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长心理 > 成长物语 > 让孩子“会听话,会说话”

让孩子“会听话,会说话”

来源:互联网   
人气:

当我走上讲台,面对着一批又一批新学生,我总会问他们同一个问题:你们希望语文能够让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们七嘴八舌,答案不一。这时,我会在黑板上写下六个字:会听话,会说话。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宝贵的钥匙。”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小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 在小学,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学生年级越低,回答问题越积极,课堂气

当我走上讲台,面对着一批又一批新学生,我总会问他们同一个问题:你们希望语文能够让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们七嘴八舌,答案不一。这时,我会在黑板上写下六个字:会听话,会说话。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宝贵的钥匙。”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小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

在小学,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学生年级越低,回答问题越积极,课堂气氛越活跃,常常是手举得高高的,有的惟恐老师看不见而站起身来,有的甚至着急地喊起来:“老师让我说!”……然而,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反倒越发不愿发言了。这种现象,固然与学生在心理上由“自我中心”转到注意周围环境和他人评价等因素有关。但是,通过调查和与学生座谈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表达欲望”没有给予很好的保护和引导。教师要因材施教,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能体验到表达成功的欢愉,从而让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表达欲望”。

一般人在低幼阶段,口头表达能力都远远高于书面表达能力,教师应努力使孩子们的这种习惯保持下来。课堂上,教师可随时提问:“谁能重复一下老师刚才说过的话?”“前面那个同学说得非常好,谁能学说一遍?”……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听”的注意力,又有助于他们养成听仔细、听明白、听完整的习惯。

在课外,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诸如“留心生活中大人们的对话”、“倾听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交谈”、“收听新闻广播、少儿节目”等听话训练,然后,利用“语文活动课”组织他们学说,并给予具体指导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从小学会“倾听”,并养成向生活、向人民群众学习口头语言的良好习惯。

格罗塞指出:“谁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要发展他的思维能力”。可见“发展思维能力”,是“说话”训练“生根”的关键。寻因索果,理清脉络,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多问个为什么,事情的始末缘由、来龙去脉,文章的结构顺序、选词用句等,也就是从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都要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就要组织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比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随之得到相应的发展。这就为“说话”训练打下了丰厚的基础,达到“会说话”的目的。

此外,积极引导生活会话,将学生想说、爱说的内容纳入到“说话”训练中来,将“说话”训练所得到的经验和成果,与生活会话的亲切自然有机结合起来。譬如:农村的孩子到校早,在老师到来前,他们总要“说上一阵子”,经调查得知,他们或是互述“见闻”,或是仿学电视节目,那声调、语气和爽朗的笑声,那神情、举止和全身心的投入都是课上很少听到、见到的。所以,就应该鼓励他们在说话时保持这种自然的情态,放在“语文活动课”上加以指导和训练。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表达欲,提高了生活会话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观察的兴趣和表达的热情;同时,矫正了学生到校后和自习课上“情不自禁”而说话的毛病;此外,学生的“说话”训练也平添了许多亲切、自然的氛围。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什么是幸福感七种心理偷

什么是幸福感?答: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也许每个人对幸福感的...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