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师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大师杜威,成为杜威的即门弟子。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如何养成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其教育思想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 陶行知先生在总结前人经验和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他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一文中写道:从福禄倍尔发明幼儿园以来,世人渐渐的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蒙台梭利毕生研究幼儿教育以来,世人渐渐觉得幼稚园之效力;从小学校注意比较家庭送来的与幼稚园升来的学生性质,世人乃渐渐觉得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不可不乘早给他建立得稳。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顾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末,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 习惯要在生活中培养 陶行知先生在改造中国教育的实践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主张各种知识和技能学习最好在生活中进行,习惯培养更应该如此。他在《生活教育》一文中写道: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 他又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指出,什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我们此地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以前有人说,礼(即行为习惯)是养成的,那是与生活即教育相通的。 在实践中养成习惯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非常重视在做中学。因此,他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在实践中养成习惯。他在《教育的新生》一文中写道:我们所提出的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养成每天反省的习惯 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的时候,要求全校的学生养成每天反省的习惯。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做到每天四问,即: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和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在这当中,应该做到五个字。第一个字是一,专一的一。第二个字是集,收集的集。第三个字是钻字。第四个字是剖字,解剖的剖。第五个是韧字。 培养儿童创造的习惯 在养成儿童的各种好习惯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陶行知先生认为是培养儿童创造的习惯。他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 对此,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和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观念呢?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者应该把自己摆在儿童的队伍里,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认识小孩子有力量;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小孩子的头脑,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但中国一般习惯是不许多说话,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时间;我个人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的存在,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 怎样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呢?陶行知先生认为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事情。一就是需要有充分的营养。小孩的体力与都需要适当的营养。二就是需要建立最基础的良好习惯,以解放儿童高层次的潜能,这样才能从事于高级的思虑追求,以至于发明创造。三就是需要因材施教。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儿童,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的肥料、水分、阳光,并除去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儿童的创造潜能就会逐渐枯萎。 附: 陶行知简介:(1891~1946),原名文浚,后改名知行、行知。安徽歙县人,近现代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杰出的教育思想家。早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留学美国,在伊利诺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又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获都市学务总监资格文凭。回国后,即以毕生精力投身于对旧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从20世纪20年代起,他抱着救国救民之心,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运动,是为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