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因各种心理障碍引起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总休退学人数的50%左右,而大学生由于自卑、失恋、受挫等心理因素自杀已占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位。我校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朱建军副教授告诉记者,大学生已经成为心理疾病出现的高危人群,这一点再也不容置疑。
朱建军副教授谈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诸多原因中,人际交往不和谐排在首位。部分学生个性很强或是性格内向不合群,被其它同学排斥和冷落,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精神压力。这样的同学应该主动地和大家接触,积极地参加集体活动,去融入身边的环境。
很多学生在与异性的接触过程中,难以把握自己,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走向极端。朱老师告诫同学们要本着对自己、对他人的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恋爱问题。
激烈的学习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也给大学生带来压力。昔日的高材生走到一起,一些学生没有了以往的优势,但又不甘落伍,使得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增大。特别是在考试前,大部分同学会出现焦虑情绪;大学生原本对未来的事业起点抱着很高的期待,当现实与理想相差甚远时,即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沉重打击。朱老师强调,同学们应该准确定位自己的坐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走进心理咨询室的同学大都是经过几次激烈思想斗争之后才下定决心的。朱老师认为,这些表现说明同学们对心理咨询还不甚了解。他希望,当同学们感觉心理状态不好时,能主动地和心理咨询老师交流,所有心理咨询教师都愿意倾听同学们的不解和烦恼。
朱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注重自身培养健康的心理和成熟的心态。要自信,愉悦地接纳自己;要有毅力,遇到困难时,咬牙挺住就是一切;要豁达,有了宽容,就有了幸福;学会自我调节,在失意与困惑时,不过分压抑自己,懂得适当地宣泄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