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从小活泼好动,到了青春期更不听话,你越是让他干什么,他越是不干,气得我总打他,有时甚至用链条把他锁在家里。打着打着,儿子长得比我还高了,开始时他挨打就往外跑,后来开始还手打我。我看着儿子做坏事又无力管他,真是心力交瘁,不知如何是好。江西赵明欣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十三四岁时,总和父母对着干,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能持续2~3年。这种“作对”在有的孩子身上表现明显,常把母亲气哭,把父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本报记者陈俊旺实习生王乾兆通讯员王怀民蒋明杜巍巍 “青少年一旦染上网瘾,就很难根治,关键是要预防!”昨日,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北京军区总医院副主任医师陶然在汉指出 ,网瘾对青少年的戕害,不亚于鸦片。 陶然应邀来汉参加科协年会,在武汉大学做了《青少年游戏与网络成瘾的预防策略》报告,公布了他率队对641例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临床心 理分析,会后接受了记者采访。 信号:网瘾
新华网济南5月2日电山东省近期一项抽样调查表明,每8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存在心理与行为问题。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同时显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专家指出,绝大多数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心理卫生研究室主任翟静已经从事20多年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她对记者说,近年来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孩子呈逐年增多趋势,儿童心理门诊也从前几年的寂
小张和小凌的心理问题通过媒体的介入与报道,引起了心理学专家、政府、教育部门以及读者等各方面的关注。由于王文忠博士已于17日返回北京,因此他无法再面对面地与两个家庭进行沟通,但他在临行前致电记者,表示将继续关注这两个孩子。 王博士告诉记者,两个孩子的心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社会普遍的心态,即面对挫折、压力,有些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孩子有自己的理想,他们也期望成功。但是,现实社会总是以成绩
近年来,大量有关调查数据表明,在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期,城市青少年心理压力的普遍加大,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对这一事实进行归因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关决策参数,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发展转型期,我国城市青少年的心理弱势及其对压力的"放大"效应 1.城市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双重弱势 在心理素质方面,我国城市青少年较普遍地存在着"独生子女早期社会化不良综合症"和"青存期危机超前症"的双重弱
我儿子从小活泼好动,到了青春期更不听话,你越是让他干什么,他越是不干,气得我总打他,有时甚至用链条把他锁在家里。打着打着,儿子长得比我还高了,开始时他挨打就往外跑,后来开始还手打我。我看着儿子做坏事又无力管他,真是心力交瘁,不知如何是好。读者老赵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十三四岁时,总和父母对着干,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能持续2~3年。这种“作对”在有的孩子身上表现明显,常把母亲气哭
现实中,人们注意到很多青少年在生活中循规蹈矩,但是在网络中却是截然不同的“另类”。这表明,青少年最容易受网络双重人格的困扰,使他们的态度发生很大变化,社会化程度受到严重影响,也给个体心理健康带来障碍,甚至表现出明显的攻击倾向和反社会行为。 一、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的形成 人格是一个人所表现的稳定的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人格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经独特结合构
我儿子从小活泼好动,到了青春期更不听话,你越是让他干什么,他越是不干,气得我总打他,有时甚至用链条把他锁在家里。打着打着,儿子长得比我还高了,开始时他挨打就往外跑,后来开始还手打我。我看着儿子做坏事又无力管他,真是心力交瘁,不知如何是好。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十三四岁时,总和父母对着干,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能持续2~3年。这种“作对”在有的孩子身上表现明显,常把母亲气哭,把父亲
青少年沉溺上网不能自拔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所导致的: 首先,青少年有着天然的、自发的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面对新事物趋之若鹜。而上网聊天、交友、网恋则是青少年获得理解的一种途径。青少年的心理不成熟,对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和游戏常常抱着好奇心看看,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沉溺于其中。 其次,在校青少年的学习压力大,精神长期紧张。在人际交往中经常出现阻碍与困惑。另外孩子和父母之间也常常缺乏交流
本报刊出《16岁少年偷女人内裤成瘾》的报道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读者拨打本报热线电话,反映自己或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报记者邀请了海南大学心理学博士马莹老师进行解答。 12岁男孩自小爱摸生殖器 10月14日上午,海口西秀镇的李先生拨打本报热线电话,反映他12岁的儿子,从3岁开始就经常抚摸自己的生殖器,上课不集中精力,没有办法便向本报求助。 据李先生介绍,在儿子3岁刚开始学会说话的时候,他
现在社会,是个高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的社会,需要大量的信息交流和人际交流,可有些青少年却足不出户,终日独守空房无所事事,形成自我封闭,作茧自缚。这种现象,常见于下列心理障碍及精神异常:(1)社交恐怖症。这种病人怕见人,尤其怕见陌生人。他们恐惧社交活动,严重者竟连熟悉自己的人和亲朋也回避。(2)精神分裂症。因病态猜疑而不敢外出,例如认为路上有便衣警察跟踪他,有仪器在控制他,甚至感到有人要谋害他等而缩
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是一个开始由家庭更多地迈进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据专家估计,我国目前初中生心理不健康的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在心理咨询中,青少年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心理障碍 青少年心理问题中最常见也严重的要数青少年抑郁征,因为由其导致的自杀可给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和损失。如果学生
8月中旬即将正式启动的“上海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矫治特训营”将面向上海招募40名14至22周岁的网瘾青少年,以探索一种专业化治疗青少年网瘾的全新模式。 上海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矫治特训营,是一个以共青团组织为主导,汇聚社会各方力量的公益性项目。参加特训营的网瘾青少年,将接受为期10天的集中矫治,其中包括团体心理辅导、实践性行为训练、个案综合治疗、体验性训练、感悟性心理辅导等。特训营结束后的三个月内,
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社会环境,是青少年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但身处于同一环境里的人,心理健康的状况却不尽相同。目前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尚无统一公认的标准。综合多数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观点来看,青少年心理健康起码应具有如下标准: 身体健康,智力正常。身体健康、智力正常是衡量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条件。 人格完整,意识良好。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为什么中小学生离家出走、厌世轻生的悲剧屡屡发生?为什么往往等到悲剧发生了,家长、老师和社会才表示出莫大的意外和惊讶?悲剧的症结在哪里?悲剧又向笔者们敲响了什么警钟? 就在今年高考前不久,笔者参加了陕西省的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走访了现场会举行地的全国少儿工作先进集体——西安碑林区教委和部分教育专家。在采访中,上述问题的答案渐渐清晰,这就是心理健康。 昨天,高考落下帷幕,那些从考场里出来
一 为什么由青少年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近年来,从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关青少年杀人和自杀等恶性案件的报道。人们在沉痛之余,不约而同地发出疑问: 我们的青少年怎么了?的确,这是个需要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问题。当然,每个案件的情节是错综复杂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在研究和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能离开大的社会背景条件。一是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
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是一个开始由家庭更多地迈进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据专家估计我国目前初中生心理不健康的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在心理咨询中,青少年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心理障碍 青少年心理问题中最常见也严重的要数青少年抑郁征,因为由其导致的自杀可给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和损失。如果学生在
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近年趋升,但人们对此病仍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笔者曾对62位15-23岁“末诊”于心理专科的患者作过调查,结果显示,患者自身识别率几乎为0,学校、家庭、社会对本病的识别率平均不足1%,一些综合医院的识别率仅为15%左右。 青少年抑郁症的种种表现,在非专科人士的眼里,与思想品德,个性问题相混淆,或误诊为脑供血不足、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等疾病。但对专
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近年趋升,但人们对此病仍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笔者曾对62位15-23岁“末诊”于心理专科的患者作过调查,结果显示,患者自身识别率几乎为0,学校、家庭、社会对本病的识别率平均不足1%,一些综合医院的识别率仅为15%左右。 青少年抑郁症的种种表现,在非专科人士的眼里,与思想品德,个性问题相混淆,或误诊为脑供血不足、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等疾病。但对专
“如何追求帅哥”、“如何击败其他男孩子获得女孩的芳心”……原本专为成年人开设的情感热线,建立一个半月以来,接连遭遇未成年人的尴尬提问。记者昨天了解到,16-19岁的青年人成了这条情感咨询热线的主要参与者,其中年纪最小的才13岁,他们过早地遇到了成人的情感问题,想法却仍幼稚、冲动,让情感和心理专家颇为惊讶。 “我该怎么办?”最近,一个男孩在热线临近结束前几分钟打来了电话。这个15岁的男孩一年前喜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