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董永是个孝子,孝心感动了天地,于是七仙女下凡来嫁给了他。后来,董永和七仙女生活的地方变成了一座城市,这个城市就叫“孝感。我在这个城市生活到18岁,耳濡目染孝心的天经地义。18岁之后出门远行,一晃十年过去,我对 “孝”的看法多了一层理解。 传说总是美好的。董永是个穷孩子,穷孩子很难讨到老婆。传说于是告诉我们;只要你善待父母,有口皆碑,天上就会掉下个老婆来,而且这老婆既美丽又善良;重要的是,她 还不嫌贫爱富,你挑水来我织布。 我们沉溺于这样的幻象已经很久了,讲学因此蒙上了一层功利色彩 :很明显,董永和七仙女那个故事告诉我们;讲孝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讲孝会带来令人惊喜的回报。 东方的伦理故事往往回避人性中的悲剧时刻,而选取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在董承父母故去后,董永和七仙女过起了幸福的小日子。西方人却不这么看,他们在故事中设下了一个局,道出我们的现实困境 :母亲和妻子落水的时候,一个男人只有能力救起一个人,这时候他该选择救谁? 他该选择救谁?这个问题简直不是给人回答的;它将我们平庸的生活击了个粉碎,它揭示出生存的真相,就是由一个个两难的命题构成。 在西方伦理故事面前,东方的孝道显得虚弱无力。老祖宗告诉我们“父母在,不远游。”按这样的观点,我们这些异乡的游子岂不都成了逆子?老祖宗还告诉我们“百善孝为先。” 对于孝道出色的人;还可以推荐当官(所谓“举孝廉’),讲孝的功利色彩又一次喷薄而出。在卫道士那里,孝成为可以捞取政治资本的工具,这种孝不要也罢! 我看过由作家张洁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看得泪流满面。我看到了那一对母女的镜像关系,母亲只知道一味奉献,不懂享受不懂索取,只知道怕给女儿添麻烦,这当然引来女儿的埋怨,后来,女儿像哄孩子一样哄着年迈患疾的母亲度过最后的时光…… 我从这里找到了讲孝的终极答案 待父母如待子女 !每个人都可以们心自问,是否做到了这一点,是否能做到视父母如己出?如果是,“反哺”一词没有白学。 孝,人子之道。作为人子,孝顺应该是一种本能,生而具备的;发乎天性的。而不应该是后天道德教化的,随俗从众的。越是道德教化得来的所谓 孝”,实际上离人类的天性越远,它更接近于“礼”;有了这个“礼”,孝 就更像是一种仪式。当“孝 变成了一种“礼仪”和 “体统” 之后,满目触及的无非是《常回家看看风》《一封家书》这样的道德颂歌,无非是一年一度的回家乡,无非是随礼品和包装而来的寒喧。 而这时候,叹息声也许正在父母心中微微泛起,他们与我们同样不明白: 日益得到的与日益丧失的相比,究竟付出了怎样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