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长心理 > 成长物语 > 读大学到底为了追求什么

读大学到底为了追求什么

来源:互联网   
人气:

●无论是就业、创业,还是技术创新,竞争力来源于人的活力,大学生应该对学习内容与安排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高等教育既要培养专门人才,又要广泛对青年和成年人开放,培养各类通用实务人才 ●学生围着学历文凭转,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就难以成为择业和创业的主体,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待业或下岗不足为奇。用人单位单凭学历录用,不能真正选贤与能,就难以避免冗员和庸员,这样的单位在市场竞争中陷入困境也不足为怪 ●高

  ●无论是就业、创业,还是技术创新,竞争力来源于人的活力,大学生应该对学习内容与安排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高等教育既要培养专门人才,又要广泛对青年和成年人开放,培养各类通用实务人才

  ●学生围着学历文凭转,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就难以成为择业和创业的主体,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待业或下岗不足为奇。用人单位单凭学历录用,不能真正选贤与能,就难以避免冗员和庸员,这样的单位在市场竞争中陷入困境也不足为怪

  ●高等教育应该从学历文凭教育转变为学位课程教育,从一考定终身并一次学完的学习制度转变为专科与本科学分相通的终身可及的学习制度,面向大众的高等教育应该从以专科教育为主转变为以重视基础课程和通用技能的素质教育为主  

  “读大学为了拿学历文凭”,是习以为常的答案。这个计划色彩的观念有什么消极作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过去读大学的人少,毕业后都是国家干部。只要通过了由政府组织的入学考试,进入国家计划内按照统一课程安排学习,不论在哪个学校,不管是怎么学出来的,拿到“学历文凭”就有了国家干部的资格证书,可以走遍天下。入学考试不仅决定上哪个学校,还决定了学习的终点,常常要一生戴着“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的帽子。没有学完就叫“肄业”,视同废品。近年来读大学的人多了,专科学历难找工作,招聘都要高学历,于是就“专升本”,甚至千军万马考研究生。学什么内容似乎并不重要,研究课题也不必是志向所在;不能发现问题,只会收集现成“结论”;不是追求日新月异的科学和文化,而是追求学历文凭。读书人又在演绎一部新的《儒林外史》,发人深省。

  我们去看看别人。在美国,1999年有1479万人注册读大学学位课程,其中40%在两年制学院,40%是25岁以上,当年获得学士学位的不到124万人,获副学士学位(Associate Degree)的仅56万人。折算起来,以读学位为目标的占三分之一,而三分之二只读学位课程。有人说这是高淘汰率,其实不然。高等教育以读学位课程学分为单元,比以“学历文凭”为单元,具有更强的组合性、可扩展性和对职业的适应性。

  无论是就业、创业,还是技术创新,竞争力来源于人的活力,大学生应该对学习内容与安排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高等教育既要培养专门人才,又要广泛对青年和成年人开放,培养各类通用实务人才。

  专门人才包括科研创新人才,医生律师等专业人才,技师等职业技术人才等,其社会需求总量与劳动力总量比较相当有限,而教育成本较高,改行适应性差。为了提高效率,防止个人和社会的不良投资,专门人才的培养要特别注意供需对应,尽量做到专业对口。实际上,社会上大量需要的是通用实务人才,毕业后从较低起点做事,经过多次变动,逐渐找到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中,每个人的机遇难以预计。例如在农业产业化的链条上,许多新的环节学校里并没有相应的“专业”,需要具备知识根基的人自己去闯。各类通用实务人才首先要学好大学的基础课程和通用技能,也要学习某些实务知识和职业技能。知识面较宽的基础课教育、强调实践能力的综合技能教育(如外语和信息技术)、短学制的学分教育和可扩展的终身教育是这类教育的特点,与培养专门人才相比,可以称为高等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更容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和具体就业目标,应当成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主要方向。它也为创新人才、专业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打下宽广基础。专业知识固然很重要,但对许多人来说,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基础课知识在他们一生中发挥的作用更大。大学课程也不需要一口气学完,求学和求职可以交叉,工作变动再修几门课。不是由学校规定课程,而是个人根据求职和求知的需要选修学分。高中推行学分制,有能力的可选修一些大学基础课,这是各国通行的做法。学校之间的学分认可则是各个学校学术委员会的自主事务。

  学位制度实行了20多年,但学校里以学生为主体的弹性学分制还并不健全,仍不如学历制度管用。统一编制的课程计划尽管已经不能适应毕业后的需要,但学校和用人单位对其“质量”更为放心。学生围着学历文凭转,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就难以成为择业和创业的主体,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待业或下岗不足为奇。用人单位单凭学历录用,不能真正选贤与能,就难以避免冗员和庸员,这样的单位在市场竞争中陷入困境也不足为怪。学历制度早已完成了历史使命,作为计划体制在教育制度和用人制度中的顽固堡垒,实在应该废除了。高等教育应该从学历文凭教育转变为学位课程教育,从一考定终身并一次学完的学习制度转变为专科与本科学分相通的终身可及的学习制度,面向大众的高等教育应该从以专科教育为主转变为以重视基础课程和通用技能的素质教育为主。实现这些转变,教育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焕发出勃勃生机。

  有的年轻人把读大学作为脱离“社会底层”的阶梯,这种要求看起来合情合理。但是,学历制度产生过度的“等第”扭曲,一些地方“人才辈出,江山依旧”,基层干部队伍持续膨胀,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废除学历制度,实行学位制度,学生自主地以课程学分为单元终身学习,而学位课程相对标准化,教材随时更新,跟上科技和社会进步,使教育成为人本身现代化的途径,这已经是当务之急。

  青年人读大学,首先要追求真理,探索创新。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了解科学技术前沿和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趋势。其次要谋生自立,脚踏实地。求学时参与实践、打工挣钱,求职时恰当定位、勇于创业,求学和求职相结合。还要与人交往,沟通交流。只有把个人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社会化,才能掌握必然规律,自由地全面发展。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什么是幸福感七种心理偷

什么是幸福感?答: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也许每个人对幸福感的...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