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高楼孤独症”的心理现象正逼向现代城市的花季少年,如果离开网络、电视,他们觉得生活无趣,甚至坐立不安――被高楼囚闭的花季
核心提示
伴随着众多公有单位不再分配住房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来可以在“单位宿舍”或“七十二家房客”里“埋堆”的孩子逐渐随父母分散到各个商品住宅小区,嵌入了城市的石屎森林,每天重复“学校-家-培训班”的相同路线。
由于没有了“小圈子”,那些原本在家就已是形单影只的独生子女们,迁徙至高楼里更是难觅知音。学校读书辛苦找谁说?听到搞笑的笑话和谁分享?一知半解的懵懂向谁请教?当孤独向这些孩子侵袭时,不仅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上造成了表面的“孤单”,还投射到他们的心里,留下了深浅不一的阴影。
当我们在为生活奔波时,有没有留意到,有多少孩子正双手托腮坐在角落里,面无表情、目光迷离,对身外的刺激仅仅瞥过一眼便不再理会?谁愿意看到,纯真的天使渐渐丧失他们该有的灵动与生气?
正如一位专家所言,儿童的心理,一旦问题形成,年龄增长之后也很难改变。就像小时缺钙而得佝偻病,无论你长大后如何补钙都无法矫正。
【现象】
离开电视机,就像生活没有了灯
“我的孩子聪明伶俐,在×××学校读一年级……有没有小朋友愿意下午4点放学后和他一起读书、玩游戏……”不久前,一位母亲在网上发了一篇“为7岁儿子寻友”的帖子,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挂了3天,就有129条“跟帖”,其中超过八成是父母代自己孩子的“应征帖子”。
当我们留下QQ号与该母亲取得联系后,这位急着为儿子找小友的白领说出了原委:自去年10月举家从西关小巷搬至天河一高层住宅后,读一年级的儿子每天下午3点多放学后就只能回家里和年逾花甲的奶奶一直呆到他们下班回家。“他奶奶不敢带他到街上逛,更不敢放他独自下楼。碰上我们加班,他就要一个人呆五六个小时,做作业、看电视,也不说话。”母亲无奈地说,“读小学差不多一年了,性格反而没有以前开朗,常常发脾气,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带他看病,医生说患了‘高楼孤独症’,现在只能寄望为他找个‘书伴’,可以一起学习、一起休息,让他慢慢适应。”
据了解,近年来像这封网帖中的“小太阳”,因住进高层缺乏心理沟通,并引起焦虑、抑郁等症状的少年儿童明显增多。他们大多因离开了原先熟悉的生活或学习环境,对新环境不熟悉,加上邻居之间互不往来,没有小伙伴间的心理沟通和感情交流,久而久之引起心理孤独,并诱发焦虑、抑郁等症状。
“高楼孤独症”多发在14岁以下少年儿童,但这个症状的诱因却可一直潜伏到孩子的青春期。记者发现,找不到玩伴、心灵伴侣,甚至找不到“乐子”,没有快乐起来的理由,几乎成了新一代中国独生子女的最大“硬伤”。由于父母在外忙着“挣钱”,独生子女们课堂之外就只能回家读书、吃饭、看电视、趴在窗前看大街、睡觉……饭桌反而成为了一家三口或三代人相互说话最多的“场地”。
前段时间,当我们在广州市天河路、北京路街头,随机向200个独生子女中学生派发调查问卷时发现,面对“平时有什么爱好”的问题时,竟然有一半答不上来,28%答“看电视”,22%选择“上网”;而回答“最想玩什么”时,竟有八成孩子写上“不知道”。再仔细问清楚,发现在他们心里,大多东西都十分无聊,哪怕只有“三分钟”热度,事后也感觉空虚,因此,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常常感觉“郁闷”。
【恶果】
不善于与人交往,没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父母们似乎不大明白因从小缺乏同伴给孩子造成的“孤独”,对孩子会带来多大伤害。
“这能牵涉到大家目前很多的困惑。”吴文虎说,“为什么现在一些年轻人工作不久就辞职?为什么遇到‘失败’就要轻生?主要就是从小独来独往,不善于与人交往,没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对社会、对家庭缺乏信心和责任心。”
“小时候反映的可能就是‘高楼孤独症’,因为小朋友还未能调整自己的情绪,从而患上厌食、失眠、抑郁等病症。”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潘集阳说,孩子长大后,这种“孤独”就有可能导致性格的缺陷,比如“自私”、“功利”等。
另一方面,我们了解到,独生子女一代中很多孩子宁愿在网上和网友聊天,也不愿意和现实中的同学聊天,其原因还在于当下激烈的升学竞争。“比如奖学金、升学,甚至‘三道杠’,社会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也影响到孩子的身上,由于小时候‘孤独成习惯’,使他们不懂得怎样与别人相处,不愿意相信别人。于是,他们宁愿到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获得满足,比如隐瞒身份聊天,打网络游戏战胜别人;或者沉溺于电视中,把自己藏起来,不用和别人交流。”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学生处杨老师说。
“对于儿童的心理,一旦问题形成,年龄增长之后就很难改变了。这就像是小时缺钙而得佝偻病,无论你长大后如何补钙都无法矫正了。因为关键期、可塑期已过。”北京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中心主任郑毅教授说,对缺乏同伴的孩子来说,这个“佝偻病”可能是“自闭”,也可能是“自卑”等等,但最令人担忧的就是冷漠,对社会缺乏信心及关爱。
【期待】
抱起“宠物”与同伴分享
留学美国归来的朱凡告诉我们,中国家庭和美国家庭有两个很大的区别:第一是中国孩子不喜欢户外运动,而美国孩子喜欢;第二是中国家长喜欢“看管”孩子,而美国家长不会。很多美国家庭辗转好几个城市,但他们的孩子都能很快适应新环境,秘诀就是“抱上篮球到球场上去,很快就会有别的孩子过来”。“而中国城市里的孩子却大多被要求在家弹钢琴、画画”。
的确,在我们的那份街头调查中,当请孩子们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时,有近七成在回收问卷的“孤单”上打钩,接下来分别是“被迫”、“郁闷”,约共占两成,只有一成多选择“五彩缤纷”。从访问的对答中,孩子们多流露出“不耐烦”以及对“无止境”的学习枷锁感到无奈和厌倦,渴望能“松一口气”,却不知道“怎么松”。
“由于成长受到了精神上的忽视、竞争压力的重压,孩子们过去的群体的、活动的、自发型的成长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目前大多数儿童严重缺乏社会性。”吴文虎说,“在目前社会还需要面临一个独生子女群的前提下,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为孩子创造环境,让他们抱起心爱的‘宠物’,走出家庭小圈子,与他人分享。”
他认为,“同伴”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分享”,能够从“施”与“受”的过程中体验个中情感。因此,家长首先要带孩子多走出去“呼吸新鲜空气”,其次,家长不能对孩子过分溺爱,只要可能,孩子的事就让孩子自己去做,不好全盘包办。“因为这样,孩子不仅乐意,有积极性,而且也在其中提升了自己的心理素质。”吴文虎建议,“第三,家长要尽可能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如打球、游泳、跑步等。适当的体育活动不仅使孩子健康、充满活力,还能调整、刺激与提高孩子的本体统合能力。”
不少专家还建议,政府、社区、街道要多建有益少年儿童身心成长的公共场所、公共设施,以及针对少年儿童的特点组织有趣味的、有意义的公共活动。“比如简单地在住宅小院子里搞一个小型拔河等,都可以把孩子积极性调动起来,并为高楼里独门独户的孩子牵线,让他们平时能相互关心、共同成长,学会正确处理和对待人际沟通关系。”潘集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