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专注投入-本位主义:青少年在面对外界事务时,通常以自己的想法去推估他人的想法,而产生自我中心的现象。他们常以为自己所注意到的些微瑕疵也是别人眼中的焦点,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常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缺点上。另一方面,青少年认为自己的思考内容、方式都是与众不同,故使其很难接受他人意见而产生与外界的冲突与距离。
四、生态环境的变迁
儿童成长发展中,需要一种稳定和多元的环境,而且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的环境也不同。青少年要的是更宽容与多元的环境,而儿童要的是让他能依赖的稳定环境(Garbarino, 1992)。
生态环境的变迁,对儿童与青少年而言有重大的影响。下列是近代生态环境的显著变迁(引自李聪明,民78):
(1)大都会的形成:人口向都市集中,乡镇也都市化,真正住在偏远的乡下人很少。
(2)生活富有:虽然贫富差距仍大,但一般人已经见不到三餐不继的现象,贫穷家庭的青少年也常能消费一些奢侈品,例如喝饮料、拥有手机。
(3)亲情疏离:双薪家庭普遍,亲子间相处时间缩短。就Bronfenbrenner的理论而言,父母就业是属于外系统,有研究显示母亲就业会影响到亲职角色的扮演,最后造成对孩子的学业成就有负面影响(Paulson, S. E., 1996)。
(4)兄弟姊妹少:现代的台湾社会已经出现严重的少子化现象,这是属于大系统的变迁,主要受到价值观念变迁的影响。
(5)过度保护:因为少子化的关系,父母对孩子的呵护更是加倍,造成现代的孩子挫折容忍力极差。
(6)与大自然脱离:从补习班与网咖的林立,可见我们的青少年在学校与家庭之外的时间是待在哪儿。Smith, E.P.等人就提出了一个家庭、学校与小区合作关系的生态模式,研究可以鼓励亲职参与的相关因素。这有助于青少年健康的休闲去处。
五、家庭与青少年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Nathalie F.和Mary J.以青少年为对象,针对家庭支持、友谊质量与自尊所做的研究,目的在检视家庭脉络中的社会支持与青少年友谊质量的关系,并探讨家庭支持、友谊质量是否会影响青少年的自尊。结果发现,家庭支持程度高的青少年,其友谊质量也较好。青少年与同侪发展支持性友谊的能力,也许能从家人关系中获得。此外,不同层面的家人关系能够提供发展友谊时的不同经验。另外,当青少年与朋友及家人有亲近的关系时,可能从中获得支持以及被接纳的感觉。与朋友正向的关系使青少年更能体认到自己是有能力及有价值的。
六、同侪危机
童年早期良好的友伴关系有助于个人后期的学校适应和降低学业失败的机会;而具攻击性和干扰行为的儿童会被同侪排斥,到了会转而和偏差的同侪相处,以及后续的反社会行为和药物滥用。在Mc Wrirter等人的危机树概念中,来自学校的危机之一是同侪团体。孩子越大父母成为参照团体或模仿对象的重要性越低;相对的,同侪的影响力则随着年龄而大增。如果同侪的目标在于返社会的价值或行为,而与同侪紧密相连的新新人类,可能因此踏上一条不归路。
区分高低危机学生的指标之一是沟通能力,也就是建立和维持友谊的能力、观点取替能力、解决人际问题的能力。
七、结论
总之,在青少年阶段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社交关系,此时同侪的影响力也最大,青少年亦容易产生顺从同侪的行为。以生态学的观点,从与家人互动的小系统,和与同侪互动的小系统,以及这两个小系统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中间系统,可以了解家庭对青少年的同侪人际关系有一定的影响力。而外系统,例如教育政策,是促成同侪团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大系统中的青少年次级文化以及青少年独特的价值观,亦会影响其人际相处。可见青少年的人际关系,是受到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
参考书目
李惠加等(民86)。青少年发展。台北: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李聪明(民78)。教育生态学导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林淑华(民91)。国小学童情绪管理与人际关系之研究。未出版之硕士论文,屏东,屏东师院。
张振成(民87)。新新人类的人际关系。教育实习辅导季刊,3(4),57-61。
蔡培春、张玉铃(民86)。新新人类的人际关系。教师天地,87,8-15。
Franco,N.&Levitt,M.J.(1998).The social ecology of middle childhood: family support, friendship quality, and self-esteem. Family Relations, 47, P.315-321.
Garbarino,J.,Abramowitz,R.H.,Benn,J.L.,Gaboury,M.T.,Galambos,N.L.,Garbarino,A.C.,Kosteln,K.,Long,F.N.,&Plantz,M.C.(1992).Children and famili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2nd)Hawthorne,N.Y.:Aldine De Gruyter.
Marotta, S. A.(2002). An Ecological View of Attachment Theory:Implications for Counsel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0(40),507-510.
Paulson, S. E.(1996). Maternal Employment and Adolescent Achievement Revisited: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Family Relations, 45(2), 201-208.
SMITH, E.P., Connel, C.M., Wright, G., Sizer, M., Norman, J.M., Hurley, A., Walker, S.N.(1997).An Ecological Model of Home, School, 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s: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