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就近日关于心理学实验的重复性的讨论公开发表了一封公开信。 他在信中就表示,很多重复实验效度差即重复结果与原始实验的结果差异显著,究其根本,原因有二。就重复实验者而言,重复设置的实验在一些额外变量上没有做严格的控制,特别对于一些实验,一点额外因素的干扰都会是实验的结果天差地别,举例而言指导语在原始实验中和重复实验中一样,但指导语字体的变化也可能导致误
尖子生厌学喝下杀虫剂专家呼吁警惕孩子的心理红灯一名13岁的少年,就读于当地最好的中学,成绩排名全年级前5名,老师重视,同学喜欢。然而某一日,自称讨厌读书的他喝下了整整一瓶剧毒杀虫剂!当天,在川大华西医院重症监护室门外,13岁少年小文的爸妈急得直掉眼泪:我们真的不知道他到底在想啥!据小文的父亲说,小文从来都是个乖孩子,聪明、本分。从他上学以来,成绩几乎没下过前5名。从小到大,爸妈根本找不到批评他的理由
抑郁症越来越“偏爱”高学历,专家呼吁市民“知足常乐”曾经,他们是学校里的优等生、生活中的佼佼者;现在,他们却饱受孤独之苦,成为抑郁症的牺牲品。近日,记者零距离接触这些患有抑郁症的人们的生存现状,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无助的眼神与热切的希望。昨日,记者从沈阳精神卫生中心获悉:根据最新流行病调查结果,名牌大学罹患抑郁症的大学生达到学校总人数的35%,抑郁症越来越“偏爱”高学历、高智商人群。灰色镜头1怨父母,
据一项心理调查显示,在很多高速发展的一线城市,年轻人因生活压力大,心理问题无法倾诉,造成他们失恋后情感无处宣泄,容易做出一些偏激的行为:如因对方提出分手而怀疑自身价值,从而自暴自弃;或因分手导致心怀怨恨伺机对以前的恋人进行报复;更有甚者因无法接受现实产生绝望轻生的念头…… 心理专家称,年轻人的这些反应都是不健康的心理症状,应及时进行疏导,避免造成更大的精神损失和人员伤亡。专家为此呼吁,年轻人应进行
抑郁症越来越“偏爱”高学历,专家呼吁市民“知足常乐”曾经,他们是学校里的优等生、生活中的佼佼者;现在,他们却饱受孤独之苦,成为抑郁症的牺牲品。近日,记者零距离接触这些患有抑郁症的人们的生存现状,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无助的眼神与热切的希望。 昨日,记者从沈阳精神卫生中心获悉:根据最新流行病调查结果,名牌大学罹患抑郁症的大学生达到学校总人数的35%,抑郁症越来越“偏爱”高学历、高智商人群。 灰色镜头1 怨父母
目前我国许多17岁以下的青少年正在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未成年人的疾患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专家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孩子们的健康。 天津市安定医院曾经对部分小学和初中在校生的精神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5 1%的中小学生有抑郁心境,其中男孩多于女孩,并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上升,面临小学毕业和即将参加中考的孩子产生抑郁的比例最高。 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常务委员、天津市安定医院冯志颖教授指出,现在绝
新华社上海7月4日电(记者肖春飞)熊川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47岁的熊川武承担了国家十五课题“‘理解教育’研究”等诸多课题,不是躲在书斋,而是深入基础教育第一线,以博导之尊,时时站在学生立场换位思考,被无数未成年人当作知己,他倡导的“理解教育”,如今已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日前,新华社记者就暑假生活如何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延续采访了熊川武。熊川武说,暑假生活集休闲、娱乐与教育于
《中国青年报》上海12月16日电(记者龚瑜):今年上海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龄已经提前到12岁,正是入读初中的年纪,而这个数字在三年前是14岁左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专为10—19岁年龄段青少年而设的门诊,近期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青少年性发育提前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一份全国性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还显示,19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平均5%—10%的男孩和3%~8%的女孩有过性经历或者性体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桂永浩为此
近日,京、湘、沪三地焦虑抑郁大众知晓度调查结果发布,结果显示,公众对抑郁症的知晓水平有所提高,但对于焦虑障碍认知不足,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焦虑障碍不过是工作生活压力较大或情绪波动。 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是真实的、严重的疾病,它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主任委员赵靖平表示,适度的焦虑是生活中的一个正常部分,但是,当焦虑进入每天的生活中,持续存在、不合理且无法抵抗,便成为焦虑障碍的征
抑郁症越来越“偏爱”高学历,专家呼吁市民“知足常乐”曾经,他们是学校里的优等生、生活中的佼佼者;现在,他们却饱受孤独之苦,成为抑郁症的牺牲品。近日,记者零距离接触这些患有抑郁症的人们的生存现状,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无助的眼神与热切的希望。 昨日,记者从沈阳精神卫生中心获悉:根据最新流行病调查结果,名牌大学罹患抑郁症的大学生达到学校总人数的35%,抑郁症越来越“偏爱”高学历、高智商人群。 灰色镜头1 怨父母
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呼吁父母老师鼓励少男少女公开交往 昨日,在由广州市文明办、市妇联等联合举办的“2012年首场广州市家庭教育大讲堂”上,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教授、著名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一筠为现场1300名家长解读“青春期密码”时提醒,公开“放电”较安全,私下“放电”很危险,她呼吁家长和老师鼓励少男少女的公开交往,同时,注意为他们的交往建好三道“防火墙”。 无知少女手术后就上体育课 “目前,未成年少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