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15点,赵忠心教授作客新华网,与网友探讨如何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欢迎大家提问。(赵忠心,著名家庭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家长不应急功近利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赵忠心教授做客新华网。现在可以说中国大多数的父母非常爱孩子,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是更多人苦于找不到良好的方法,而且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有些人不懂得科学的方法,反而造成一些悲剧。请问目前家庭教育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和误区?家长在日常教育中应该注意哪些原则和基本主要方法? [赵忠心]:当前中国家长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这是好现象。但是现在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误区。家长急功近利思想很严重,看重眼前利益,放弃长远利益,效果肯定不好。主要表现在几方面,第一,任意超前教育,超越孩子的年龄阶段,超越他们的年龄特征,让他们学习很难理解、很难接受的东西,比如还没上小学,就拿小学课本知识来学习等等。第二,表现片面性,只重视一半的教育,比如重视智力因素的影响,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特长,忽视全面发展等等。第三,家庭教育有学校化的倾向。家庭教育的特点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随时随地进行一种很特殊的教育,它跟学校教育有很多不同。学校教育是专门的教育机构,通过上课和搞有组织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教育系统的传授科学知识。家庭教育是遇物则悔,意思就是碰到什么事或者正在做什么事,就结合这个事进行相关的教育,这是家庭教育的特点。现在好多家庭都是像在孩子上课一样教育,这是不对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发展状态,家庭教育是另外一种发展状态,这两种都应该有,不能重叠。 学习具有时代特征的家庭教育科学理论 [主持人]:网友“扬子饿”问道:在过去教育中孩子有许多宝贵的教材,比如说《百家姓》,《孟母三迁》……那么目前作为父母,还有哪些途径可以获得教育孩子的方法呢? [赵忠心]:中国过去是典型的封建家族社会,重视家庭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实践过程当中,人们总结出许多很好的经验,通过一些儿童读物或者是教材积累下来。这些东西是很有价值的,但是要看到,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有些东西已经过时了,已经不适合今天了。我们一些优秀的东西当然要继承,有些不太适合今天情况的要扬弃。家庭教育应当继承我们的优良传统,但同时也要改造过去的一些经验,因为毕竟离现在社会有一定距离。所以对过去家庭教育的一些教材、一些经验要有批判地继承。我想今天更多地还是要学习具有时代特征的一些家庭教育科学理论。 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主持人]:网友“天地无垠”问道:您认为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可归纳成哪几点? [赵忠心]:家庭教育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进行的,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一直认为,家庭生活环境对孩子就像是物理学习的磁场一样,孩子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家庭环境里,他会不由自主地按照家庭的期望方向来发展。所以要想把孩子培养好,使孩子的发展符合家长的愿望,符合社会的需要,家长应该努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主要有几点。第一,有文化氛围。家庭里边要有学习气氛,当今社会是知识社会,所以家庭里边要有知识的氛围。第二,在家庭里,家庭成员的关系要协调。为什么要讲这个?因为现在家庭比较脆弱,不像过去传统家庭那么稳固。家庭对孩子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主要是对未成年人,他们对家庭、对家长依赖性非常大,家庭动摇或者父母分居、离异对孩子影响很大。所以作为家长,既然生了孩子,就有义务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第三,家庭环境还包括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过去中国实行的是封建家长制,家长对孩子来讲是管理与被管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现在应该是建立平等的民主的父母子女关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成长,孩子也容易接受家长的教育,教育效果会很好。 平和的心态是选择好书的关键 [主持人]:现在家长在学习与家庭教育有关的理论和方法,不少家长自己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有关书籍,但是现在许多网民反映有关家教的书籍让人感到无所适从,无从选择。有的书籍互相矛盾:有的让孩子早识字,有的说孩子识字太早会得疾病。对这种状况,家长如何分辨家教书籍的真伪?又如何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赵忠心]:因为社会上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强烈需要,这样就会推动家庭教育书籍的出版。近些年来确实出了很多家庭教育的书,比如中国妇女出版社就出了很多很好的家庭教育方面的书,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但是从整个家庭教育书市来说还是很混乱的,有点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现在让家长们自己来选择书确实有些困难,因为家长不是学教育的,他们也不能事先把所有的书看一遍。家长要想选一本好书的话,首先得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家长作为教育者的素质,不是学几个绝招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现在好多家长心态不太端正,希望有一本书能指导我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神童,家长有这种心态,有些写书的人缺乏学者的良心,他不是引导家长朝着正确的路子走,而是迎合某些家长不正常的心态,你培养神童,我就来给你一本培养神童的书,你希望早识字,我就给你来早识字,我认为这样做是不负责任的。家长要想选择一本好书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态,你看书是要提高自己的素质,而不是学几个绝招。 [赵忠心]:第二,从书的广告词或者封面或者标题上,家长也应当注意分辨。根据我的经验,现在对家庭教育图书炒作得很厉害,按照我的观点,越炒作得厉害你越别买,越平实的,你倒可以看看。因为家庭教育是个科学的东西,不是靠炒作。现在广告对家长确实影响很大,我们要学会看图书广告,因为广告不是合同,广告词也不是合同语言,往往有夸大的情况,家长们选哪本书不能只看广告。如果看广告,十回有八回是要上当的。第三,家长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建议家长们参加孩子上学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开办的家长学校。一般来讲,学校和幼儿园所传授的知识是比较可靠的,所以应当积极参加。第四,家长要增强自信,积极进行家庭教育实践,就是总结自己经验或者教训,不断提高自己。 不要把家长的愿望强加给孩子 [主持人]:网友“楚人快乐”提出:大多数家长注重孩子的课外学习,这样孩子基本上没有玩耍的时间,好象扼杀了天性。但不让孩子学担心孩子未来没有竞争力。所以家长很迷惑,不知道让孩子快乐地生活还是重视他的学习?我的女儿今年十岁,曾学舞蹈,本只想让她有点舞蹈知识,锻炼身体,但老师却象培养舞蹈家那样要求孩子,孩子本来先天条件不好,失去了信心也没了兴趣。现在只要提课外的这种学习,她的逆返情绪特别严重,我不知道怎么办好。 [赵忠心]:现在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课外教育,但是对教育的理解有些偏差,把教育的内涵理解得太狭窄。一提教育就好像是学什么技能技巧,掌握什么本领。其实教育是促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在家长普遍认为要学一门本事,比如画画、跳舞等,这是一方面。现在对教育内涵理解太狭窄,所以走了这么一条路子。提高孩子的竞争力,从根本来讲是要提高孩子的素质。我们整天讲素质教育,那什么叫素质?我个人理解,素质就是这个人具有发展的后劲,没有发展后劲就是素质低,有发展后劲,素质就高。他离开学校、离开老师之后,他能够进一步发挥发展自己的才能。素质低的,老师教了10分,他可能发挥8分,素质高的,老师教了8分,他可以发出12分。我们不要过多地追求技能技巧,这是对教育理解的狭窄。孩子发展一些特长是可以的,但是不要强迫,不要把家长的愿望强加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愿意学。另外,不要同时发展多方面特长,这样会对孩子造成压力。 对孩子要全面教育 [主持人]:有几位网友如“年年听春雷”“老牛拉破车号爱国者”有这样的问题:现在很多家长也很困惑,也觉得不应该给孩子加这么多压力,但是大环境都是这样,家长也很没有办法。包括送孩子去上各种班,您觉得这算不算家庭教育的内容还是只是一种特长教育或者是技能教育?家庭教育是重视育人为主还是以育德为主? [赵忠心]:市场经济社会重要的特征就是处处时时都有竞争,而且竞争激烈。也就是说市场经济社会跟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生存相比,现在生存难度加大了。家长们有切身体验,过去不知道生存难度究竟有多大,最近几年知道了。有一件事给中国人民上了一课,就是下岗。家长们都比较紧张,紧张心态是必要的,但是现在家长有点过度紧张。市场经济竞争激烈是一方面,但是也要看到市场经济社会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只看到一面,势必会对孩子期望要求过高,对孩子施加压力,不仅实际压力更大,压力更大。有些家长在马路上走路一看卖冰棍的,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干这个。给孩子描述这样一个前景:好好学习就上天堂,不好好学习就下地狱,这不是教育,对孩子是一种威胁,是一种讹诈。所以对孩子教育不要只讲一面,要全面教育。这样给人造成过度紧张,读书学习跟体育比赛一样,过度紧张,压力过大,效果反而不好。孩子们要紧张一点,要努力一点,但是不能过度,过度的话会适得其反。最近几年,中国出现好多家庭悲剧,基本原因都是为了学习,很少有关品德的。所以家长的心态很重要,它甚至决定家庭教育能不能成功。所以我反复劝家长们,把心态要放平和,全面地了解社会,全面向社会传递信息。 学校、家庭、社会哪道工序都不能少 [主持人]:家长应该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心态要放平和,但实际上也带来一些问题,如何进行家庭教育不光是家长的事情,也与整个社会大环境有关系。按照中央要求,中央也非常重视,如何给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强调抓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环节。关于家庭教育,中央把这个任务落实到妇联组织,目前全国妇联也围绕着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作为妇联这个组织来说,更好地推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除了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以外,当务之急还需要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赵忠心]: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和党中央办公厅曾经出过一个文件,题目叫《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里边第13条的第一句话就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责任指导家庭教育。”今年关于未成年人道德教育问题,又改成妇联。我跟妇联合作了20年,妇联给我的印象很好,他们很认真、很负责、很努力,也有协调的优势。但是经过20年合作,我提出了不同看法。我曾经给李岚清副总理写过一封信,我建议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因为家庭教育毕竟是教育,妇联不是教育机构,是个社会团体,有协调能力,但是真正落实到教育一定要靠教育部门,教育部门没有积极性,全靠妇联,肯定不成。如果教育部门不发话,不可能直接面对家长。在那封信里,我讲了中国解放以前由教育部指导家庭教育,世界各国大多是教育部门指导家庭教育。李岚清副总理很赞成我这个观点,把这个信批给了陈至立。目前家庭教育想要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将立法提到议事日程中,最好是自下而上,由各省市先行探索,制定一些地方性的法规。(2004.08.16 15:23) [主持人]:那么0到3岁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应该由谁来指导? [赵忠心]:0—3岁是妇联的主要任务。如果是学校,直接通过妇联,不通过教育行政部门,肯定不成。妇联要想把家庭教育抓起来,必须调动教育部门的积极性。妇联可以做一些事情,但是要想家庭教育落实到每个家长身上,就得靠学校办家长学校。据我所知,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性很高,家庭教育指导都很好。如果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性不高,那家庭教育指导都落实得不好。我呼吁教育部,要把指导家庭教育作为自己分内的事情。我知道教育行政部门很忙,但是要对孩子真正实施素质的教育,光靠学校不成,一定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为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对孩子来讲就像一个综合加工厂,缺少哪道工序都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只要有一个文件,学校把家庭教育作为自己分内的事,每个学期做计划,每个学期向教育部汇报工作都要汇报家庭教育工作,只要做到这一点,那家庭教育就做起来了。妇联是做不到的,因为妇联不是行政机构,它对学校没有制约能力。但是教育局说话,它必须得听。要理顺这个关系,我不是说妇联不再做家庭教育工作,就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妇联有所分工,比如中学、小学或者是幼儿园,3岁以后的指导,主要渠道是通过学校办家长学校,3岁以前的散居儿童,妇联通过协调社区或者妇联组织来进行指导,没有分工肯定不成。 我的指导思想就是无为而治 [主持人]:网友“北京糖火烧”问道:您是怎么培养自己的孩子的?有没有一些有启发的故事,能不能推荐一些书籍? [赵忠心]:我讲课时,有的听众就问我,你介绍介绍你自己是怎样培养孩子的。我有两个小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品种齐全。男孩现在35岁,女孩30岁。培养他们,我总的指导思想不像现在家长这个心态,总的指导思想就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不是不治,不是不管。所谓无为而治就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加以引导。我从来不强制我的孩子做他们不想做、不愿做和做不了的事情。我作为一个教育者,不是给他指定一个方向让他们走,而是在旁边来点拨。我不能代替孩子自己去发展。现在好多家长是给孩子规定一条道路,强制或者包办孩子的发展,如果这样效果肯定是不好的。我跟我孩子之间的关系都是比较平等、比较民主的。比如我孩子上学,上什么学,上到哪一级,基本上都是由两个孩子自己选择,我从来不规定。 [赵忠心]:我只讲这一条,只要你们想学,你们上到哪儿,我供到哪儿。我儿子当时初中毕业以后就面临升中学的问题,是升高中还是上中专、中技。我问儿子的意见,儿子说先上个职业学校,先工作,工作以后可以边工作边学习,我说这也是一条路子。我儿子通过自己的选择,现在发展得很好。他读了大专,现在读了本科,边工作,边学习,工作学习两不误,发展很好。除了读书以外,我还嘱咐孩子向实践学习。我认为人一生当中要读两本书,一本书是有字书,一本是无字书,无字书就是实践。我儿子调动工作十几次,我说你老调动工作,不专心致志。我儿子不赞成,你这种观点很陈旧,我之所以要调动是涉猎更多的领域,我能调动说明我还成,这样会大大丰富我自己。儿子一开始调动还要通过我,后来因为我老是阻拦,后来他就先斩后奏,调动完之后再跟我说。通过反复调动,儿子变得很成熟,我现在基本上不管他。现在父母老是包办,说句实话,你们死都不瞑目,因为你们老不放心。 [赵忠心]:因为我老伴是教音乐的老师,女儿有点音乐细胞,女孩子长得比较漂亮,从小喜欢跳舞,11岁曾经被选到北京花样游泳队当运动员。她去时,女儿问我说爸爸你同意吗?我说选择什么道路由你自己选,我只有一个要求,干什么就要把它干好,不能三心二意,不能动摇。我只有一条要求,哪怕你长大以后扫大街也要扫成一流的。女儿国内国际大赛中取得了一些成绩,退役以后当了两年教练。有一天她回来告诉我我已经退职了。当教练是国家干部,这么大事,我女儿自己做主。女儿通过自学上了大本,又到澳大利亚学了MBA。在当运动员、学习、工作当中,完全由女儿自己作主,我的意见只是供她参考。现在女儿在中关村一个公司做管理工作,非常好。我这两个孩子,他们现在的工作我基本不操心。孩子从小让他自己发展,家长在旁边点拨,这样成长的孩子,长大以后你放心。现在有一句话叫抱大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将来你是不放心的,因为他从来没有自主过。这两个孩子,我基本是让他们自主,让他们自己作主,然后我点拨,他们听就听,不能听我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哪怕他们选错了,教训也是非常宝贵的。我认为我的这个思想很值得家长们参考。 不要太早确定孩子的兴趣方向 [主持人]:网友“坛子”问:我小孩3岁7个月,我想教他学棋类,以培养记忆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和定性,这样好不好?我现在在他面前吹拉弹唱,以引起他的兴趣,但他总是拿这些乐器当玩具。我是随他自己还是严格要求呢? [赵忠心]:3岁的孩子,现在要想把他的兴趣方向确定下来,现在太早。家长处心积虑地让孩子学这学那,从这里看,有点对牛弹琴,为时过早。我想在3岁以前孩子的教育,有这么几个任务。第一,保证他身体健康。这是最重要的。第二,健康。第三,学好本土语言。对中国的孩子来讲就是学好汉语,主要是口头语言。第四,学习一些行为规范。日常生活当中常用的一些行为规范,比如说有礼貌,如何跟人打交道,学会谦让,学会守纪律等等。 写封信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主持人]:网友“lhb1995”提道:有一本书叫做《每天进步一点点》,里面的家长为了教育他的孩子,每个星期给孩子寄一封信,是包含母亲心语的精神粮食。请问像这种教育方式仅仅适用于不在身边的子女教育还是同时适用于在身边子女的教育? [赵忠心]:这本名为《每天进步一点点》是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我写的序言。这本书是很好的、很有价值的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武汉的一名普通工人,是一个单亲家庭,她在乌克兰学习钢琴,很有成绩,曾经受到乌克兰总统的接见,是很有前途的一位钢琴青年。因为她的儿子在国外,妈妈在国内,妈妈虽然关心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但是鞭长莫及。她就采取了一种办法,通过网络,每周给孩子写一封信。她写信不是简单地说教,往往是通过看了大量的材料以后,结合孩子的实际,选择一些典型人、典型事,她妈妈发表一些看法,一并寄给孩子。这种教育方法对她的孩子教育效果非常好。因为在国外学习,家里条件又不允许她经常回来,家长要尽教育妻子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她就通过这种方式。通过写信教育孩子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因为中国古代父亲做官做事都是异地做官做事,不带家眷,所以他们教育孩子都是通过写信或者写诗,来尽父亲的责任。用书信的方法教育孩子,就是在一起的话有时候也需要。有时候我们口头上给孩子进行教育,说过就算了,他不能反复回味。而且有时候一些话说出来,听起来不太好。如果用书信,把自己的意思传达给孩子,有时候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家长可以用平和的心态把自己的愿望、想法传达给孩子,这样对教育和引导孩子,往往不会走偏。我建议,在当前谈或者一谈就崩的情况下,写封信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能把看电视作为学习的主要途径 [主持人]:网友“北京糖火烧”又问:现在很多孩子都很喜欢看电视,对读书本身不感兴趣,但是电视学习又代替不了书本学习,请问如何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 [赵忠心]:电视是很实用的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量很大。有人讲过,现在的孩子通过电视获得的信息量大概相当于他爷爷那辈人一辈子获得的信息量。但是电视所传播的信息往往比较直观。用我的观点来讲就是比较肤浅。我们读书并不是像看小人书那样很直观的东西,我们要系统掌握一些知识,光凭看电视是不能获得系统的知识、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因为电视主要的功能是娱乐,其次有一些教育功能,不能把电视看成主要的教育手段。电视对孩子的吸引力很大,孩子如果缺乏自制能力,看上瘾以后往往欲罢不能,往往会荒废学业。我们不能杜绝孩子看电视,但是也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随便看,对孩子看电视应该有所限制和要求,不仅要选择看电视的内容,也要限制一定时间,要分清主次。孩子上学以后,主业是学习,不能把看电视放在主要地位。另外,看电视获得的知识不能代替读书。不管现代化的传媒有多发展,都不能代替读书。传媒上的有些东西是为了引起观众的兴趣,带有一定炒作,因为它的主要功能不是教育,不是传授知识。所以有时候也会传递一些错误的知识。比如现在古装剧,好多都是戏说,好多人看电视就当学历史,这是不行的,因为好多是违背史实的。有些地方本来就很边远了,很多孩子就信以为真。所以不能把看电视作为学习的主要途径,还得学习,因为书还是比较严肃的。 教育孩子家长人格很重要 [主持人]:网友“hancheng”问道:您认为影响一个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您作为做家长应该怎样为儿童提供一个成长的环境? [赵忠心]:影响孩子发展的因素,从学、教育学角度有三个方面。第一,遗传。第二,环境。第三,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这三点是缺一不可的。还有人讲四个方面。第一,遗传。第二,环境。第三,教育。第四,自身努力。我认为从家庭教育来讲,对孩子的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家庭的传统,家长的素质——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素质、家庭关系、家庭结构等等。但是影响孩子成长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家长的人格。在这里不得不谈谈《每天进步一点点》,作者是吴章鸿。她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她的孩子现在乌克兰上本科,准备要到德国读钢琴硕士。我跟她谈过多少次,也看过她写的一些材料,给我的印象,对于吴章鸿来讲,她的儿子成长得很好。那吴章鸿靠什么?一没有地位,二没有金钱,也没有过高的学历。她靠什么培养出这么一个有前途的孩子呢?主要是靠家长的因素,这在教育因素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可以说是教育因素当中的精品。家长的人格不好,就不可能教育出人格好的孩子来。 [赵忠心]:杜燕山,把五个儿子都培养成了人才,好几个当过宰相。他凭什么?我看了好多材料,我也得出一个结论。杜燕山原来是富家主,他原来不太好,借给人家粮食用小斗,人家还时他就用大斗。他到了30岁还没有儿子,非常着急。那时他父亲已经死了,有一天做梦,他父亲说你小时候心就不正,以后没有儿子。他爸爸一托梦把他吓坏了,从此以后他就学好。结果没几年,一下子生了五个儿子。杜燕山怎么具体教育孩子,就是家里规矩很严,秩序很好,男耕女织,各负其责,在生活当中,孩子就逐步成长起来了。我也下了一个结论,杜燕山之所以能把五个儿子培养成才,最要紧的就是他的人格起了作用。他原来是那么一个人,后来他变成了一个好人,所以在五个孩子成长过程当中,杜燕山后来的人格起了决定性作用。所以家庭教育当中,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家长自己首先就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 家长不要把教育理解得太狭窄 [主持人]:网友“蓝色人鱼”问道:请问对孩子的教育是越早越好还是在孩子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度过童年?快乐和责任哪个更重要?如果让孩子快乐,是不是意味着对孩子不负责任? [赵忠心]:这还是对教育内涵的理解问题。当然教育越早越好,最好从零岁开始。但是我讲的教育跟有些家长理解的教育不太一样,一说教育,家长就觉得是读书、识字、读古诗、读外语等等,这些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要早抓,但不一定要学知识、技能。从孩子一出生就应该对他们教育。比如孩子生下来,你逗他乐,这是一种情感教育,不要以为教育就是学什么具体的本领。俄国曾经有人问巴普洛夫,有一天人家抱着孩子去问他,什么时候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他说孩子多大了?他说我的孩子刚生下来三天。他说你已经晚了两天半了。巴普洛夫讲的教育绝不是读书识字。家长一定不要把教育理解得太狭窄、太偏激。对孩子教育主要是身心健康发展,为以后的发展打一个基础,它是一个奠基工程。 培养孩子四原则 [主持人]:最后请您跟我们的网友讲一讲家庭教育中最应该注意哪些原则和准则以及有什么忠告? [赵忠心]:第一,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少子时代,就是孩子越来越少。过去中国孩子很多,人们的观念就是多子多福,追求数量。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逐步把追求孩子的数量转移到追求孩子的质量上。都希望孩子少生,但是提高质量。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这也是一个可喜的变化。究竟我们怎么样培养孩子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我想我们培养孩子首先应该有一个目的,作为家长来讲,培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生活的比我们还要幸福。现在家长们考虑太具体,让孩子们做什么,上到哪一级,从事什么职业,考虑得太具体,这有点太盲目,因为现在社会生活很复杂,也就是说影响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变数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控制,不是说你想怎么着,将来就会怎么样。我们有一个大体的方向,就是让孩子幸福。什么才是幸福呢?我理解的幸福就是他既能够享受高等的物质文明,也能享受高等的精神文明,这样的人才是幸福的人。 [赵忠心]:第二,具体怎么培养教育孩子,选择方式方法、选择内容的时候应当有所依据,不能说脑瓜一热或者根据家长自己的经历、主观看法来选择内容、方式方法。要根据什么呢?根据社会需要。家长首先要树立这么一个思想,立足家庭,面向社会。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因为孩子将来是不是能成才,那是一二十年以后的事,不仅看到社会的现实,也要展望社会的未来,使孩子将来出去以后,别被社会淘汰,别落伍。所以家长应该树立这么一个观念。第三,家长培养孩子一定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尊重孩子的年龄特征,尊重孩子的个性,不能完全从家长的主观愿望来进行培养教育。就是我们常说的从实际出发,按照孩子的年龄特征、特征、个性特征对孩子进行培养教育,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使孩子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律来发展。拔苗助长,肯定适得其反,不要以为循序渐进就是慢了,循序渐进并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不光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都要循序渐进,如果按照主观愿望是跳跃的话,肯定适得其反。 [赵忠心]:第四,培养教育孩子不要单纯靠说教。中国的家长说教比较有特长,我发现有的家长一说孩子,我说你都超过老师了。意思就是说教太多,实践太少。要让孩子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要给他创造机会,让他去实践,让他去做。我特别主张孩子向实践学习,在实践当中总结经验、总结教训,这样会发展得扎扎实实。这也是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一个特征,不是完全由家长来说教,而是把孩子推向社会、推向实践,在实践当中学习,这也是家庭教育开放的一个趋势。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红叶路]:赵老师:我的孩子秋天上4年级,自制力非常差,宁可受批评也要在学习时开小差玩或看课外书,家长、老师都很头疼,该如何教育?谢谢! [赵忠心]:人的自制力就像汽车的刹车系统,只有动力系统没有制动系统不行,人也是这样。人的意志力表现在两个方面,想做不允许做的事是一种毅力,这是一种自我克制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能只靠讲道理,还需要实际的训练。给孩子创造一些特定的情景,考验、锻炼孩子拒绝诱惑的能力,孩子如果表现出来成功拒绝诱惑要肯定,让其体验成功的愉悦。家长必要的管理和限制也不能忽视。当今社会确实诱惑太多,需要具有很强的克制能力,比如上网聊天,游戏等等,很多孩子出事与这些有关,有的缺乏这种克制的能力就会误入歧途。 [主持人]:今天的访谈就道这里。谢谢赵教授带病做客新华网。谢谢! [赵忠心]:谢谢新华网,谢谢各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