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性家教第一人”林艺说:
性教育不是千方百计地阻止孩子发生性行为
性教育的主战场应该是家庭而非学校
近段时间来,本报求学版“我们该给孩子怎样的性教育”系列报道在家长和老师中引起强烈共鸣,一些家长纷纷给记者发来电子邮件,倾诉他们在孩子青春期遭遇的难题。“孩子爱上了同班女生咋办?”“孩子看黄色书籍了,父母怎样处理?”“孩子开始格外关注自己的穿着打扮了,她是不是早恋了?”昨日,本报特地采访了被称为“中国性家教第一人”的林艺老师,请他为这些家长们就“孩子青春期的性教育”支招。
观点一
性教育的主战场是家庭
而非学校
前段时间,关于90后涉性的一系列事件让家长们震惊不已。这些事件的主体都是学生,他们对性的随意与不分场合的大胆,让很多家长为之震惊:孩子们到底怎么了?
“是啊,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呢?这就是性教育缺失症的具体表现。”林艺表示,有人为此痛斥我国教育的失败,其实这并不能全部怪罪教育部门。家庭教育应该是孩子教育的一个主要部分。而长期以来,我们总把教育孩子的任务抛给学校,却忽视了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这才是中国教育最大的悲哀。“孩子的思想观念和品质操守,都应该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最初的基本价值观念如果得不到确立,上了初中就会随波逐流,就会因观念不同而与家长对立,出现众多的问题。”林艺表示,类似前面的涉性问题,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而我们的家长却从不知晓。我们只有看到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帮助他们,才能从中检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是不是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观点二
性教育不是千方百计地
阻止孩子发生性行为
“有些人认为,性教育就是千方百计地阻止孩子发生性行为,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林艺认为,性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是性知识普及,而是人格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意志品质、责任感和自制力的教育,是帮他们树立正确性观念、培养完美人格和减少身心伤害的教育。简言之,就是培养少男少女们如何做个好男人、好女人的教育。
林艺告诉记者,很多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孩子与父母的心越来越远了,他们有了心事、遇到了问题,宁可自己背负着困惑也不愿意与家长说。这又是为什么呢?“在一些孩子看来,过多的‘教育’源于家长对自己的‘不认可’,这会使孩子在频繁的‘教育’中反感,会激发他们的叛逆情绪。”林艺表示,为了避免孩子出现问题和受到伤害,家长朋友应该改变教育方式。淡化“教育”的色彩,而让孩子们体会到那是来自家长的爱,那是因爱而施的关怀,这更能令孩子们接受。
观点三
给孩子更多的知情权
才能少出问题
“真正的性教育是人格魅力的塑造和责任感与毅力的培养。”林艺表示,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性教育的主战场应该是家庭,最好的老师就是我们的家长。包括我们的思想、言行、态度,都将是影响孩子们的教材。”“对于不当性行为的危害,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知情权。正因为不知道的太多,他们才去尝试得太多,才会出现更多的问题。”林艺认为,知道了过早性行为可能带来的伤害,孩子便会更慎重地选择;知道了堕胎可能带来的痛苦和后果,孩子们便可能放弃至少会考虑到安全问题。“知情,孩子才会更慎重地选择,才会更知道应该怎样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