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酬是一门社交艺术,只有善用心思的人,才能达到联络感情的目的。卡耐基为我们讲了一个浅显易懂的例子:
一位同事生日,有人提议大家去庆贺,你也乐意前行,可是去了以后发现,这么多的人,偏偏来为他贺岁,他们为什么不在你生日的时候也来热闹一番?这就是问题的所在,这说明你的应酬还不到家,你的人际关系还有欠佳的地方。要扭转这种内心的失落,你不妨积极主动一些,多找一些借口,在应酬中学会应酬。
比如,你新领到一笔奖金,又适逢生日,你可以采取积极的策略,向你所在部门的同事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想请大家吃顿晚饭。敬请光临,记住了,别带礼物。”在这种情形下,不管同事们过去和你的关系如何,这一次都会乐意去捧场的,你也一定会给他们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
重视应酬,一定要入乡随俗。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中,升职者有爱请同事的习惯,你一定不要破例,你不请,就会落下一个“小气”的名声。如果人家都没有请过,而你却独开先例,同事们会以为你太招摇。所以,要按约定俗成的规定来办。
重视应酬,还有一个别人邀请,你去与不去的问题。人家发出了邀请,不答应是不妥的,可是答应以后,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对于深交的同事,有求必应,关系密切,无论何种场面,都能应酬自如。
浅交之人,去也只是应酬,礼尚往来,最好反过来再请别人,从而把关系推向深入。
能去的尽量去,不能去的就千万不能勉强。比如,同事间的送旧迎新,由于工作的调动,要分离了,可以去送行;来新人了可以去欢迎。欢送老同事,数年来工作中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去一下合情合理;欢迎新同事就大可不必去凑这个热闹,来日方长,还愁没有见面的机会吗?
重视应酬,不能不送礼,同事之间的礼尚往来,是建立感情、加深关系的物质纽带。应酬需把握一些必要的技巧:
1.对于话题的内容应有专门的知识——当你和对方谈到某一件事时,你必须对此有所认识,否则说起来便缺乏吸引力,不能使对方感兴趣。
2.充分明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理——有许多事即使做法不同,但道理是永不能改变的,这种“永不能改变”的道理,自己要常常放在心里。
3.要培养忍耐力——切忌凡事小器。经验证明,小器常使自己吃亏。
4.能够利用语气来表达你自己的愿望——不要使人捉摸不定,有些人以为态度模棱两可是一种技巧,其实是相当拙劣的。真正懂得运用应酬技术的人,都会让本身的立场迅速公开。
5.常常保持中立、保持客观——按照经验,一个态度中立的人,常常可以争取更多的朋友。甚至对于你的“死党”,你也不必口口声声去对他表明,只要事实上是“死党”就行。
6.对事物要有衡量种种价值的尺度,不要一味地坚持某一个看法。
7.对事情要守密。一个人不能守住秘密,会在任何事情上发现很多过失。
8.不要说得太多,想办法让别人多说。
9.对人亲切、关心,竭力去了解别人的背景和动机。
没有经过准备而进行一项应酬,常常不只不成功,而且会遭受无可挽救的失败。
如电话应酬,预先准备好别人说“是”或“否”时你应如何应对,就可以避免太多不必要的烦恼。
只有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应酬,巧妙应酬,我们才能给自己拉出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心理解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使人们为成功而奋斗,为人生而规划。在前往成功的路上,应酬是一门必修课:做事留有余地,则“三窟”全备;说话留有余地,则“闲言”立减。在职场中,同事之间有许多事情需要应酬。善于社交的人,常常会伸长耳朵来打听这些事。帮人凑份子、送礼请客,皆大欢喜。生活中的应酬是一门社交艺术,只有善用心思的人,才能通过应酬达到联络感情的目的。应酬还不到位,人际关系欠佳。要扭转这种内心的失落,不妨积极主动一些,在应酬中学会应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