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心理学家对大批父母的调查,发现八种典型的行为易导致失败的父母: 一、没有原则。没有原则的父母,最终会被子女控制住。曾有位母亲一旦听到孩子说“我不上学了”,立刻投降,答应孩子的任何要求。这位母亲最终陷入绝望的境地。 二、过度保护。父母保护得越多,孩子越无能。尼采说过,最大的善往往包含最大的恶。 三、唠叨、说教、啰嗦、嚷嚷。这样的父母通常是低智商的父母,因为不会说些有用的话,因此,只会重复些无用的
“我们之间好久没说过一句话。”“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他却不领情。”昨日下午2时至4时,“家长热线”铃声不断,多位父母因难与孩子沟通忧心忡忡。 本周四,晨报教育新闻刊发《爸爸,我们之间有10.3个代沟》,讲述了一位叛逆少年与父母QQ聊天,诉说对父母的诸多意见,该文在读者中引发强烈反响。多位父母当日来电,反映与孩子的深度隔阂,表示面对横亘在自己与孩子间的这条代沟束手无策。 昨日下午2时至4时,由晨报与市教
“真是胡闹,他还是个学生,婚姻大事怎么能这样恶搞?”日前,延吉市民郝先生在自家电脑里看到了一张结婚证,上面赫然印着自己16岁的儿子和一陌生小女孩的照片。面对父母的责问,儿子郝晓飞(化名)坦然地说,这是网络正流行的“网络结婚证”。 学生感到流行、新鲜 晓飞现在延吉某学校读高一,他这两天正在为自己2月22日的“网婚”3个月纪念日做准备。据他介绍,大约半年前,他在网上认识了一个网名叫“红番茄”的女孩子,两人在网
孩子面前,家长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这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三年级的小学生刘刚经常与同学闹矛盾,性格暴躁,稍不如意就大叫大嚷,拍桌子,摔书本,不愿与同学交往。最明显的一次是上美术课,他忘记带美术材料,就一个人做数学作业。美术老师批评,他不但不认错、还大叫大嚷,扰乱课堂秩序。刘刚的母亲吕女士没办法找到心理老师分析,原来这与他们常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消极的态度有关系。 “隔离式”教育影响孩子交往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很多考生的心理压力非但没有消失,却不同程度地产生了突发性心理冲突和生理紊乱现象。为此,专家提醒广大家长。 师大附中的小张同学考后感觉考得不理想,妈妈知道后,虽然没有大声斥责,但几天来总是唉声叹气、愁眉不展,弄得本来就难受的小张心情更是跌到了低谷,觉得对不起辛苦操劳的母亲。 与小张恰恰相反,高考结束了,石家庄十五中的小王同学显得很兴奋,从外面租来了成堆的影碟,没日没夜地看,渴
眼下孩子的高考复习空前紧张,很多家长心急火燎,干着急帮不上忙。同样作为考生家长,我认为这个忙还是可以一帮的。在这里我愿把自己的一些做法和家长们做一交流,或许对大家有些启发。 一、当好智囊,为孩子提供复习策略和方法 高考对于孩子是第一次,身处这座“庐山”中,孩子走一程看一程,不舍昼夜,他未必能看得清此山真面目,甚至会在山重水复中迷路。这个时候家长如能给孩子当一向导,那该是对孩子多大的帮助啊,有哪一
紧张的高考结束了,身心疲惫的家长和考生们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但是,从高考结束后一周的情况看,有的考生有放松过头的苗头:纵情吃喝甚至酗酒者有之,不管白天黑夜在网吧奋战者有之。有的考生因为考得不理想,情绪抑郁甚至出现过激行为,还有的考生因为突然结束紧张的复习备考生活,一时难以适应甚至无所适从,凡此种种,有专家称之为“考后综合征”。从考试结束到发布录取通知书的一段时间,是“考后综合征”的高发期。医生提
每当高考来临,不仅是学生如临大敌,家长们个个也都在“浴血奋战”,尤其是高考的前几天,更是有不少家长索性请假回家,24小时陪护在孩子身边,期望着能最后再帮孩子点什么。实际上,在这个时候,家长不妨与孩子拉远距离,但也决不是袖手旁观。 内心再火热,也要学做暖水瓶 很多家长在高考前比孩子都紧张:当孩子在家时,连大气都不敢出,走路蹑手蹑脚;为了让孩子能补充营养,天天开小灶,四处找补脑秘方…… 这些做法都是可以
眼下,期末考试临近,作为家长,无不期待儿女能考出好成绩。但当这样的期望转化成言行时,家长一点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少唠叨、多鼓励,帮助孩子排除不必要的干扰,扮演好营养师、参谋员、心理辅导员三大角色。 首先,要多“听”少“说” 在冲刺阶段,孩子能否积极备考,重要一点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家长先要自己减压,不要对孩子表示过度关心和唠叨,更不要过于注重孩子成绩排名,因为这时候孩子普遍会感到紧张和焦虑,关心过
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过早建立恋爱关系。生活木能自立,而又比法定结婚年龄小许多的青少年过早恋爱的行为。这是一个尚有争议的概念。中国大多数教育工作者认为,中小学生中出现恋爱是不符合其年龄特征的过早行为,应该加以制止。 早恋行为的特点可概括为:渴望性、单纯性、差异性和不稳定性四个方面。由于青少年常常盲目地模仿成人的恋爱,而不能分清友谊与爱情的本质区别,所以,大多数中学生认为“早恋无害”,只是寄托一种感情
高考逼近,然而一些考前焦虑的心理问题绝大部分都是出在家长身上,要想解放孩子,必须先解放家长,家长能够成功减压,孩子的压力自然就没有了,因为孩子的压力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家长。 一、家长适度关注 家长的行为及情绪表现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心理变化,因此,家长应营造一个适合于考生学习习惯的家庭备考氛围,以乐观的态度积极与考生进行有效沟通,尊重考生的意愿,多激励、赞美和肯定考生,增强考生的自信心,并允许考生面
在座谈会现场,有不少家长都表现出了焦躁不安的情绪,他们非常渴望能够从专家那里了解到一些在最后冲刺阶段该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心态的好办法。专家建议,考生家长应该在最后冲刺阶段做好下面十件事情。 一、家长情绪力求稳定 在高考前,特别是孩子在家备考期间,家长要摆脱各种外界的干扰,经常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这对孩子能以稳定的情绪、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考试是很有意义的。高考前,家长也会对高考的各种动态有所反应,但是
高考即将到来,家长的心态、家长的情绪、家长的信心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考生的心态,从而影响考生的发挥。这时建议家长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是: 一要情绪稳定。家长情绪稳定通过感染、暗示等心理机制,有助于考生情绪稳定。家长情绪不稳定,心情紧张,不利于考生良好的心态的建立。 二要情绪愉快。家长对考生考试充满信心,情绪饱和,家庭气氛好,都会对考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强化考生的信心。 三要告诉考生
随着高考临近,不少考生家长比孩子还紧张,患上了“考前焦虑综合征”。记者近日从一些心理咨询中心了解到,由于不少考生父母把全部重心都放在了孩子的考试上,出现了焦虑烦躁、寝食难安等症状。专家支招,接受孩子的学习状况,降低对孩子的期望。 虽然张先生的儿子就读于重点中学,成绩也并不算差,可是由于从小贪玩,因此动不动就看电视。由于觉得孩子备考不专心,因此他决定管住孩子,把他时刻放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送
如果你的家有个高考生,这两天势必要忙活,可也别瞎忙活,以防给考生“添乱”。 一、多征求孩子的意见 作为家长,有的从安全角度考虑,想接送孩子去考场。接送吧,担心孩子不高兴,不接送吧,自己又坐卧不安,放心不了。这时还是听听孩子的意见,孩子让你接送,你就欣然前往;孩子说不用,但你又不放心安全什么的,你可以在后面跟着、旁边等着,但最好不要让孩子觉察出来,以免影响到孩子的情绪。 二、做好后勤少提考试 考试是孩
专家提醒大家,家长对中高考应抱着“平常心”,这样才能使孩子以正常状态备考。 客观分析准确定位优化情绪放松心情 心理专家建议: 考生首先要自我比较,根据自己历次考试的情况,确定自己的真实水平;其次要对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确定目前自己在所有考生中的位置。这样,可以做到既不盲目乐观,也不妄自菲薄。 考生考前会遇到很多压力和挫折,情绪出现波动是正常的,但考生要及时调整,尽量使自己处于心平气和、情绪饱满的状态
由于激素作用,如今的孩子“熟”得越来越早,“小大人”们日趋增多,而早熟带来的危害也日益引起家长们的关注。日前,记者从温州市儿童生长发育中心了解到,为“阻止”孩子猛长的势头,一些家长竟不惜花上万元的治疗费用,为子女的身体增长“降温”。 温州市儿童生长发育中心的杨医生介绍,到他们这里就诊的“小大人”平均每月近300位。据介绍,由于过早发育会使孩子的骨骺提前闭合,导致孩子的身材较同龄人高大,但是成年后往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调查显示,北京32%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心理教师王培认为,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请家长帮孩子度过4道心理坎儿,别让孩子被绊着。 第一道亲子关系紧张 案例:17岁的小枫今年上高二。很长时间以来,他放学回家就钻进自己的房间,插上房门不理爸妈。吃饭时,也是单独吃。不到万不得已,他甚至不与爸妈说话,但小枫在学校与同学、老师却有说有笑。小枫的爸妈也弄不清是为什么。 青春期的孩子与
小红一早起床就说:“我今天一点也不想去幼儿园了。和最好的朋友小丽吵架之后,她就再也不理我了,这让我好难过”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生活领域逐渐由家庭扩展到幼儿园、学校,遭遇到的情绪问题也愈趋复杂。 “小红一点胃口也没有;小红心里很不安;小红紧张到肚子疼;小红好想哭”,而这一切只为了“和好朋友吵架了”。对于身经百战却已然忘却童年经验的大人们来说,这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小小挫折,对孩子而言,却是真真实实
根据调查显示,近2/3儿童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在接受调查的498名大学生中,54%的人承认自己在中小学阶段经历过家长的体罚;高达被体罚总数的71 38%。体罚的形式以父母手打脚踹为最多,占到88%,借助工具,如棍棒、皮带、衣架等实施暴力的占1 6%。从体罚的种类看,辱骂占25 28%,罚跪占16 36%,罚站占13 38%,被父母逐出家门的占4 09%。学家指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滥用打骂教育会给孩子们造成诸多问题。 家长不正确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