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上,公布了2010至2011心理学学科发展报告,其中一项关于我国公众自尊水平的调查显示:小学生自尊水平最高,到初中阶段降至最低,然后从高中开始回升,并持续到大学和成人阶段。另外,针对10万名6至15岁少年儿童的调查研究显示,从小学四年级起,相邻年级的数学成绩差异增大。
青春期男生比女生“自尊”
研究发现,自尊的性别差异几乎为零,总体上男女两性没有明显差别,但年龄却在调节性别差异的大小,具体来说,自尊性别差异大小随年龄增加呈倒U型趋势。从青春期开始男性大于女性,且这种差异随年龄增长而加剧,到青春期晚期达到顶峰,大学阶段后男女自尊的差异又逐步缩小。然而,进入老年阶段后,女性的自尊水平又开始高于男性。
独生子女有自恋倾向
同时,非独生子女的自尊水平普遍低于独生子女。但最新研究发现,我国独生子女有自恋倾向,这种自恋型的高自尊应该得到更多社会关注。除了传统的自身和个性因素,生理变化也会影响自尊水平的高低。此次研究发现:体重越重,自尊水平越低;对自己身体形象越不满,自尊越低;牙齿畸形程度越高,自尊越低。相反的,外表越好,自尊越高。
青春期心理可塑性最强
专家分析,自尊的年龄差异和发展趋势表明,青春期是个体自尊水平发展、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当然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因此要特别注意对青少年自尊的维护和促进,以减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不良行为问题。此外,自尊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咨询、辅导、教育得到提高。值得一提的是,体育锻炼除了能增强个体的生理健康和体质外,还可以显著提高自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