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中国的家庭教育尚处于“茹毛饮血”的史前状态。
啃老族是一个社会现象,它折射的是深层次的家庭社会心理问题。啃老族滋生的土壤是母爱过剩。笔者以为,有必要澄清多年来对母爱的糊涂认识,以正视听。母爱是一种无条件的爱。在这一点上,人与动物是相通的。换句话说,不管孩子是缺胳膊断腿还是痴傻,只要是自己的孩子,她都会爱。正因为这种“无条件”的保护,弱小的孩子得以长大,动物世界生生不息。也正因为无条件的爱,让孩子在成长中充满了安全感,奠定了容忍、宽容、忍耐等心理品质。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无条件”的弊病就显现出来了——因为无须争取,无须努力,爱都会降临到她或他的头上,于是,孩子自我的发展甚至生存能力都在“无条件”的遮蔽下丧失了。从深层来说,孩子无须付出就能得到爱,只有蜗居在家里才有安全感,自然不敢也不愿意走向社会,懦弱、恐惧、不负责任不敢担当的啃老族产生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无条件的母爱实在算不上什么伟大,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老母鸡也会做的事”。
那么,什么样的母爱才称得起伟大的母爱呢?那就是承受分离的爱,母亲必须承认孩子是独立于自己以外的个体,给孩子创造独立成长的空间,发展个性,为孩子的社会化奠定充分的基础。很遗憾,具备这种承受分离能力的母亲现在是越来越少了。以往,我们可以凭借多子女以及较为贫困的物质条件来达到“分离”的效果。但今天,已经被独生子女时代替代,在“爱不够”的舆论环境下,啃老族就成了一道社会风景。
另外,长期忽视父爱也是啃老族产生的重要因素。父爱是一种有条件的爱。即孩子必须按照规范去做,我才爱,否则爱就收回。正因为这种“有条件”,成长中的孩子才具有社会性,奉献、责任、认真、勇于付出、感恩等心理品质的形成都与这种有条件的爱密切相关。在家庭中,一般来说,父爱是由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父亲来实施的。但是,现在不仅是父亲淡出家庭教育,而且有的父亲给的还是“母鸡式的爱”。比如,某理财专家说:因为当年我贫困我没有,今天就要尽量地满足孩子,别人有的他一定要有(这是一种代偿,不是爱孩子是爱自己)。
可以这样说,啃老族的出现提示我们:我们的家庭教育已经走入了一个母爱残缺,父爱缺失的时代。而改变一个民族的教育模式不能指望一个早晨就能完成。笔者就此斗胆提点补救措施:
一是舆论导向要先行。不要一提母爱就是伟大的母爱。要区分母鸡式的爱和伟大的母爱。至少让母亲懂得一点:她的“无私”不那么伟大,甚至有时很有害。
二是中国的教育到了强化父爱的时候了。笔者认为,“急用先学”,不妨用一些替代的方法,弥补父爱的缺失。记得二十多年前看过日本的一本小册子,书中介绍得很详细——1-6岁的孩子在每一个年龄段应该达到的行为水平,比如,何时知道自己上楼梯;煮鸡蛋何时知道磕皮吃等等。我以为可以出一些这样的书,很具操作性,简单易行,规范家庭教育。
三是对于已经形成的啃老族,“强制断乳”是治疗之法。如何不再形成新的啃老族,是今天更应该考虑的问题。虽然,父母对于“啃老”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作为一个大国的教育,应该在养小和养老两个制度层面上进行考虑,这是一个更大的话题,是一个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