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长心理 > 儿童心理 > 家长自我牺牲对孩子好不好?

家长自我牺牲对孩子好不好?

来源:互联网   
人气:

许多家长把自己的自我牺牲当作一种美德,比如,认同奉献、忍受、沉默的行为,觉得这样符合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只有这样自己才能认可自己。不过与此同时,这样的家长往往会对孩子很严厉,说教色彩浓,要求孩子也要遵守自己奉行的道德标准。这样的家长是一种什么心理呢?他们自我牺牲的做法对孩子好不好呢? 首先,家长自我牺牲的做法会引起孩子的内疚感,孩子会觉得自己总是不对。这是因为家长以自我牺牲为美德,孩子不听话时家

许多家长把自己的自我牺牲当作一种美德,比如,认同奉献、忍受、沉默的行为,觉得这样符合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只有这样自己才能认可自己。不过与此同时,这样的家长往往会对孩子很严厉,说教色彩浓,要求孩子也要遵守自己奉行的道德标准。这样的家长是一种什么心理呢?他们自我牺牲的做法对孩子好不好呢?

首先,家长自我牺牲的做法会引起孩子的内疚感,孩子会觉得自己总是不对。这是因为家长以自我牺牲为美德,孩子不听话时家长也许会说:“你看我怎样怎样,还不都是为了你,你怎么能怎样怎样?”这就涉及心理学中一种有趣的现象,就是家长如果总觉得自己占理,总觉得自己是对的,(“都是为了你”),孩子就总会觉得自己是错的。

您可能觉得这个道理很奇怪,家长既然自我牺牲,怎么会觉得自己总对,孩子总不对?这是因为,家长认为自己的自我牺牲行为是符合道德的,是正确的,而孩子小时候还没有完善的道德观念,总会作出一些所谓“错事”,这时候,孩子就挑战了家长的道德观念,使家长觉得必须严加管教。但同时,自我牺牲型的家长又具有受虐性,他们管教孩子时,更多强调的是,孩子这样做不正确,不符合道德,辜负了自己的一片苦心,自己怎样难受,都是因为孩子。于是孩子觉得自己错了,长此以往,孩子也形成了一种过分追求道德完美的性格。

第二,家长自我牺牲的做法容易导致孩子形成对自己要求苛刻的强迫性人格。强迫性人格的特点就是过分遵守道德,过分追求道德完美,要求自己过分严格,这种人格如果发展到极端,容易形成强迫性神经症。

家长如果像上面说得那样总觉得孩子错了,孩子就会拼命避免犯错误,做事情变的谨小慎微、害怕失败,务求做得没有错误、绝对完美,以迎合家长的要求。这样的孩子,都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乖孩子,懂事的孩子,但是他们沉重的心理负担,又有谁能了解呢?

更进一步,这些孩子还会也发展出自我牺牲、受虐的人格特点,他们的心理和状在象征意义上也是在使自己牺牲和受虐,以报答他们自我牺牲的父母。

第三,自我牺牲的家长形成的家庭,往往气氛比较沉重压抑,过着一种清教徒式的生活。

我们知道,人离不开道德的约束,适度的奉献也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家庭中最大成分的就是道德,一切以是否应该为准则,违反这一禁令的就被扣上自私、自我中心的帽子,那这个家庭能不压抑吗?孩子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就被培养成听话的小大人,从小没有童年应有的活泼和欢乐。

在这里,我们并不想鼓吹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自私,也不想让天下父母不要奉献,只不过是想让这种自我牺牲式的道德法庭变得温和一点、再温和一点,毕竟,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花朵需要阳光,需要更健康的成长环境。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孩子“恋母心理”如何避

一般来说,过于恋母的孩子往往是由妈妈的感情私有造成的。 有些妈妈希望孩...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