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是一种非常痛苦的,患者总是无法控制地生发出某些古怪的念头,或重复一些仪式的动作。其实,他们明明知道这些做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但就是无法遏制自身的冲动。强迫症的诱发因素有很多。以往,医生将关注的目光过多地放在了患者自身性格上,认为他们过于敏感、过分追求完美。但通过多年来的实践,临床心理学家们发现,很多未成年强迫症患者的发病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父母的要求过于严苛,动不动就吹毛求疵,就很容易给孩子的心灵增加过大的压力,孩子为了避免出现错误,做完事后就会反复检查,最终染上强迫症。
父母的“促膝长谈”让他反复检查门是否关好
小光是一个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虽然是个男孩,但给人的感觉却像一个“大家闺秀”,在班级中也不大说话,甚至从不与人争执。他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性格,和父母苛刻的要求有很大的关系。从小到大,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他都不能犯什么过错,否则,等待他的就是劈头盖脸的呵斥,有时甚至还有体罚。因此,他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小心谨慎,唯恐出现差错。
一天早晨,小光起床晚了,早饭都没顾上吃就急急忙忙往学校赶,匆忙间门忘了锁了,而父母在他之前就出门了。就这样,大门一直洞开到晚上。母亲晚上下班回到家发现这一情况几乎晕倒,万幸的是并没有梁上君子来光顾,一家人总算松了口气。但当天夜里,父母对他做了足足3个小时的“思想工作”。虽然他们没有使用尖刻的措辞,但这种气氛已经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让他觉得透不过气来。第二天早上,小光刚走到楼下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似乎门没有关,他连忙再奔上6楼,发现门是锁好的,心里这才稍稍放松了些。接下来的几天仍旧如此这般,但情况却越发严重了,明明已经检查过一次,但在下楼的时候又对刚才的结论产生了怀疑,结果便是再上去看一次。就这样反反复复,小光再也摆脱不了心中的检查冲动,甚至有一天在学校里课上得好好的,突然向老师提出要回家看门有没有锁好的请求。就这样,强迫症严重影响了小光的日常生活与学习。
“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的有效途径
对于像小光这样的患者,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或认知疗法可能收不到良好的疗效。关键是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古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呢?在对孩子宽容的同时,家长应该积极协助心理咨询师进行森田疗法,这是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在上世纪20年代创造的一种手段,对强迫症、等神经症有良好的疗效。
该理论认为,强迫症之类的神经症主要是患者对人、对己、对事过分敏感所致,患者虽有克服这些症状的强烈愿望,但苦于无法摆脱,以致给生活、学习、工作造成障碍。这类患者多有疑病素质和强烈的求生欲望及追求完美、舒适感,起初是由于过分注意自己所做事情的完善程度,却又对自己的能力心存疑虑,于是进行反复检验,从而导致一种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紧张的情绪,这种情绪反过来又强化了上述主观症状,并固定而形成病症。所以,该疗法把打破上述恶性循环作为治疗的关键,主张患者接受症状,顺其自然。森田疗法治疗以强迫思维为主的强迫症的要领概括为七个字,即“不怕,不理,不对抗”。不怕,就是要消除患者各种脱离实际、毫无根据的恐惧心理,因为“怕”是患者主观歪曲的认识造成的不良心态,完全是不必要的;不理,就是不去注意那些症状,不谈论,不听,患者要带着症状乃至不适、痛苦去从事生活、工作、学习;不对抗,就是不要企图排斥并接受这些症状,做到“忍受痛苦,为所当为”。实际上,只要患者不纠缠在字面的理解而真正去做,症状便可很快消除,否则疗效就差。所以,治疗强迫症只能说是“难者难,易者易”,不是取决于医生,而是取决于患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