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今年45岁,一直念叨着要给孩子买车跑出租。果然,几个月没见,我再去他家时,一辆“大发”车就停在家门口。这时,正赶上他要出去办事,我问他去做什么?他说去保险公司给21岁的儿子上保险。他还叹了口气说:“唉!倒霉,不用提了,儿子的驾驶证倒很顺利地学了下来,可这车牌照弄得我们一家子都别扭,竟是‘×××5214’。这不是‘我儿要死’吗?不提前上个保险,到时候就晚了!”
我朋友这样解释:自从看到这车牌号码之后,他简直着了魔似的。
他不但对车牌号数字特别敏感,其他号码中只要带“2”“4”,他就用谐音往不吉利的事上面联系。您说该怎么办呢?他的表现是不是病态?
一个关心朋友的人
朋友:你关心朋友关心到点子上了。你问他的表现是不是病态?明确地回答你:是病态!是由于过分小心、过分较真而致的强迫性心理病。当然这与你朋友的性格有关,他肯定是个事事认真、办事刻板、生活比较拘谨的人;再加上有些旧的传统观念(如迷信)掺合在一块,为儿子的前途着急、担心所造成的。
类似这种病态的人并非罕见。有位司机见前面车辆的号码是“××17914”,他行驶到该拐弯时就不敢拐弯,必须往前走过一个路口再回过头来拐,因为“7”的谐音是“拐”。此人把前面的“1”读成“一”,把后面的“1”读成“要”,就成了“一拐就要死”的谐音。很显然,车号与语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这种病态的人非要按谐音理解,不这样行动就不行。
患这种数字强迫症的人,即便不与现实的生死、穷富联系,往往也与其潜在的心理内容有牵连。对此,别人莫名其妙,他自己也莫名其妙。必须经过心理分析,或许能找到原因。所谓潜在的心理内容,即通常不为自己意识到的东西,比如早年痛苦的经历和人际体验、惊吓和紧张的体验等。
父亲给儿子买车,自然是为了生计,而开出租的头等大事是安全。由于老子过分关注“安全”,这“安全”二字就在他脑中形成“兴奋灶”。“兴奋灶”在心理上的作用特点,如同“暗示”效应一样,当它在脑中占据优势时,就会把许多周围的无关事务牵连进去以加强其效应。“草木皆兵”是最典型的例子了。草和木不会是敌人,数字自然也不是灾难。
对于这种症状,如果当事人知道不该如此而无法控制时,属于强迫症范畴;如果本人对其深信不疑时,则属于“反应性偏执病”。二者都须到专科医院找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诊治。
反应性偏执病必须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强迫症可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包括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
心理医生会帮助强迫症者分析对谐音关注的非现实性,改变他们的思维习惯;同时有意让他们面临有关不祥谐音的环境,如见到“17914”,偏要求他们拐弯,使他们体验到谐音表达的所谓灾难不会发生,从而逐渐淡化对谐音的敏感,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