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青少年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社交恐惧、视力下降、心中苦闷无处说、亲子关系紧张、叛逆心理加重五大类问题影响初中生健康,研究所人员要求家长正确引导他们,促使青少年快乐、健康成长。一是“社交恐惧症”。它以焦虑、恐惧、自闭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心理障碍。绝大部分是与父母的不恰当教育有关。父母应从小培养孩子与人和谐交往的意识,学校也应开设必要的心理课程,同时给每个学生平等参与社交活动的机会,让孩子得到锻
谈话人:岳晓东(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任教于香港城市大学)采访者:陈蕴敏(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2001级硕士研究生)偶像崇拜自有合理性陈:在搜狐上键入“F4“,相关网页竟达14万左右,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F4走红的程度,请问您是如何看待现在青少年中存在的这一狂热追星现象的。岳:从心理学来讲,这是青少年过渡期的表现。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特点是从父母、教师的监控、教育和管制之下过渡出一个独立的人格、一个不断学会自
自杀是导致15至19岁青少年死亡的五大原因之一。曾任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所长的精神心理专家王振锋10日在接受采访时认为,青少年自杀可以预防。目前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自杀预防教育极为重要,学校是开展教育的最佳场所。王振锋指出,目前家长期望过高造成的过分管束和对孩子失望而放弃管教,使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或自卑心理,成为青少年自杀的最主要原因。资料显示,青少年自杀案例中60%是抑郁和精神分裂症造成的。尽管疾病是
核心提示近些年,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逐渐增多,但人们对此病仍是“不识庐山真面目”。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表现,在非专科人士的眼里,经常与思想品德、个性问题等相混淆,或误诊为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等疾病。因此,哈医大一院心理科主任安钢辉提醒,青少年出现异常表现时,应引起家长的重视,早期识别,尽早明确诊断,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或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青少年抑郁症这么容易被忽视,如
一、宜泛不宜专青少年中异性同学的广泛交往,对他们自身的学习、思想都有促进和帮助,也有利于情绪的振奋。而异性同学之间长期的专一交往,言谈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这样会由本来正常的同学交往发展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相恋。广泛的异性交往则能避免他们双双陷入早恋的误区。二、宜短不宜长青少年中两个异性同学的交往时间不宜过长。有的同学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形影不离,长此下去,从相聚到相恋就难以避免了。如果在
本报讯前不久,本报报道了一名13岁的初中生因成绩不好,遭到父母训斥后离家出走;一名曾经是牡丹江市十佳少年的17岁女孩,异地就读成绩下降后跳楼身亡。23日,记者从哈市心理卫生中心了解到,由于成长环境、学习压力等原因,目前哈市有近两成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郁闷成口头禅哈市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龙龙是一个聪明伶俐,学习优秀的孩子。可是,近期龙龙的妈妈却发现,郁闷成为龙龙的口头禅。龙龙的妈妈起初并没在意,后来发现
近日,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张侃将在广州讲坛上做题为《压力与身心健康》的演讲。昨日张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转型期的中国,正值心理问题高发期。这位心理学家不认同目前让中小学生过早接触网络的行为,认为小学生根本就不用上网,一旦孩子网络成瘾,对他未来的发展带来的将是一种毁灭性的伤害。“和谐GDP”应成社会导向记者:现代社会,大家普遍感到压力很大。为什么会这样呢?张侃:这个问题可分成两大
据新华社电据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有关专家分析统计,目前陕西省共有抑郁病人72万人,其中近半数为学生。陕西抑郁病人学生人群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其中初中生占16%,高中生占18%,大学生占24%,心理疾病严重困扰着儿童和青少年。据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陶美真女士介绍,因自卑、失恋、受挫等心理因素自杀轻生,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首要原因。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陕西省制定了“学校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
单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单相思,其实单恋很多时候多是一场情感误会,是青少年爱情错觉的产物。他对青少年的恋爱观的形成及其健康成长是有一定影响的,那么应当如何解决青少年的单恋? 青少年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单恋现象比较常见,且较多地出现在性格内向、敏感、富于幻想、自卑感强者身上。首先是自己爱上了对方,于是也希望得到对方的爱,在这种具有弥散作用的心理支配下,就会把对方的亲切和蔼、热情大方当作是爱的表示,并坚信
识别青少年抑郁症青少年感到不高兴是常有的事情,但如果连续不高兴达两个星期或有其他典型的抑郁症症状,那么它就可能患有抑郁住了。儿童中有三十三分之一的人会患有抑郁症,青少年有八分之一,比例远远大于儿童。引起青少年情绪低落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压力过大。在学习,社会生活,性取向,家庭生活中,青少年也会有一种无用感。如果朋友家庭不能帮助青少年改变心理状况时,那么它有可能患了抑郁症。家族有抑郁症是的青少
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近年趋升,但人们对此病仍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笔者曾对62位15-23岁“末诊”于心理专科的患者作过调查,结果显示,患者自身识别率几乎为0,学校、家庭、社会对本病的识别率平均不足1%,一些综合医院的识别率仅为15%左右。青少年抑郁症的种种表现,在非专科人士的眼里,与思想品德,个性问题相混淆,或误诊为脑供血不足、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等疾病。但对专科医生来
人的一生中,随时都会有“逆反”的产生,其中以发生的频率最高。在“性”的问题上也不例外。如家长禁止孩子看与性有关的书刊,偏有人要偷着看;不让关注异性,偏有人要格外留意;不让谈恋爱,偏有人要。 青少年“性逆反”不可能根除。这是因为这一时期少男少女的性意识已开始萌动,他们希望通过自我的努力去探索性的奥秘,所以不肯轻易接受成人的观念。但这一时期,他们对性的自我探索处于模糊状态,种种性的困惑无法解除,而他们
孩子进入异性好感期后,开始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复杂情感。当代青少年闭锁虽仍有存在,但更多的是以情感吸引和实际接触的形式,强烈地表达对异性的向往与爱慕。对待这种冲动的情感,有的青少年来得快去得也快,有的则会陷入无谓的痛苦之中,以致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 一般情况下,青少年的性情感发展总是由幼稚向成熟、由波动向稳定发展。同时,应该看到现代社会文化对青少年性情感发展的诱导和诱惑作用。它一方面丰富了青少年性情
好奇:青少年好奇心强,许多事都想试一试,体验一下。见别人吞云吐雾,悠游自在样,自己也想体验一下“饭后吸支烟,赛过活神仙”的味道。 时髦:认为吸烟是一种时髦,不吸烟就会落伍,只有加入吸烟队伍,才能赶上“时代潮流”。 模仿:青少年模仿强,见影视剧中正面人物在思考问题、拟定作战计划、制定侦破方案时都在抽烟,自己在模仿抽烟时,上使自以为自己也是“英雄人物”。 社交:“烟酒不分家”、“烟酒铺路”的现象影响着
美国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如果父母早上床睡觉,他们正处在的孩子较其他晚上床的青少年相比患抑郁症或者产生想法的几率更低。 研究发现,如果父母在午夜的时候上床睡觉或者更晚,他们的孩子较晚上10点或者更早上床睡觉的同辈相比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提高24%,产生想法的可能性则提高20%。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表明充足睡眠可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些保护,使其免受抑郁症侵袭同时减少倾向。研究显示,与每晚睡眠时间达到8小时的青少
的男女孩子总是对性充满好奇,却又由于对认识不多,面对性时充满疑惑。其中一个常困扰他们的问题是对倾性向的疑虑:我是同性恋者吗? 同性相吸? 许多在中学时期的男女学生,或许都曾怀疑过自己的性倾向,尤其是全男校或全女校的学生,因为他们所认识的同学都是同性,接触异性的机会较少。在与同性相处时有亲昵的行为,例如拖手、拥抱等,或对同性性器官产生好奇、对自己的同学产生好感,甚至对同性有性幻想等。这些同性之间的
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社会环境,是青少年保持健康的重要条件。 但身处于同一环境里的人,健康的状况却不尽相同。目前对青少年健康尚无统一公认的标准。综合多数学家和医学家的观点来看,青少年健康起码应具有如下标准: 身体健康,智力正常。身体健康、智力正常是衡量健康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条件。 人格完整,意识良好。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热爱生活,兴趣爱好广泛,具有良好的
很多人有自己心中的偶像,青少年尤其如此。在偶像身上,寄托着青少年对人生的梦想和对完美境界的欣赏与向往。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少年需要英雄作偶像,来引领他们的人生之路,成为他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人们崇拜解放军,董存瑞、邱少云等成为英雄;六七十年代,王进喜、雷锋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被称颂一时。这些英雄人物,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中的
新华网重庆10月7日专电(记者刘卫宏)重庆市卫生局日前发布的全市青少年健康状况表明,8岁至18岁青少年突出存在四个方面的健康问题,包括考试焦虑、人际关系紧张、闭锁、自我调控能力弱等。 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全市中小学校进行的这项调查表明,青少年健康问题发生率明显呈现随年龄增长而递增的特点。从年龄结构上看,小学生表现为学习困难、情绪波动等方面,行动上有孤僻、任性的倾向;初中生表现为考试焦虑、问题
近日有一则新闻报道说:某校高中生因学校伙食较差而罢课……由此也惊动了上级教育部门、新闻媒体,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争议。如今的青少年,并不满足于仅仅“吃饱”,而还有许多精神的需求。这往往是令成人难于接受也难以理解的。尤其是那些在上世纪60年代,经历过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的长辈们:喝过“野菜汤”,吃过“双蒸饭”,患过“浮肿病”,买过“高价粮”……如今的孩子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呵!然而,青少年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