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长心理 > 青春期心理 > “情感依恋”与“心理断乳”

“情感依恋”与“心理断乳”

来源:爸妈在线    
人气:

儿时“情感依恋”与长大了“心理断乳”,这是正常现象,符合规律,有利于人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如果该“情感依恋”时母亲把孩子交给别人抚养,如保姆保育或隔代抚育,则会产生母子“情感断层”(“代沟”);如果该“心理断乳”时,母子还在一个被窝里睡觉,则会产生“母子黏结”(“情结”)。 儿童实际上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一是包括父母和其他成人在内的成人世界里,另一个是同龄伙伴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

儿时“情感依恋”与长大了“心理断乳”,这是正常现象,符合规律,有利于人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如果该“情感依恋”时母亲把孩子交给别人抚养,如保姆保育或隔代抚育,则会产生母子“情感断层”(“代沟”);如果该“心理断乳”时,母子还在一个被窝里睡觉,则会产生“母子黏结”(“情结”)。

儿童实际上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一是包括父母和其他成人在内的成人世界里,另一个是同龄伙伴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青春期”,他们的心理逐渐主要倾向同伴世界。

(一)“情感依恋”:

婴儿的微笑、咿呀学语、哭叫、注视、依偎、追逐、拥抱等,都指向母亲,最喜欢同母亲在一起,与母亲的接近、接触会使他感到最大的舒适、愉快、安慰;同母亲的分离则会使他感到最大的焦虑和痛苦;当遇到或感到饥饿、寒冷、疲倦、厌烦或疼痛时,首先要做的是寻找依恋的对象——母亲。

1、一般情况下,婴儿依恋有3个发展阶段——

⑴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不加区分,见了谁都会微笑、舞手蹬足。

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对人的面孔有所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对陌生人反应更少。

⑶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当发展到特殊的情感联结的阶段,婴儿对母亲的存在更加关切,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特别高兴,不让离开,别人不能替代母亲使婴儿的这种快活,母亲成为他唯一的安全基地。而见到陌生人会怯生,感到紧张、恐惧甚至哭叫。

2、婴儿依恋有3种类型——

⑴“安全型依恋”: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与母亲近距离地交谈,母亲在场,能或敢在陌生的环境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或玩耍。当母亲短时间离开时,其探索或玩耍会受到影响,婴儿表现出苦恼、不安等;当母亲回来时,很容易抚慰,很快会平静下来,继续探索或玩耍。

⑵“回避型依恋”:在探索或玩耍的时候,即使是陌生的环境中,母亲也在不在场,婴儿都无所谓,都会积极地进行。母亲离开时,也不表示反抗;母亲回来时,往往也不予理会,自己玩自己的。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回转,但比较短暂,接近一下,就又继续去玩自己的事。被称作“无依恋婴儿”。

⑶“反抗型依恋”:每当母亲要离开前,婴儿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的时候,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哭大叫。但是当母亲回来的时候,婴儿的表现是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近,如当母亲要过来抱他时,他会生气地拒绝、推开,当他自己又去游戏时,会不时地朝母亲这里看。称之为“矛盾型依恋婴儿”。

当家庭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安全型”也可转变为“不安全型”;或反之。三者没有绝对界线的。“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因此,如果母亲能非常关心婴儿所处的状态,注意观察、听取婴儿的信号,并能准确地理解,及时做出恰当的爱抚反应;那末婴儿就能发展对母亲的信任和亲近,形成“安全型依恋”。

在儿童成长期,最担心的就是与社会隔绝。不但是社交能力,连认知能力、判断能力、魄力等等都和社会交流有关。幼儿园可为孩子社交等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呆在家中的孩子由父母、保姆或亲戚照顾,教育与游戏、人际交往等非常局限。放在家里,是“溺爱”孩子的表现,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发展。

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小学中人缘最好的学生,往往是那些上过正规幼儿园的孩子。他们不仅朋友多,而且社交能力也更强。

这个年龄段,主要是培养孩子诸如守纪律、爱学习等的常规。研究证明,幼儿园学前教育可为孩子将来的社交能力等奠定基础。

“代价”是母子暂时或间歇的分离。而在3~6岁期间这种逐渐疏离依恋,对人格的独立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个人遇到危难,下意识地喊:“我的妈呀!”李玉和被捕、母子分离时唱:“临行喝妈一碗酒……”母子分离,双方都会发生焦虑。婴儿对母亲心理依恋如果感到或认为小时未得到满足,长大以后即成人,会通过吸烟、吃口香糖、喝水等来表达,以排解紧张或焦虑,获得安全感。

所以,一方面,“情感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育有重大作用,直接影响着婴儿的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但是,另一方面对婴儿又不能加倍、过度依恋,那便成为“溺爱”。久之,当孩子到了应该独立的时候,你还如此“溺爱”,则会形成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如果长久地依赖,特别到了“青春期”还如此,那孩子的人格发展,就很可能会出现障碍。这样,母亲反而被孩子控制了;你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反而更加困难了。

(二)“心理断乳”:

一个人,在一岁前,捧着母亲的乳房吃奶,是可爱的;一岁左右,断奶,暂时感到痛苦,但是必要的;七八岁,如果还要母亲的奶吃,双方的心理都会产生困惑,母亲甚至会恼怒,斥责孩子不害臊;如果“青春期”的孩子还同母亲睡一个被窝,这说明尚未“心理断乳”。

子女在18或20或25岁,以读高中、上大学或就业为标志,是与父母分离的阶段。

这个阶段,子女间接、试探、逐渐到正式离开父母。

这时,父母忙着送走羽翼丰满了的子女。

子女逐渐长大,走上社会,立业,结婚成家,相继离开父母,“亲子关系”由“交叉关系”成为“并列关系”,家庭也就进入子女与父母分离阶段。

这时、这种与父母的分离,是正常现象。

(三)“情感依赖”:

子女离家以后,父母又开始重过夫妻俩儿的生活。如果两口子心理上不习惯这种“空巢”现状,表现焦虑、伤感,很想依赖子女,这一阶段就会产生不适应,有的甚至让已婚的子女还住在自己的家里。——似乎母亲倒成了“断奶期”的孩子。

如果母亲舍不得孩子的离开,或要跟着已婚的孩子一起生活,这说明母亲自私或人格发展有故障。

情感依赖者,不管是母亲还是子女,他们过度依赖,嫉妒性强,自立能力差。如清朝的末代皇帝、许多独生子女、单亲家庭的有些母亲,就是。

(四)“母子黏结”:

比如孩子17岁左右还同母亲睡在一起,并且往往是在单亲家庭里发生,这样双方就都没有独立性了。

1、外省有这样一个故事:高中一女生考上了北京一名牌大学,临行的一天,母亲哭着喊着企求女儿“不要撇下妈妈”!女儿最终没走,继续留在母亲的身边。

2、笔者的一个案例:某市一对母子。母亲四十余岁,儿子二十余岁,单亲家庭。儿子经常偷看母亲的裸体和偷穿母亲的内裤进行手淫,后来母亲经常夜里约儿子到自己的床上裸睡。

3、笔者的另一个案例:昆明市一“同性恋”者。原因之一是直到12岁才同姐姐、妈妈分床,把自己一直当成女性。
这都是病态,是亲子“情感依赖”、“恋母情结”达到严重地步所致。

(五)“替代生存”:

“替代生存”就是父母对孩子“包死包抬包埋”。这会使孩子产生依赖,进而陷入空虚、迷茫,什么事都不会亲自动手,甚至到了“青春期”,自己的内裤、袜子还是母亲给洗。

对孩子关注过多,会使孩子成长的空间过小。

对于已经有独立意识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能或应该自己做的事,母亲一定不要主动伸手帮助;如果孩子主动向母亲提出求助,母亲这时一定要帮忙。本质的区别在于孩子是否主动求助于你,是不是“情感依赖”或“替代生存”。

“亲子分离”阶段一定要避免“替代生存”;如果存在“替代生存”,就没法分离、独立。

家长的“前心理问题”(心理的亚健康)很成问题。一些家长怕孩子在学习中失败,所以几乎是替代孩子做一切事,除了直接学习的事。——其实孩子必须要经历这个阶段和经受这些挫折。不但道理要接受,实践也要让孩子这么去做。

(六)“情感补偿”:

有的母亲,把一岁的孩子交给别人抚养,几年后接回来。结果亲子生疏。母亲感到这些年对不起孩子,欠孩子的,想加倍做“情感补偿”。但这往往无济于事。因为“亲子关系”是在长期的连续性的情感呵护与被呵护中,在渐进中,形成的。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切勿冒失初尝“禁果”

禁果就像一个带刺的仙人球,匆匆忙忙采摘,也许会带给你满手的伤刺。 一般...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