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以前,你去心理诊所咨询心理医生,可能会担心别人说你“有毛病”。而在今天,主动寻求心理辅导和治疗的青年人数正在急剧增加。本报针对这一新现象调查本市多家心理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心理咨询机构接待咨询者的人数平均增长了30%。无论是学业、事业、婚姻还是家庭,年轻人时常感到最纠结的就是扮演不好自己应扮演的角色,处不好这其中的各种关系。
想不开的事渐多 更愿找人说
“如果你有心事请告诉我,如果你有烦恼请向我诉说。”李晗望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这则温馨标语来回在走廊中踱着步子,双手相互揉搓着,难掩心中的焦虑。但最终她鼓起勇气敲开了心理咨询中心的门,想把自己心中积压已久的困惑一吐为快,祈盼能在倾诉中找到答案。
“我们宿舍一共四个人,入学时大家互不认识,彼此之间相敬如宾,奉行"等距离外交政策",可是半学期后另外的三个舍友扎成了堆,成了无话不谈的闺蜜,而我却成了孤家寡人,就像是被筛子筛出去的一样,在宿舍一点归属感都没有,成了隐形人。周末的时候,她们仨经常一起逛街、看电影,一次都没叫过我!”李晗无奈地说。“你有没有和她们发生过冲突?”心理咨询师王颖试探着问。“没有,我对她们一向很客气,两年来别说是吵架了,连脸都没红过。”“你是否主动向你的舍友发出过一起逛街或者看电影的邀请?”“没有过,我不好意思,怕被拒绝……”
天津良友心理咨询中心郑德芬介绍,随着8090后走进社会,他们开始感受着来自生活、职场、婚姻、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这难免让他们心生纠结和困惑。在良友心理最近一年的咨询统计中,主动前来咨询心理困惑的人数同比增长了35%。其中,情感与婚姻问题最突出,几乎占到了40%;属于情绪问题心理咨询位列第二,占比达到了30%;而人际关系和青少年学业的比例分别占到了10%。郑德芬认为,年轻人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与各大学开设心理机构有关。年轻人不再把心理问题当成洪水猛兽,想不开时主动找心理咨询机构聊聊天,缓解一下自己的压力是一种进步。
年轻人发愁 多是搞不好关系
慧道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薛连福认为,职场中如何做一名好职员,婚姻中如何做一名好伴侣,学校中如何做一名受欢迎的好学生……这些都是年轻人最盼望得到的答案,而这些问题最终归结在一起,其实都说明在如何处理关系问题上年轻人感到棘手。
“妈,一会儿有老同学聚会,晚上不回家吃啦,您们老两口自己吃吧。”这是许萍萍婚前向父母报备不回家吃饭时经常使用的一句话,打电话的时间也刚刚好,总是在妈妈热腾腾的饭即将出锅的时候。对于父母而言,女儿的这种行为早已习以为常,默默接受,并无更多埋怨。“妈,我们晚上有聚餐,不去您那吃了,您和爸自己吃吧,不用等我们。”“晚上不来吃为什么不早一点打电话?我从早上就开始给你们忙活这顿晚饭,特意做了你们爱吃的,怎么说不来就不来呢!”婆婆的训斥让许萍萍有点蒙,“这婆媳关系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稍不留意就会酿成不可预料的矛盾,我总是不知道如何与婆婆交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讨婆婆喜欢真的不容易,结婚一年多了仍然处在苦苦摸索中。”
小刘是个独生子,研究生毕业后在银行上班,工作虽轻松自如,但与领导、同事的关系却总难顺畅。朋友说他心直口快,性格直率,但这些“优点”却在工作第一周就把领导和同事得罪了。总结会议上,领导让新入职的员工谈谈心得。小刘开口就是:“我觉得咱们行里各部门的工作方式存在以下不科学的地方……”顿时会场一片沉默。会后有人提醒小刘,不要总是对老员工直呼其名,适当时可以用老师代称,但小刘却说:“那些人是本科毕业,我一研究生叫他们老师?”
薛连福说,很多前来咨询的年轻人爱憎分明又毫无心机,敢爱敢恨追求自我;他们破坏60、70后的大人们早已定下的社会规矩,总在受挫,追求“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但总是被客观现实打破……成长过程中的80后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由一股股“社会关系”编织的大网,每个人都在劫难逃,让很多年轻人高喊:“最愁的就是搞不好这其中的各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