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心理主要包括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两个方面。在具体的咨询诊断过程中,其中对于强迫思维的诊断,很容易出现误诊和混淆。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就意味着我们会把注意力和咨询方向,放到一些“常态”的问题上,这样的话,咨询不仅不会产生任何的效果,反而会加大强迫心理的对抗强度。因为对于“常态”问题的拒绝和抵制,正是强迫心理冲突双方其中一方的典型特征。因此为了避免产生这样的错误,想就“如何识别强迫心理现象,而又不被另一个‘常态’问题给掩盖”这个话题,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强迫心理最典型的特征是它的冲突性和对抗性,即不想这样,但就是控制不住的想要这样。显然在其中有一个具体的前因对象,而正是这个对象的存在,让我们很容易忽视真正使我们痛苦的问题,即强迫心理。
案例一、由抑郁引起的强迫心理
来访者的自述要点:
“我在读大四,现在的情况是一进实验室就感觉很压抑,很难受,特别想早点离开实验室。还有就是从今年的一月份左右吧我就特别自责,不知道什么原因。特别想自己伤害自己。如果当烦恼来的时候吧,不伤害自己心里就很难受,难受的不行,感觉就是憋的不行”
“其实我心里也想,自己折磨自己也不是回事吧,也怕别人看见说我心里有毛病,但是我要是不伤害自己我就根本没法静下心来,什么也干不了。如果要是强行控制的话,那么整体就感觉浑身不自在”
“但是到了实验室的时候吧,当学不进去的时候就很着急,一着急然后一些杂七杂八的念头就充斥着头脑中了,然后就很恼怒焦躁,非得发泄了才能集中精力做事情啊”
“高中的时候吧,因为上的是省里最好的高中,各方面都差同学很多,老是感觉自己自卑,但是我初中的时候从来都是数一数二的,心里就接受不了自己不如别人的事实,就努力学习,但是那时候也不懂得找学习的窍门,就是要求自己努力再努力,强迫自己每天几乎不吃不睡去学习,但是成绩一直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老是有一种挫败和被压制感”
“发展到后来大学里,就总是和自己的以前的好状态比较,到后来其实大学也比较爱玩啊,有的时候玩的时间稍微多点,过后自己就非常自责,总是出现自己都这么笨了还贪玩等想法。”
诊断分析:
此案例有很明显的抑郁情绪和抗争心理。就抑郁情况而言,这些都是出自来访者,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包括想要摆脱自卑愿望的结果。因此尽管自己的压抑心理已经有好多年了,尽管心中感觉很不舒服,但他依然坚持以往的行为方式,因为这是一条承载着自己的要求、梦想和希望的路,是出于对自我的一种完整体现。所以明知自己心中很压抑很沉,但是他又不可能不去面对和接受这些个压抑,显然这不是他来求助的原因。真正让来访者求助的,是那股无法控制的对撞和焦躁心理,也就是那个强迫心理。
强迫心理的形成,意味着存在两股相当能量的抗衡。在这个案例中,抑郁心理的确是存在的,这不仅是事实,也可以讲,它就是展现自我欲望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只是单就这一个现象并不足以形成强迫心理,问题是现在有另外一股也是来自自我的能量,在那里对抗和拒绝那个体现自我的愿望,因此构成了一个冲突环,这一点才是强迫心理形成的关键。
一个人可能很卑贱、破落,但是只要他还有一点点的心力,那一定是来自我们内心那个自己为自己做主的意识;那个自由选择掌控的意识。这是一股维护自我免遭威胁的内心力量,这股力量同体现自我的欲望是一样的强。
在此案例中,就是因为,一定、必须要充分的去体现自我的这一愿望,在压抑心理的牵引下,与自我的掌控意识,或者称为自我的自由选择意识,形成了一种对抗态势,导致自己跟自己叫起真来了,因此而表现出强迫现象和冲突的身心体验。
基于以上的分析,所以一旦我们把咨询的要点,放到了抑郁心理方面,就是那些个“常态”问题上,也就相当于加大了其中一方的力度,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适得其反。下面也是个容易出错的案例。
案例二、由自尊引起的强迫
来访者自述要点:
“我因为一次失眠(我高三了,住校。当时是期末考试,失眠两天,第一天是由于邻床烦舍友打呼噜,咂床时把我振醒,我就和他一块失眠了。第二天晚上因为担心可别失眠了,就失眠了),对睡觉看的不那么自然了,对它很在意,但并不是担心失眠带来的影响,或是高考的压力所至,而且开学后我也没失过眠,而且睡眠质量很好,但就是把睡觉看的不像吃喝拉撒那样自然了,这让我很痛苦,整天无心学习,无法正常融入生活,时刻受它折磨,一想起来我怎么会在意睡觉这种事的时候,就会坐立不安,找不到原有的学习信心与热情,好痛苦。又觉得不能像以前那样,即使失眠也根本不会在乎它,想着以后就这样在意睡眠就倍感恐惧,我好痛苦。自己根本就不应该这样的。太折磨我了。”
诊断分析:
此案例涉及到的失眠问题、“为什么我会这么在意睡觉这么自然的事情呢?”的念头、以及后来对这个现象(想着以后就这样在意睡眠问题)的恐惧感,都不是引起这个心理现象的原因。在以后的咨询中得知,这个同学非常倔强和自尊,生活中很难接受他人的不同意见和想法,但是在这里他不得不面对自身的另一股力量,就是对这个“我要、我能解决这个疑问的”的疑问,这才是这个案例问题的焦点。这个案例是在为什么的疑问牵引下,把思维涉及到的正反两面,于无声处将它们串联到了一起,产生了强迫心理。
总之强迫心理在形成过程中,通常都是由一些“常态”的心理问题引发的,但是来访者内心的痛苦体验,却远不是那些“常态”问题带来的。像:错误的认知、性观念紊乱(假性同性恋)、对初恋或者是以往情感的思念、处女膜情结、对某些现象的恐惧、非器质性失眠等等,都很容易引发并且掩盖其强迫心理反应,正是在这样的时候,特别是心理咨询师,能否对这些个问题给予关注,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