世爱你)等热恋词语。 汕
离开学只有两天了,多多突然开始患病。妈妈检查多多的寒假作业,发现还有大半没完成。谁知多多通宵达旦赶作业,还说头痛、肚子疼、恶心。妈妈回忆每到开学时多多就这样。 心理专家称,孩子的这些“情绪病”,以中小学生居多。因为担心开学后学习紧张、压力大,再加上大量未完成的假期作业,容易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统称为“开学”,是短时的心理问题。 孩子缺乏必要的开学心理准备易致焦虑 面对开学,往日舒服的懒觉、精彩的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年龄大多数在18至25岁之间,处于青春期后期,是从青年过渡到成人的阶段,也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个人离开父母家庭的监护,成为独立的个体,建立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 他们的智力发展达到高峰,但缺乏辨识能力,在心理上发展不成熟。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反应敏捷,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自我表现欲强,具有顽强的探索精神。但他们
进入中学阶段,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始成为影响中学生个人健康成长重要的因素。一个人如果能生活在一个温馨的集体环境中,与周围的同学、老师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他就会消除孤独感,产生安全感,保持情绪的平静和稳定。否则,就会感到孤独和压抑。但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不等于"和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很亲密"。 特别是进入到青春期的中学生,自我意识有了极大地提高,个人的独立性也已经大大地增强,每个人对人、对事、对人生、对生活都开
大学生毕业就业的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总体形势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大学生就业要想获得成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没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是不行的。大学生应如何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排除心理干扰?专家提示,大学生就业时应着重克服以下几个常见的心理障碍: 1、盲目自信的心理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在就业中具备种种优势: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学校牌子亮,专业需
刚踏上工作岗位,涉世不深的Office小职员们小心了!初出校门的你,身上总还带有在学校里养成的各种习惯。如果不注意,这些让你学生生活充满快乐的习惯,就会变成你职场上的“陷阱”。 习惯一:想法单纯 在学校生活中,单纯的生活最快乐。不用想太多,每天上课下课,考试聚会,生活总是阳光灿烂。可是,到了Office中,如果你还是那么单纯,日子可没那么好过。 【教训】 4年前,安宁大学毕业,找到了一份看上去很不错的工作,在一
大一学生小汪入学后,总觉得和同学们没什么共同语言,经常把自己关在寝室里。近段时间他害怕上学,害怕面对同学,还产生厌学情绪。父亲将他带到医院,被诊断为社交障碍。 中南医院心理专家副教授肖劲松昨介绍,该院近日对200名大学新生的一项心理调查显示,七成“90后”大学生出现社交障碍倾向。 调查发现,在“90后”大学生常用的交流方式中,发短信、“聊QQ”分别以74 1%和63 7%的比例高居前位;而传统聚会联谊和信件交流等沟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奋发读书的同时,还面临着一个以往少人触及的问题:性压抑。广东省科学技术研究所日前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为了顺利完成学业,目前我国大学生、研究生不得不将性问题放到一边,他们普遍处于性压抑状态。 无独有偶,香港《明报》近日一项报道显示,当地大龄单身青年性压抑问题也相当普遍。本市性心理专家认为,社会应当关注青春期学生的性问题。教导他们正确自慰的同时,学会性转移和性升华。 青春萌动期学生
严重的感会造成人的心理变态,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危害。但自卑心理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家长可尝试采取以下几种调适措施来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 1、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自己,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 不仅要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可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之处而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处和过人之处。 2、提高自信心 当你在干一件事之前,首先应有勇气,坚信自己能干好。但在具体施行时,
面对失恋的挫折和打击,没有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而是采取消极和毁坏性的方式来应对,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加深了对自己以及对父母、亲人的伤害,甚至会对社会造成负担和影响。 案例1:求爱遭到拒绝时 林某,女,22岁,林业专业三年级学生。来自祖辈都是林业工人的东北地区,对于能到省城上大学,林某感到万分高兴。到校后,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大一时曾被评为三好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异性的倾慕与日俱增
学生之间正常交往是值得赞同的一件事情,但是,异性之间要如何才能正常的交往,这需要他们自己善于把握这种人际交往分寸。 误解一: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与异***往是长大以后的事。 这种说法听起来颇有道理,实际上却自相矛盾。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成长,而不是读书。学会与人交往,是个人成长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任务之一,是一门意义重大的功课。这门课虽不在升学考试的科目之列,却会考人一辈子。 同时,学会与异
一项调查显示,有17 1%的受访者认为,2008年是“大学生作为普通劳动者就业元年”。面对这一身份转变,抱有“精英心态”的大学生自然会有心理落差 2009年,中国将有600多万名研究生、大学本科和专科学生毕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格外严峻:校园招聘比往年少,而毕业生人数比往年多。莘莘学子由此遭遇无奈、失落、郁闷等心情在所难免。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17 1%的受访者认为,2008年是“大学生作为普通劳动者
在升学考试压力下,学生心理问题的隐患令人担忧,、学校恐怖症、、已经成为侵扰学生的四大心理障碍。 而学校竞争压力过重、家长的期望值过高、苛责等不良环境因素都可成为其直接诱因。但家长和学校却对此准备不足,缺少相应的措施和呵护。 焦虑症:在学生中较常见 有焦虑情绪的学生会情绪不稳,烦躁不安,注意力涣散,学习效率下降,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受影响后,反过来又加重症状。北京同仁医院医生许天红介绍,焦虑障碍倾向在
日前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天津创业项目展示推介会,提供了近两万个创业项目,吸引了数万名富有创业梦想的青年参加。对于创业者,本市有关部门先后推出了专家交流、师带徒、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以及实训基地等系列帮扶鼓励政策。同时有关专家建议,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创业,一定要首先拥有“心理资本”,即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小李是本市一艺术院校的高材生,去年毕业后与两个同学一起自主创业,做起了乐器代理的生意。一开始店里的
挫折是指一个人从事有目的活动时,由于受到阻碍或干扰,个人动机或目的无法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在学校,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受挫折的学生:或是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受到轻视觉得心里委屈;或是自我感觉各方面表现很好,经过一番努力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等。不少学生因受挫而产生心理失衡,有的将小的挫折认为是大的失败,从此一蹶不振,严重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对受挫折的学生,
高三学生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 案例一:心胸狭隘增压力 某A同学(女),在高一、高二期间一向以沉着、文静的表现令各科老师连连称赞,我曾经认为她是最放心的学生之一。某日,她找到我,说坚决要和同桌调换位置,称对方的成绩太好,让她觉得压力太大,并且总觉得自己不如她,很没有面子。经询问A得知:原来两人同位时,每次考试后,同桌面对成绩总是很高兴,A便认为同桌是在嘲讽自己并记于心中。进入高三后,这种情况更是常见了
在很多高校中,从六月底到七月初,不断地有同学在发泄着,一不小心你就会看到从某个窗户里飞出暖瓶,盥洗间的玻璃更是换上又被敲碎,雪白的粉墙上用墨汁、红涂料写着诸如“郁闷啊”、“滚蛋了”等等语句。而每天都有人从门口的酒家被人抬回来,最能喝酒的和最不能喝酒的都喝得东倒西歪。 有的人简单地认为,这一现象是由于学生们对所在学校的不满造成的,但这个现象在大学校园里非常普遍,即使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也并不例外。
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校学生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师德标兵。 教育周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是我国教育界一向关注的问题,在中央的明确规定下,各高校也纷纷建立了“心理咨询室”等专职机构。最近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采取极端行为的报道时有出现,人们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到底如何? 林崇德:的确,近年来大学生出现心理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