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学生穿着打扮“中性化”十分流行。“在学校里,不仔细看根本分不清是男孩还是女孩。许多女生梳着超短发,穿着宽松肥大的运动休闲服,打扮得像男孩一样。而男孩的头发则是不长不短,穿戴‘色彩’也很丰富,看上去真是‘没性别’。”一位初中老师无奈地说。
“中性化”是时尚的产物
“李宇春的形象多有个性,我和同学都喜欢像李宇春那样青春洒脱的形象。”初中二年级的小艾虽然是个女生,但却短短的头发,肥大的体恤,泛白的牛仔裤,言谈举止都大大咧咧的,身上根本没有女孩子的“影子”。她告诉记者,自己好几年没梳过长发,没穿过裙子了。在她的班级里,像她这样的“假小子”有不少,她们的性格都非常直爽、开朗。相比之下,班级里有些男学生则性格柔弱,缺少阳刚之气。
采访中,一位中学生的家长无奈地对记者说,一次带自己的女儿外出,中途女儿去卫生间,由于装扮过于男性化竟然让看门人误以为是男孩被赶了出来。如今,孩子们把中性打扮当成一种时尚、潮流,盲目追捧,导致部分孩子的性别差异日趋模糊,让当父母的忧心忡忡。
对此,从事多年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全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田雅娥解释,其实,现在处于的孩子都很“爱美”。可是,他们往往不懂得如何把握审美观的方向,容易出现偏差。在一些孩子眼里,流行就是美。于是,不管是否符合自己身份、年龄,就盲目效仿、跟风。
孩子需要性别教育
市中心医院科主任李艳苓介绍,近年来,逐渐开始有同性吸引倾向的患者前来咨询治疗,基本都是青少年,男生和女生都有。这些患者刚走进诊室时,仅从外表很难分清其性别,因为他们的声音、举止和穿着都很“中性化”。
究其根本原因,家庭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李主任曾接待过一个18岁的男孩,言谈举止中,可以感觉到他很向往成为一名女性,原因是他是家族的“独苗”,从小在亲属们无微不至的呵护下成长。家里的姑姑是个“女强人”,是整个家庭的核心,父母也总是提醒他向姑姑“看齐”。“要是能成为像姑姑一样成功的女性就好了。”他对自己的理想如此定位,但隐约又感觉到不妥,压力越来越大,性格也越来越内向,不得不找医生治疗。
田雅娥老师向记者介绍,“中性化”也不一定是坏事,但“中性化”一定要综合男性和女性的优点,而不是男人女性化和女人男性化。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基础上,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势。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该尽量多陪伴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从生理和上正确引导孩子,防止孩子在成长中的“性格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