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际上公布的最新资料,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非常高,有资料报道,在美国每十个儿童青少年中就有一例抑郁症。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青少年咨询门诊中,单相抑郁占咨询总数的26%,发病年龄为15—19岁。可见抑郁症是青少年期的常见疾病,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华、女性、15岁、初中一年级学生。5个月前无意中触摸到左乳突区隆起,听说生癌就会淋巴结肿大,担心自己生癌。很紧张,后问其母亲,其母说左右对称,是正常的。同学也说正常的,稍放心,知道自己过度担心。后又听老师讲,一个不开朗,总是担心自己生病的人,容易得癌症。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又开始有所顾虑,每当独处或无聊时会控制不住地想这个问题,学习时或有事做时则能控制。近月来开始觉得整日不开心、闷闷不乐,失去愉快的体念;人变“懒”了,变得很被动,失去了动力和干劲,以前考试成绩稍降几分,会很在意,也很有冲劲追赶上去,现在却觉得无所谓了;仍想念好书,但觉注意力难集中;容易伤感、哭泣;想过做人没意义,但又觉得不应该有这种想法。体念到自己完全变成另一个人似的,但治疗动机不强。平时学习成绩优异,性格偏内向。
丽、女性、18岁、某重点中学高中三年级学生。患者性格内向,唯一爱好就是读书,成绩一直较好。从高一下半年起出现人际关系敏感,很在乎同学对自己的看法,经常担心自己做事会影响别人,与人发生误解总是将错误归咎于自己。高三下学期面临高考压力,症状加重,睡眠差,总是控制不住地想一些琐碎且不开心的事,并出现心情沉闷,学习兴趣减退,厌学,即使勉强坐在课室,也不能专心,注意涣散;原来是很勤快的,现在却变“懒”了,严重时只想躺在床上不想动。最近回到家休息了一周,也不见好转,还说要放弃参加高考。
茵、女性、21岁、某重点大学二年级学生。患者99年考入某重点大学,半年后又因成绩优异从普通班转入基建班。渐感到学习压力大,且自己对纯理论也不很感兴趣;同时觉得同学很自私、很虚伪也很现实,同学之间缺乏真正友情。即使是同宿舍的人,也很少沟通,各人忙碌自己的事,对大学生活深感失望。近三个月来,出现睡眠差,难于入睡,常深夜2-3点打电话向家人诉苦;经常感觉到莫名其妙的心烦、不开心、不愉快,容易发脾气;学习缺乏动力,心有余而力不足,想懒怠但又不甘心;对自己、对前途失去信心;有自责,想一死了之,但又觉得对不起父母;食欲减退,疲乏等。
与上三例均为青少年抑郁症,症状轻重不一,其中真正符合成人重症抑郁标准的很少,带有神经症的共同特点。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有人称之为“心灵的感冒”。现代医学认为是大脑生物胺(如5-HT)不足,导致患者整个功能都处于抑制状态,而非单纯的情绪低落。学习是学生的主要生活内容,涉及到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个性等,抑郁症常导致学生学习困难、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厌学、拒学等学习障碍。
当一位勤奋好学,学有成效的学生突然出现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学习兴趣减退,成绩下降,并有要退学、拒学、哭泣、自卑自责、等消极言行时;当乐观外向的孩子突然变得自卑内向、沉默少语,或文静有礼貌的学生变得急躁激动,同以前判若两人时;当学生出现持续的失眠,躯体的各种不适如胃口差、消瘦、疲倦,但检查无异常时,应警惕抑郁症,尽早到专科治疗。
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对于专业医生来说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受煎熬于抑郁症状的人却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许多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外表如常,强作欢笑,却把忧郁、痛苦和绝望深埋在内心,有些症状以躯体形式表现出来,难于识别,很容易导致。
抑郁症并不是不治之症,目前新型的抗抑郁剂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且付作用很少,结合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效果更好。抑郁症的关键问题是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