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里克·弗洛姆ErichFromm[1900.03.23-1980.03.18]
德国精神病学家,新精神分析学代表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
理论:
人类是唯一拥有自我觉察的动物,在历史上,当人类得到政治自由,他们开始体验到与他人和世界的孤立,并感觉在世界上无法得到永久的自由,因此自由变成一种负担,人们体验到基本焦虑,或一种在世界上寂寞的感觉。逃避自由。积极的自由。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身上多数真实的东西都不是意识,而我们意识中的多数东西都不是真实的。—埃里克·弗洛姆
逃避自由:1941;自我的追寻:1947;精神分析与宗教:1950;论健全的社会:1955
疯狂社会:1955;爱的艺术:1956;弗洛伊德的使命:1959;心理分析的危机:1970
人类破坏性的分析:1973
7、埃里克森ErikHomburgerErikson1902.06.15-1994.05.12
美国心理学家,儿童精神分析医生,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
父亲是丹麦人,母亲是德国犹太人,生父在他出生之前弃家出走
3岁时:母亲嫁给一个德国犹太人、儿科医生西塞多·洪伯格(Homberger),埃里克森多年来一直沿用继父的姓,在第一次写论文时还使用埃里克·洪伯格的名字,直到1939年成为美国公民时,才改姓艾里克森。
高中毕业(18)后:违背继父要他成为一名医生的愿望在欧洲各地漂泊一年,曾尝试学习绘画,两度进入艺术学校就读,结果均未毕业,自从去意大利佛罗伦斯旅行之后即决定放弃。
1927年(25):一生的转折点,受人之邀到维也纳一所规模较小的学校工作,该校生源都是S.弗洛伊德的患者与朋友的子女,以艺术师身份受聘,后来担任了指导教师。安娜·弗洛伊德征求他是否愿意接受儿童精神分析者的培训,艾里克森接受了该提议,以每月支付7美元的培训费接受A.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训练。
《洞察力与责任感》(1964)献给A.弗洛伊德,以表示对她的感激之情
1929年(27):与同校任教的加拿大籍教师琼·塞尔森结婚
1933年(31):为了逃避纳粹迫害,举家迁居丹麦哥本哈根,后又迁往美国波士顿,以儿童精神分析家的身份私人开业,同时还在哈佛医学院神经精神病学系任研究员
1936-1939年间(34-37):在耶鲁大学人类关系研究所从事研究,并在耶鲁医学院从事教学,研究正常儿童和情绪紊乱儿童,与M.米德的学术交往。前往印第安人居住地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了苏语印第安人抚育子女的情况。进一步意识到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这种认识极其强烈地渗透到他的人格理论。
1939年(37):迁居加利福尼亚州。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儿童福利研究所的研究助理,并开办了一家私人诊所。
1942年(40)起,一直担任心理学教授,但在1950(48)年被免去教授职位。
1939-1944年(37-42):参加加利福尼亚大学儿童福利学院“纵向儿童指导研究”,这项研究涉及人的生命周期各阶段中冲突的解决及儿童游戏的性别差异等。后去加利福尼亚、堪萨斯等处任教,逐渐形成人格发展渐成说
1950年(48)出版《儿童期与社会》
1960年(58)任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学和精神病学教授直到1970年(68)退休
这时期的研究和著作主要以他所发展的新学说为基础并着重研究自我同一性问题
在晚年关心20世纪人的道德和政治问题
后期研究领域包括:黑人的社会地位、妇女作用的变更、青少年异常行为等
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已超出了精神分析的临床范围,与习性学、历史、政治、哲学和神学联系起来,其声望也超出了美国国界
1994年(92)因病逝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哈维克(Harwich)
理论:
自我是人格中一个相当有力的、独立的部分,其作用是建立人的自我认同感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
自我认同感包括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过去与未来的连续性
自我认同危机:人在缺乏自我认同感时所感到的混乱和失望
人格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的发展,每个人都要经历8个阶段,每个阶段在克服危机的方式上都有两个特点:适应和适应有困难(不能适应):
基本信任VS.不信任(0-1.5岁)需要得到满足的儿童产生基本的信任感-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充满爱意的,是可以接近的;没有得到所需要的关爱和照顾会产生基本的不信任感-不相信自己和他人。
自主性VS.羞愧和怀疑(1.5-3岁)外界的哪些东西是我能控制的?外界的哪些东西控制着我?
儿童有强烈的个人控制感,自主的,有能力的-能够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父母过渡保护会阻碍这个年龄儿童的自主性发展-对自己不满意,依赖他人。
主动性VS.内疚(3-5岁)儿童开始与其他儿童交往,必须学会怎样与他人一起玩,一起做事,怎样解决不可避免的冲突,学习怎样设定一个目标,通过说服来处理挑战;发展企图心和目的感,不能很好发展主动性的儿童缺乏目的感,在社会交往或其他场合很少变现出主动性。
勤奋VS.自卑(6-12岁)与其他孩子开始竞争,体验到成功和失败,成功使儿童的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可能成为积极的有成就的社会成员-形成勤奋感和对自己力量和能力的信任感。
失败使儿童对今后的创造与生活都期望不高-形成自卑感和对自己天分和能力的低评价
自我认同感VS.角色混乱(12-18岁)思考:我是谁?对个人价值能独立做出决定,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不能形成自我认同感,会出现角色混乱,影响以后的人格发展。
亲密VS.孤独(18-25岁)发展亲密关系,发展亲密感,结婚。不能形成良好亲密感的人,会面临孤独感。独身生活方式可能有其方便之处,但会导致情绪和个人满足感发展的严重滞后。
繁衍VS.停滞(25-65岁)教育孩子丰富自己的生活。没有形成繁衍感的成年人会陷入停止感中,表现为空虚和对人生目标的怀疑。
自我整合VS.失望(65岁以上)人对唯一的一次生命,是将它作为不得不是这样而接受,把它作为必然的、不允许有其他替代物而接受,是以人的生活是自己的责任这样一个事实而接受。
儿童期与社会:1950;同一性与生命周期:1959;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1968;新的同一性维度:1973;生命历史与历史时刻:1975;生命周期的完成: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