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来,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因为教师的心理偏差不仅会损害学生的利益,还将阻碍其自身的发展.
大概两、三年前,某地学校一位教师在期末工作考评中成为”末位“者。百思不得其解的她,愤愤然要领导给个“说法”,可是并不尽如人意。这位可能面临“淘汰”的教师万般无奈,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心理重负之中,在学校吞下一枚金属,以此表示“抗争”,惹发了一场轩然大波。一个难以承受压力的教育工作者,走向损害自身的危险道路,差点酿成大祸。事后,有人认为,如果这位教师不吞剪刀、不被“淘汰”,那么,“心病”也可能会长久地陪伴她走上“煎熬着的人生”。
教师心理状况的实际情形到底如何?
这决非危言耸听。在庞大的教师群体里,有多少不同程度的“心病”折磨者呢?教师心理状况的实际情形到底如何?我国一个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课题组去年对某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小学2292名教师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也出现偏高。
21世纪如何当老师,健全自身人格恐怕是成为好老师举足轻重的标准。从诸多现实的情形来看,教师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从具体表现看,有的教师有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与人交际不自在,容易猜疑;从性别来看,女教师的焦虑倾向高于男教师;从年龄来看,中老年教师的强迫症状和躯体化倾向比较明显,而青年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偏执等方面。
教师不经心时心态的一点点偏差,对学生的伤害可能危及一生
教师心理不健康,受害最大的是学生。教师的职业症状使之在教育中容易产生心理偏差,在实际工作中显得焦虑和烦躁,遇到事情往往小题大作,反应过激,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体罚打骂学生。一些年轻教师发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时,很快会向现实妥协,在焦躁、烦闷之时,对待不顺眼的学生,训斥、责骂毕竟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位母亲很是痛心地告诉笔者,女儿初入一年级时,手拿测试卷心里有点紧张,岂料监考老师走上前,用力在她的桌面上“一巴掌”,女儿惊吓得尿湿了裤子。这以后一直到现在升入预初年级,女儿看到考试便会慌乱、不知所措。
可见,教师不经心时心态的一点点偏差,对学生的伤害可能危及一生。对这个问题,可能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教师的职业倦怠往往会伴随各种心理偏差,导致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师心理不健康,也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教师在教书生涯中面对的常常是同样年龄的孩子,做着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