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长心理 > 儿童心理 > 别让失败家教斩断孩子慧根

别让失败家教斩断孩子慧根

来源:互联网   
人气:

障碍1:先入为主 先入为主是我们经验主义的产物。事先假定我们相亲相爱的人在某种情况下会有什么反应,然后在这种假定的基础上自己再采取相应的行动,是一种很省事的方法。你是否对某人说过这样的话“我没告诉你是怕你知道后会烦心”?结果你会惊讶地发现正因为你的这番好意并经常这样做,这个人才很烦恼。还有另外一个例子,每次史蒂夫回家时,他的母亲总要提醒他“不要忘了你的外套”,史蒂夫最后一次忘记外套是他八岁的时候

障碍1:先入为主

先入为主是我们经验主义的产物。事先假定我们相亲相爱的人在某种情况下会有什么反应,然后在这种假定的基础上自己再采取相应的行动,是一种很省事的方法。你是否对某人说过这样的话“我没告诉你是怕你知道后会烦心”?结果你会惊讶地发现正因为你的这番好意并经常这样做,这个人才很烦恼。还有另外一个例子,每次史蒂夫回家时,他的母亲总要提醒他“不要忘了你的外套”,史蒂夫最后一次忘记外套是他八岁的时候,他母亲认定在随后的37年里,史蒂夫没有什么长进。

如果海伦。凯勒只呆在家里,周围的人替她做好一切,那么她的生命就是一种非常局限的生命。的确,她的家人都认为她受到如此大的伤害,她还可能自己做什么呢。但是,终于有另外一个人来到海伦身边,她的看法与海伦的家人不一样,从而给海伦带来了发展的机会。

当人们先入为主时,他们就忘记了人类最美丽的一种特性,那就是每个人都有时时学习和变化的能力。先入为主提供给孩子这样的暗示或警告:“昨天你是什么样子,今天我只能允许你还是那个样子。”这会给别人带来很大的感,对于正在快速发展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着名心理学家B。F。斯金纳发现,老鼠不断地根据本能和习惯来对周围的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但是人类是根据自己的信念对刺激做反应。当刺激传到大脑并引起注意时,它经过了人的观念系统,据此产生一系列反应的可能性。大脑对这些可能性根据原有的观念进行判断,从而选出或创造出一种行为。同时,个体随着行为的进程,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原来的观念。所以,同样的刺激在不同的时间引起的反应是不同的,例如,有地方失火了,人们冲出来,有的人可能光着脚就从火苗上跑过,但是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他们就可能学乖了,开始尝试别的方法了。

如果我们认识到别人是会成长、变化的,那么我们就会容忍别人的变化,并且容忍我们与他们之间关系的改变。在我们认定别人如何如何之前,我们最好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抛弃我原来的看法,会是什么样子?”答案是非常简单的:“让我来看看。”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什么都不先去预测,不先入为主,不阻碍变化,而是去观察,去发现。

史蒂夫有一个幻想,幻想他母亲决定在他出门时保持沉默,而不再提醒他别忘了带外衣。史蒂夫认为要真是这样的话,他恐怕会忍不住要问问他母亲“你不准备提醒我外衣的事了吗”,“不,亲爱的,”想象中母亲说:“我认为如果外衣对你很重要的话,你会记着的。”史蒂夫会接着说:“是的,我还是带着它。外边的天气会变冷的。”这样,他母亲会满意地发现,四十七年后,她儿子终于学会了一些东西。

障碍2:拯救或解释

作为父母或教师,我们常常过早地介入孩子们正在做的事去拯救孩子,而不允许他们品偿自己行为的后果,或者我们倾向于向孩子解释事情的意义,而不是帮助他们发现事情对他们自己的意义。

人们普遍认为,好家长或好教师给孩子们解释事情,殊不知,真正的好家长或好教师跟孩子们一道探索,帮助孩子们自己对事情进行解释。外来的解释常常是越解释越糊涂。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有一个人对某事很熟悉,而你却一无所知,他向你滔滔不绝地解释这件事,但他解释的越多,你越不清楚。

在孩子们做一件事时,成人的过早介入并给他们提供解释,常常使孩子们感到沮丧。成人的“完美、聪明”会使他们感到迷惑,让他们觉得自己更无能、更容易受伤害。如果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会想:“如果大人不在这儿,我可怎么办呢?”,从而变得丧失自信、依赖他人。

那些太快地介入别人的事并为别人的事操心的人被称为拯救者或称能者。这些称能者或拯救者把别人拯救出来,让他们仍保持着自己的缺陷,使他们仍容易受伤害,仍容易受操纵。他们经常会说:“这就是事情的真象”、“这就是事情的原因”、“你最好这么办,才能把事情摆平”等等。他们的话充满了这样的暗示:你是无能的,你不该遇到这样的问题,你需要帮助,我才能帮你,等等。拯救者几乎从来不会鼓励孩子发展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现在有很多新婚夫妇,在他们婚前由于有自己的父母包办一切,在结婚后陷入困惑和担心,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买东西、买、平衡家庭收支、安排住宅等等一些成人生活中必需面临的问题。他们的父母由于经常扮演拯救者的角色,结果是自己的孩子在结婚后,他们的“工具箱”里仍然缺乏必备的生活工具。

家长太快地去帮助孩子,这样做阻止了孩子去获取自己的人生体验。通过太快地给孩子提供解释,家长阻止了孩子去提高自己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做的,其实就是什么都不做,充满耐心地等待,充满耐心地启发孩子自己去体验、去思考、去行动,这才是家长能够帮助孩子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

障碍3:指导

指导是为了自己方便的另一种阻碍孩子成长的行为。介入孩子们的行动,并按照我们的方式来指导他们,比邀请孩子的主动参与、接受孩子的不同行为方式要容易地多。但是,人是一种有独立性的动物,他要求别人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他的的独特性。如果我们太早地介入并指导别人的行动,我们就是在制造敌意、反抗和攻击。

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你遇到了一为热心的导师或老板,对于你的工作的每一步,尽管你自己都会了,他还要坚持详细地告诉你。如果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很长,你可能会受不了而开始另找一份工作,至少,你工作的热情和愿望会很快地下降。但是,如果你的老板能以尊重的态度,鼓励你做出自己的贡献,那你无疑会相信这一点,即你的老板认为你有用。

我们都明白,指导会给被指导者带来很大的负担。但作为父母,我们仍然不停地告诉孩子“把这拣起来;把那放到一边去;你该冲澡了;在校车来之前,别忘了喝牛奶”等等。孩子们常常拒绝听我们的这些唠叨,有时还跟我们对着干,对此家长反而感到很受挫折,其实,孩子们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捍卫自己的“主权”。

指导可能是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障碍之一,它是家长缺乏耐心的标志。如果我们充满耐心,去鼓励孩子们为家庭或为他们自己做有价值的事,尊重他们的自主性,那效果会好的多。现在假设你家里乱七八糟的,但马上有客人要来,与其责备孩子,指导他们干这干那,不如这样说:“孩子们,呆会儿我有朋友要来,但家里太乱了。如果你们能帮我把这儿整理好,那是对我很大的帮助。”结果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好:地板上的鞋子、臭袜子似乎魔术般地消失了,房间变得似乎空前的整洁。

刚才我们说,指导的结果让父母感到挫折,实事上,指导的本身让孩子感到挫折,让他们觉得自己无能,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变得更为顽固,或更具有反抗性。一个参加我们培训班的妇女讲了一个她亲身体验的事,更证明了这一点。

她说:“我上班前经常在家里贴着让我丈夫和孩子们要干的家务的单子。但是我每次回家都发现家里还是老样子,他们只是在半心半意地在干分配给他们的事。我从来没有意识到他们对这个指示单很反感。他们其实很情楚自己该干什么。这真是个天大的笑话。”

在参加培训班期间,这位妇女变得很激动,她几乎一整夜都在考虑第二天的培训课上应干些什么,第二天早上也在想这件事,所以忘了时间。等她醒悟过来,已经快要迟到了。她一边匆匆地往外走,一边对她丈夫说:“今天我必须参加培训班,我没办法按排家务了。今晚咱们家里还要有人来,如果你回来的比我早,要是你能帮我干些事,我是非常感谢的。”

当她回到家时,她发现晚饭已在炉子上做着了,洗衣机安放到了楼下,他丈夫正在用吸尘器打扫房间。

她惊讶地问:“发生了什么事?”

他说:“我知道你很着急,因为你都没有时间写那个该死的指示单了。刚才我在打扫房间时,我在想,在我们结婚之前,我曾成功地生活了三十年。我付账单,照料我该做的事,招待我的朋友,安排我的生活,但是从结婚后,我再也没有受到信任了。事实上,在我母亲为我这样做事时,我对她的感觉,和现在对你的感觉一样。并且,我最终离开我的母亲去找了另一个女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不喜欢被人指导。事实上,本章要提到的所有障碍和建设性因素在所有人的关系中都起作用,而不仅仅在亲子关系中起作用。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我们知道一个社区中有很多学校,其中有一个社区的教工培训协调员是一位限制、控制和指导型的人,她经常把参加社区发展培训的人降低到幼儿园的幼儿水平,而这些人也对她很恼火。在一培训活动中,在第一天的培训结束后,她对学员们说:“我要求你们每个人在走前都把自己的杯子拣起来扔进垃圾箱。”结果有三分之一的人就象没听见一样,他们的杯子仍旧在那儿放这。这些学员是些什么人呢?他们都是学校校长、高级督学和其他一些很有地位的人,结果是,他们象孩子一样,反抗别人的指导。

第二天,我们介入进来并采取了另一种行为方式。我们对学员说:“在我们这个培训班结束后,校方还将在这里进行另一个会议。校方请求我们保证在大家离开后会议室状态良好。如果你们能额外花几分钟帮我们整理一下房间,我们会非常感谢。”

结果是,学员们摆正了椅子,重新泡上了咔啡,擦了黑板,他们干了一切该干的事。通过邀请他们提供帮助、鼓励他们做出贡献,这些学员付出了额外的努力;通过命令和指导,那位女协调员,正象她自己也看到的,引起的是反抗和敌意。

在我们试图指导别人时,不妨先问自己下面两个问题。

1 “如果我们不按自己的方式来具纵,我们这个世界的运行是否会嘎然而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应该介入去处理。但即使是这样,指导也应是我们最后的选择,首先需要的是慎重的考虑。如果答案否定的,那么接着问自己第二个问题。

2 “我要指导的这个人是否需要发展出为他自己制订人生计划的能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要做的事很简单,就是停止指导。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机会为自己计划什么事的话,他怎么可能学会做计划呢?如果一个从来不被允许去执行一个有缺陷的计划,那他怎么学会面对计划中的缺陷呢?或者说,当一个人因为丧失了勇气,不敢去改进计划中的缺点时,他怎么能学会克服计划中的缺点呢?可以说,我们最大的成功常常是从失败中得到的,只要我们不把失败看得太重,只要我们还有尝试的勇气,失败就是成功之母。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孩子“恋母心理”如何避

一般来说,过于恋母的孩子往往是由妈妈的感情私有造成的。 有些妈妈希望孩...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