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长心理 > 青春期心理 > 如何看待青春期逆反心理

如何看待青春期逆反心理

来源:爸妈在线   
人气: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其实逆反心理是一种因情绪对抗而产生的在行为上与指令、要求、规则相左的倾向。这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反对要求者的观点,并不意味着在认识层面他有意和你较劲,而是一种情绪上的不自控。 既然逆反是一种情绪上的不自控,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认识问题,那么,处理孩子的逆反,首先就要分析清楚逆反情绪产生的原因,而不能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譬如你要孩子早点睡觉,孩子就是不听,你就要检查检查自己平时给孩子说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其实逆反心理是一种因情绪对抗而产生的在行为上与指令、要求、规则相左的倾向。这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反对要求者的观点,并不意味着在认识层面他有意和你较劲,而是一种情绪上的不自控。

既然逆反是一种情绪上的不自控,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认识问题,那么,处理孩子的逆反,首先就要分析清楚逆反情绪产生的原因,而不能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譬如你要孩子早点睡觉,孩子就是不听,你就要检查检查自己平时给孩子说话的语气,或者“换位”看一看,孩子到底为什么要对抗你的要求。我们常常看到父母指责自己的孩子“说话大声霸气,没礼貌”,但你看看父母怎么教育他的孩子的就会知道,孩子的“没礼貌”恰恰就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因为在父母之间以及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父母本身就是“大声霸气”的坏榜样。

大多数情况下,青春期孩子的逆反,主要是出于对父母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方式的不满。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概念得到明显发展,自我主导性和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他们迫切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但父母对待孩子,却习惯于继续沿用儿童期的“督促控制式”教育方式,推行“过程控制式”管理。在过度控制与干涉下,孩子的自我独立性得不到满足,并经常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不尊重。这便是青春期孩子极端逆反的主要原因。

譬如对于孩子的“乱花钱”行为,怎么办?这就隐含了一个对逆反心理的处理问题。许多父母的教育手段就是“严密控制”。他们看到自己上中学的孩子不会计划着用钱,常常一、两天就花掉了父母给的一个星期的零花钱。父母觉得这是个问题,于是改为每天给孩子几块钱。这样,钱掌握在父母手里,孩子即使想乱开支也似乎不可能了。结果如何呢?——孩子不是没完没了地向父母或其它亲人“要钱”,就是在外面“借钱”,或者干脆“偷钱”。有的孩子也许不会有上述行为,但却学习不用功,或者在学校出点其他什么事情让父母操心,家庭教育陷入恶性循环。这就是逆反所致,而逆反的心理根源就是对来自父母的控制教育的反抗。

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孩子确定严格的经济开支标准,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钱。这一点应该从小学阶段抓起。譬如,要严格按照一个“约定的标准”(最好征求孩子的意见)向孩子一次性提供每月的零花钱和相应的生活费等等,由父母监督管理转变为孩子自主管理。作为父母,你需要做到的,不仅是要“按照标准给钱”而不是“按照你的心情给钱”,而且,当孩子乱开支造成“青黄不接”的时候,你不可以随意资助。即使允许孩子提前借支,也不能没有规矩。当然,当孩子有了特殊的良好表现时,你应该在标准金额之外,给予孩子额外的奖励。当孩子养成了有计划开支的好习惯,或者当孩子升入了高等学府,你可以将你为孩子“从小到大”积攒下来的“压岁钱”(数额一定不小),一并交给孩子管理。

形成孩子与父母之间情绪对抗的原因可能很多,每一个家庭都有不一样的原因。唠唠叨叨或高压控制只会增加逆反,解除情绪对抗、修通亲子关系,才是应对青春期逆反的有效途径。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切勿冒失初尝“禁果”

禁果就像一个带刺的仙人球,匆匆忙忙采摘,也许会带给你满手的伤刺。 一般...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