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抱怨,夜里梦太多,睡眠的质量太差。有的人怕做噩梦,所以很讨厌梦。那么,我们能不能不要梦呢?让我们不妨想一想,人类失去睡梦,世界将会怎样呢?
事实上,我们一生中1/3的时间在睡眠,梦又占据着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人们很早就对梦的存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直到上个世纪的60年代,科学家们才开始对梦有科学的认识。
睡眠总的可以分为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梦就发生在异相睡眠阶段。在这个阶段,眼球会快速运动,约每分钟80次左右,所以该阶段又称为快速眼动阶段。在这个阶段被唤醒的人,一般有80%的人声称自己在做梦,而且他们还能清楚地描述梦中情节。
据说,梦和眼动之间的关系,最初就是因为一名科学家一天夜里工作到深夜。休息时,发现睡在自己身旁的儿子,眼睛虽然闭着,却可以看到他的眼球在快速运动。他就叫醒自己的孩子,问他为什么还不睡觉。孩子很不高兴地说自己睡得很好,而且还正在做梦。
起初,他认为儿子一定在与他开玩笑。儿子再次入睡后,他又发现了同样的现象。他又叫醒了孩子,并且得到了同样的回答。如此,几次他想梦一定和眼动有什么特殊的关系。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快速眼动是梦的外部反映,这个时候的梦形象生动,以视觉变幻为主。
科学研究表明,每晚,每个人大约会有5个左右的梦。第一、二个梦多是对当天发生事件的回顾,第三、四个梦多数重现了儿时的经验,第五个梦多包含近期的和远期发生的事件。
儿童的睡眠较多,而且睡眠中的异相睡眠成分也更多,这可能对儿童学习的大量新事物的记忆有好处。有人进行过对梦发生时的异相睡眠选择性剥夺的实验,发现被剥夺后人们常常陷入焦虑状态。进行该实验的人恢复正常的睡眠后,出现更多的异相睡眠和梦。
睡眠得到充分的补偿后,个人的情绪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可见,梦对我们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所谓;更是必须的。
梦不仅帮助我们回忆被遗忘的世界、还告诉我们心中真正的愿望、也可能告诉我们某些危机的存在,帮助我们解决……,所以,关注你的梦,就是关注你自己。
医学院医路同行学生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