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青春期可以认为是一个性机能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变的过渡时期,其年龄界限一般为11、12岁~25岁。
其中11、12~14、15岁为少年阶段;14、15岁~18、19岁为青年初期阶段;18、19岁~22、23岁为青年中期阶段;22、23岁~25虽为青年晚期阶段。
一、青春期的异性意识
关于青春期异性意识的问题曾经引起了许多心理学家的兴趣,如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H.Hurlock)认为,青春期性意识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①性的反感期。当自己身上发生思春期(即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变化时,由于明确了人类的性生理,因此产生了对性的不安、害羞和反感。认为恋爱是不纯洁的表现,对异性采取的态度与其说是冷淡,倒不如说是粗暴。
②向往年长异性的牛犊恋期。向往的对象是同性时,称为迷恋(Crush);向往的对象为异性时,则称为英雄崇拜(Hero Worshipping)。对年长异性的英雄崇拜,从性意识觉醒的角度讲,又称“牛犊恋”(Calf Love)。崇拜异性长者对于思春期的不安定心情具有相当程度的补偿作用。
③接近异性的狂热期。此时一股只把年龄相当的异性作为向往的对象,在各种集体活动中,男女青少年都努力设法引起异性对自己的注意。
④浪漫的恋爱期。浪漫恋爱的特征,是爱情集中于一个异性,对其他异性的关心显著减少了。喜欢寻求与自己选择的对象单独在一起活动,不喜欢参加集体性的社会活动,经常陷入关于结婚的遐想之中。
心理学家琼斯(U.E.Jones)认为,青春期性意识发展可细分为以下7个时期,即
①对对方的性别不关心的时期(对异性不表示同情),
②对异性的抵触期;
③虽然具有对性的关心,但害羞心强的时期,
④经过正确的指导,可以采取协同行动的时期;
⑤虽然开始交际,但因为认识和技巧有限,往往发生冲突和误解的时期,
⑥开始与一个特定异性相接触的交际时期,
⑦开始以社会公认的身份交际的时期。
公允地说,以异性意识发展的角度来看,上述时期划分都不无道理。因为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都要或长或短地经历这么几个时期,只不过有的时期不一定那么明显或不一定构成某一特定的阶段而已。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据心理学家洪嘉禾、傅安球等研究,我国青少年的青春期性意识的发展可分为疏远期、爱慕期和恋爱期三个时期。具体说来,这三个时期的情况是:
1.疏远期
这一时期始于童年末期,终于少年中期。其中女性在童年末期表现得最为强烈和明显,并持续到少年初期,男性稍迟些,在少年初期表现得最为强烈和明显,并持续到少年中期。疏远期的产生是由于生理原因引起的,或者说是由于第一性征的变化和第二性征的出现而引起的。这种现象最早发生在女性身上,且在整个疏远期,女性总比男性更为突出,因为青春发育期的到来,使女性明显感到了自己生理上的变化,羞耻感也由然而生。她们会紧束日益隆起的乳房,甚至连走路也故意弯着腰,她们认为男女交往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耻辱的,所以会故意疏远男性。即使童年时代两小无猜的异性朋友,在这一时期也开始不自然地躲避。男性在少年初期也会出现这种疏远异性现象,并且也是由生理因素所引起。例如,男孩往往害怕别人知道自己长了阴毛,因而小便、洗澡时也遮遮掩掩;他们对女性不屑一顾,全然不感兴趣,只热衷于踢足球之类的活动。一般说来,男女少年的这种疏远,要持续一年左右,有时甚至会更长一些。在这一时期,“男女界线”颇为明显,男女同学很少一起活动,即使在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中,男女之间也不愿接触。个别男女学生干部之间接触得多一点,就会受到其他同学的攻讦:男生会嘲弄、起哄,女生会窃笑、讥讽。这样就会使男女同学更惧怕接近。尽管他们在内心深处都已产生了接近和向往异性的愿望的萌芽,但“欲擒故纵”,外表上对异性却故意“敬而远之”。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疏远期,男女少年也是有别的。就女性少年而言,由于她们步入青春发育期的时间比男性为早,体态变化出现的时间和程度也较男性为先、为烈,因而其羞涩感也更为强烈,对男性的疏远也更为主动和自觉。男性少年则不同,虽然他们也因自己生理上的变化而意识到男女有别,但由于这种变化不像女性那样显著,因而这种意识不很明显,对异性的疏远也不那么自觉和主动。他们仍然会像童年时代那样“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而当他们明显产生羞涩感而企图主动、自觉地疏远异性时,女性此时已跨入了下一个时期——爱慕期了。所以,男性少年在疏远期与异性疏远所带来的情绪体验是不深刻的,以致相当数量的男性少年还未领略与异性疏远的“风骚”就已经匆匆步入爱慕期了。
2.爱慕期
这一时期始于少年初、中期,终于青年初期。这是青少年异性意识表现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产生,是由于青春发育期高峰的到来而引起的,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二:一是情感吸引,二是渴求接触。就其一般性而言,有如下四个特点:①喜欢表现自己。在这一时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以期引起对方的注意和肯定。②感情交流肤浅。两性间接触时感情交流比较隐晦含蓄,常以试探的形式进行。如女生常以眉目传情,或借口要求男生帮助以观察对方对自己感情流露的反应;男生则借口与女生说话,或通过主动帮助女生做事以获得对方感情反馈的信息。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做法,很少能达到感情上的真正交流。⑧交往对象广泛。一般说来,周围的同龄异性,只要有某种契机拨动了自己感情的琴弦,就有可能成为亲近的对象。易言之,爱慕的对象不是确定的、单一的。④向往年长异性。在爱慕期,青少年有时也会出现喜爱、向往、崇拜年长异性的现象。例如,他们有时会由于激情勃发而给自己思慕的演员、作家、运动员等写信和寄赠礼物,并翘首盼望他们回信和与之交往;有时对异性教师也会产生超过尊敬范围的感情,以致与异性教师在接触中也感到非常不自然。日本学者诧摩武俊等曾以“对自己的老师是否产生过恋爱感情”为题,对400名大学生做过调查,结果9.8%的男生和26.9%的女生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这种感情的产生时间,既包括大学的现在,也包括初中和高中时期。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爱慕期,男女青少年也是有所区别的:
①就对异性的兴趣而言,男性青少年在整个爱慕期内都会对女性保持强烈的兴趣。他们会千方百计地想方设法接近女性,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在女性面前显示和炫耀自己,并主动帮助女性解决困难。他们也会在女性面前精心掩饰自己的缺陷和弱点,并按照男子汉的形象来调控自己的言谈举止,力图充分表现出为女性所喜爱的阳刚之气。女性稍有不同,如前所述,在爱慕期的初期,由于男性还处于疏远期,因而女性对男性的疏远态度,往往视为心理上不成熟的“呆”、“憨”表现。只有当男性青少年也同时进入爱慕期后,她们对异性的兴趣才真正变得强烈起来:她们渴望接近与她们同样“成熟”的男性,渴望在各方面都能得到男性的帮助。当然,她们更会注重打扮、修饰,经常“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以期引起男性的注视和好感。她们因男性对自己的好感而感到欣喜,因男性对自己的冷落而感到怨恨,因男性对自己同性伙伴的热情而感到嫉妒。因此,有这么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女性青少年甚至比男性青少年更主动地去接近异性,并通过与异性的接触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②就对异性的评价而言,男性青少年对周围的女性会无一例外地给以评价,甚至不厌其烦地对她们的容貌、身材等分别“打分”,且乐此不疲;对于容貌姣好者,他们会交口赞誊,欣赏不已;对于姿色平庸者,则不屑一顾,甚至讥讽嘲笑。同样,女性青少年在爱慕期内也喜欢私下里对异性加以评价,但这种评头评足的细微程度却较男性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就广度而言,她们不仅评价异性的容貌、身材,也评价异性的举止、风度,就深度而言,她们不仅评价异性的身高、胖瘦、也评价异性的眉毛、牙齿……当然,与男性青少年不同,她们不是对所有认识和熟悉的异性都妄加置评。只有那些符合或接近她们心目中标准男性形象的青少年,她们才乐于评头论足,否则,她们一般是不会妄加议论的。
③就对同龄异性爱慕感情的表达方式而言,尽管男女青少年在爱慕期内爱慕的对象常不是确定的、单一的,但在某一时期他(她)们也会对某一特定异性表现出强烈的爱慕。但男女青少年在这种爱慕的表达方式上稍有不同;男性青少年一旦产生这种感情后,就要想方设法让对方了解自己的这种感情,并积极寻找与对方进行交往的机会。一旦自己的心迹被对方认可和接受,他们便会陷入狂喜之中,并自作多情地以为这就是“恋爱”。其实,这种恋情不过是一种由于异性吸引所产生的激情而已,根本不具有真正恋爱的本质内容。尽管如此,多情的男性青少年对这种激情昼思夜想,难以控制,而一旦此种爱慕感情对方毫无觉察或虽有觉察但无动于衷,甚至断然拒绝,则他们就会陷入难以名状的痛苦之中——当然,由于此种感情充其量只是一股激情:既短暂,又不稳定,所以,一旦时过境迁,这种感情也就烟消云散了。易言之,他们根本不会感受到那种真正失恋的痛苦。与男性青少年不同,女性青少年对某一特定异性产生爱慕的现象较男性更为普遍,但她们不像男性那样主动表露,而只是默默地埋在心中,即从一种自我安慰的形式存在,并在这一过程中倍受煎熬。只有当这种爱慕之情实在难以抑制时,她们才会“斗胆”地通过传纸条等方式来表露。当然,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现实生活中这种大胆的女性毕竟不多,因而这也就进一步加深了女性青少年在异性意识上的内倾倾向。
④就对年长异性的爱慕感情表达方式而言,男性青少年的这种感情较为隐蔽,一般不会轻易流露。女性青少年与男性不同,一方面,能引起女性青少年爱慕的年长异性范围更广:除了名演员、作家、运动员外,也可能包括教师和其他曾深深关照过她的人。另一方面,女性青少年的这种感情较男性更易外露,她们会大胆向自己向往的年长异性写信,甚至“求爱”,有时尽管知道这样做是无济于事的,但仍然频频为之。
3.恋爱期
这一时期一般始于青年初期的中、后阶段,是青春发育期异性意识发展相对成熟的阶段。恋爱期异性交往有以下四个特点:
①交往对象的特定性。在恋爱期,男女青少年已开始按照各自心目中的偶像寻找“意中人”。他们追求特定的异性,并喜欢与之单独在一起活动,出现了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而带有“离群”色彩的心理倾向,这一特点在男性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日本学者泉等曾以“是否同特定的异性亲密交往过”为题,对90名男性高中生和50名女性高中生进行过“异性交往”的调查。结果发现,答“交往过”的,男性占21.1%,女性占32%;答“正在交往”的,男性占18.8%,女性占30%;答“如有可能就想交往”的,男性占44.4%,女性占24%;答“还没有”的,男女各占10%。可见,绝大多数男女高中生都想同特定的异性交往或正在交往或已经交往过。不同的只是较固定地同一个异性交往的,男性占54.4%,女性占32%,男性显著高于女性。
②相互爱情的浪漫性。据美国学者克涅克斯和斯波拉科斯基(D.H.Knex&M.J.Spot-akowski)解释,这一时期的男女青少年往往把恋爱看成为一种神秘的、奇妙的、难以理解的力量。对恋爱的浪漫态度,典型的表现是“一见钟情”,认为恋爱是婚姻的唯一标准,真正的爱是永恒的,一生只有一次,等等。克涅克斯和斯波拉科斯基认为,这种浪漫的爱情与关系基本稳定、坚固、和谐和以注重现实为特点的爱情是不同的。
③感情交流的深刻性。与爱慕期两性感情交流比较隐晦含蓄和以试探的方式进行不同,在这一时期,两性间的感情交流较为直率、系统,并常以幽会的方式进行。正因为这样,目前在中学生中,有过恋爱史的学生已占相当大的比例。如据在西安地区1986年对548名中学生的调查,发现初中有过恋爱史的同学占14.9%,高中占19.1%。据在重庆地区1986年对1754名中学生的调查,发现初中男生有过恋爱史的占12.3%,女生占14.6%,高中男生有过恋爱史的占23.4%,女生占27.6%。
④对爱恋对象的占有性。这一时期的男女青年会产生对爱恋对象的占有欲,并出现毫不掩饰的嫉妒心理:对爱恋对象与自己的同性同学和朋友的接触十分不满,甚至疑神疑鬼;对自己的同性同学和朋友与自己爱恋对象的接触既尴尬万分,又十分愤恨。这种占有欲主要是精神性的,但有时也表现为肉体性的。如据李铭远(1989)对213名中专生调查,发现有8.8%的男生和2%的女生有性交行为。邓明昱(1986)对1754名中学生调查,发现有1.1%的中学生有性交行为。除了性交之外,更多的是拥抱,接吻、抚摸全身等性接触。在上述邓明昱的调查中,有此类行为的男生占19.8%,女生占17.4%。显然,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性欲意识的发展关系极为密切。
二、青春期的性欲意识
青春期的性欲意识是在儿童期性欲意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性发育的日趋成熟,青少年的性欲意识显得更为强烈。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性兴趣的产生和性冲动的出现。
兴趣是指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使人们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注意,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伴随一种快感。虽然儿童早已对性发生了某些兴趣,但这种兴趣往往不是十分主动和强烈的,其产生原因主要是好奇心,而不是性欲的驱使。与儿童不同,青少年性兴趣的产生在于性欲的激发,这是由于性腺激素的大量分泌造成的。一些性心理卫生学的研究(关忠文,1982;傅安球,1989)表明,随着性器官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青少年越来越对性发生了兴趣。尽管这种兴趣是隐蔽的、难于启齿的,而且还带有明显的羞耻感,但仍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和以各种方式强烈地表现出来:他们会主动地寻找介绍生殖系统解剖生理和性知识的书籍阅读,并对性器官的变化和第二性征的出现表示惊讶、神秘,他们会对电影电视中屡屡出现的男女接吻、拥抱以及其他爱抚动作感到迷惑、新奇,对文学作品中赤裸的和隐晦的性描写感到兴奋、震动、从而产生试图了解和探索性奥秘的欲望,他们也会去偷偷欣赏裸体艺术作品(雕塑、摄影、绘画等),并把视线集中于乳房、性器官等“关键”部位,他们还会根据已获得的生殖系统的知识去观察自己已经有所变化了的生殖器官,甚至还想去偷看异性小便和洗澡,等等。所有这些表现,虽然多少还常有好奇心和神秘感的成份,然而这种好奇心和神秘感是与性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在对性发生强烈兴趣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正像前苏联著名性心理卫生学家科恩(1984)所指出的那样:“青少年时代,性欲的基本特征是它的‘试验性’。一个少年发现自己的性本能之后,便从各方面加以探究,在任何其他年龄都不会出现像12~15岁这个时期这么多越轨和病态行为。”当然,青少年的性兴趣也有其个体差异:有的人强烈些,有的人微弱些;有的人因经常受到性困惑而主动追求,有的人则只在某些性信息的刺激下才被动唤起;有的人会付诸行动,通过各种方式去探究性奥秘以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的人则仅仅停留在想象阶段,在脑海里编织着各种使其心旷神怡的性梦,等等。此外,青少年的性运动兴趣也有性别差异,例如,男性青少年的性兴趣一般要比女性青少年强烈些,这可从男女青少年对青春发育期带来的生理变化的态度上看出来。日本大阪府立科学教育中心曾以“发现自己身体有了变化时的印象”为题,调查了青少年对第二性征出现的态度,结果发现,男性青少年对此持肯定态度的占72.?%,女性青少年则只占47.1%。我国学者姚佩宽(1986)的研究也发现,中学生发现自己身体发生变化后,强烈意识到男女的差别,对此,男生持肯定态度的多于女生,持否定态度的少于女生。总之,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由性欲所驱使的性兴趣,确实是青春期性欲意识的一个重要表现。
除了性兴趣之外,青春期性欲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性冲动的出现。性冲动是对性兴奋强度逐渐增加并企图付诸行动的一种心理体验。青少年的性冲动常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诱发出各种性代偿行为(诸如阅读色情读物、影视,或观看异性的肉体等),以求平抑业已引起的性冲动;二是诱发出自慰行为(如手淫、性幻想、性梦等),以发泄业已引起的性冲动。
性冲动是男女青少年生理心理的正常反应,但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人对它感到难以接受。据马建青(1988)对319名大学生的调查,平时有性冲动的占87%(其中男性中占96.3%,女性中占68.7%),但对自己的性冲动感到恐惧的有12%,羞愧的有36%, 自责的有33%,苦恼的有26%,困惑的有22%,厌恶的有17%。这样,一方面是性的自然冲动——随着性器官的发育成熟和性兴趣的日益强烈,性冲动越发明显;另一方面是对性冲动持否定、批判态度。于是,青少年就常常处于一种兴奋、激动心理与不安、自责心理交织在一起的矛盾之中。结果,有的人故意压抑自己;有的人寻求不正常的发泄途径,如所谓的“厕所文学”、“课桌文学”等,就是一种表现;更有甚者,有的人表现为窥视、恋物等性异常行为和罪错。据马建青调查,有性压抑感的大学生占55%,而男性的性压抑感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62.4%和33.6%,有显著性差异。
男女青少年在性冲动问题上之所以有上述不同,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男性青少年的性冲动易为视觉刺激所引起。例如,女性具有性感刺激的动作,半遮半掩的肉体,表现女性人体美的艺术作品等,都能激起男性青少年的性兴奋,引起性冲动。女青少年的性冲动虽然也可能被各种带有性感色彩的视觉形象所激起,但其性冲动更易为触觉刺激所引起。其次,男性青少年性冲动的兴奋中心,在青春期常集中于生殖器官,集中于生殖器官的强烈性高潮需求(这大概也是男青少年易发生手淫的生理原因),这与女性青少年性冲动的兴奋中心不集中在生殖器官,而显示出弥散性的特点是不同的。正因为这样,对于同样一个视觉性的性刺激,女性青少年很难产生性冲动,即便产生了,其强度也比较微弱,因而较易控制,男性则不同,一旦受到性刺激后,阴茎就容易勃起,就容易将注意力集中于性器官,因而必须经常加以压抑。最后,女性青少年的性冲动可能较男性更多地受到社会的干预和各种文化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在性成熟的青春期到来的时候,她们一方面本能地经常出现荒诞离奇的性幻想和春梦,另一方面经常受着一些宗教的、文化的和人格观念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她们的矛盾情绪的一个概念是,有性感或性活动,但它绝不是性欲性性交。”因此,她们不太可能明显化表现出诸如窥看男性肉体等代偿性行为。同时,由于“到了青春期,绝大多数男性都已学会了以手淫来获得生殖器快感的知识,但是许多女孩子还对此一无所知,”因此,女性青少年的自慰性性行为也往往较男性为少。当然,随着青春期生理、心理发育的日趋成熟,上述这种性冲动的日益加强和对其批判态度之间的矛盾心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男女青少年对性冲动会逐渐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此外,他们将不再为性冲动而感到恐惧、羞愧、自责、苦恼、困惑、厌恶和不安。反之,他们会顺其自然地“享受”此种性冲动所带来的乐趣:男性会任阴茎持久地勃起,女性则任阴道分泌粘液,在此过程中他们还会作起与心爱的异性拥抱、接吻、抚摸乃至性交的白日梦来。
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男女的异性意识和性欲意识发展会日趋明朗、丰富和成熟。当然,随着知识的增加、经验的积累和阅历的丰富,男女青少年的性意识会向更高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