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过《苹果呀,为什么你不是橙子?》我以为许多在人际关系上容易与人产生摩擦,容易看不惯别人并为此生气的人,其思想的逻辑基础都与上述题目的脉络相一致。这些人总爱以自己的思想背景来假设、要求别人应该怎么怎么样,一旦他们的期望落了空,他们就受不了,就开始生气了。比如你认为“在交友上,我认为谁对我好我就会倾心待谁,而且也迫切希望别人以同样的方式对我。当发现别人把我当一般朋友看待时,我就认为自己的付出被辜负了,心理上就特别不平衡。只要我对谁好,谁就应该对我好”,这便是你幼稚的交友观。
以为自己的某一种期望和行为,就一定能引发所期望的结果,而不管周围的环境、你自身的魅力、对方的性格等因素如何。打个比方,假如我们打开一个电灯开关,电灯可能会亮,但也可能不亮。当电灯泡坏了、开关不灵了、线路中断了或电厂出故障了,不管你怎样正确无误地打开一个电灯开关,灯也是不会亮的。也就是说,决定灯亮不亮,并不取决于打开开关这个单一因素。然而幼稚的人却坚信,自己一拉开关,灯就一定会亮。
你的“好心愿”没有得到“好回报”,也如上述开灯的道理一样,可能有着多种多样的原因:如对方并不真正地尊重和佩服你,对方的人格或人品有缺陷,对方对你不感兴趣,你有缺点令其不能接受,对方对你的相助并不看重……等等。这正如你爱某人但对方不一定会爱你一样。
友谊观切不可太狭隘。一对朋友,不管双方的关系多么亲密,但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应各有各的追求、爱好、朋友、生活方式。友谊构成了两人独特的交往与生活空间,但却绝不意味着“两个人就是世界”,否则这种苛求于对方的、对对方形成过度依赖、不利于双方身心发展的友谊期待,必将在现实中屡屡受挫,反而极易葬送彼此之间的友情。
友情是一种内在的使人充实快乐乃至迷醉的力量,能给人带来巨大的美好体验。然而,友情可贵但不可过度依恋,特别是不能形成对某一个朋友的过度依恋,否则将不利于开拓和驾驭自己的人生,局限于狭小的人际交往空间,丧失了人格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