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初,精神分析学说就流传到了中国:在弗洛伊德的文献中,甚至有他给章士钊的复信。不过,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精神分析疗法始终没有在中国盛行开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肖泽萍教授对记者说,精神分析在中国能否成为一种主流的心理治疗方法,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观念导向、经济实力、治疗师队伍建设等。这样看来,精神分析至今未能在中国盛行的原因,似乎不难理解。精神分析在中国能否成为主流,争议不小。精神
历史研究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对人物心理的探讨与理解。因为任何行为都受到某种思想或动机的影响,只要是试图弄清事物的前因后果,即使是最单纯的历史记录,也必然涉及人的心理,因而,从根本上说,“历史事实也就是心理事实”(注:[美]彼得?洛温伯格:《心理史学》,载M?坎曼编《往事在目:美国当代历史著作》,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410页。)。但由于缺乏系统有力的心理学理论作指导,甚至那些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所进
原作MaryKlages译注秦伟一、引言:理论背景弗洛伊德在无意识与意识(或者它我与自我[ego])之间做了绝然的划分,从而其所引入的人类自我的概念、亦即所谓主体的概念是一个被彻底地剖分为、分裂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领域的概念。而另一方面,西方人文主义者关于自我或者个人性(personhood)的人所熟知的概念是由意识水平上的活动所界定的,这包括理性、自由意志和自我反思等等。然而对于弗洛伊德、对于大多数的精神分析学家而言,
荣格C.G.(CarlGustavJhnc1875、1961)瑞士精神病学家。1875年7月26日生于图尔高州,1961年6月6日率于苏黎世。1895年人巴塞尔大学学习,1900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02年获苏黎世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5年任苏黎世大学精神病学师,后退职,自己开业。S.弗洛伊德的《梦的释义》于1900年出版后,荣格读了很感兴趣,1906年与弗洛伊德通信,1907年去维也纳会晤弗洛伊德,参加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运动。他受到弗洛伊德的重视,被考
摘要本文分析了科赫特的自身学同传统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指出自身学对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及其动力的解释,所采用的精神分析研究和治疗的方法都不同于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它不但能够解释传统精神分析所不能解释的自身障碍,而且能够涵盖、解释传统精神分析理论能够解释的现象,是一个精神分析的新范式。 关键词精神分析自身学新范式 精神分析的自身学(psychoanalyticselfpsychology)是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海因兹·科赫特(HeinzK
有许多关于精神分析的错误看法正在传开。你可能在想,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错误的。不是每个人都要将自己沉浸于精神分析的旅程,以让自己更深地了解自己,或者因为精神分析带来的显著的行为转变和改善的生活品质。有些人需要更即时、快捷的解决方法,例如服用药物来稳定心情、减轻压力,或短期的实用策略来处理生活。但是,如果你已经尝试了其他的疗法,终于考虑通过精神分析探索你的无意识的境界,以下是10个你可能已经在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