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年来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导致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心理专家呼吁,这种状况急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拼时间、拼体力,应试教育日渐残酷
近几年,我国高校连续扩招,为什么学生的升学压力不降反增 ?淄博七中生物老师刘论先认为,因为大多数学生不是想有个大学上,而是要冲刺名牌大学。他说:“我从教30年了,感觉学生的升学压力越来越重。虽然高校实行扩招,但是本科分一批、二批、三批,差别很大。再加上一般高校的毕业生不好找工作,这些对学生都是很大的压力。在我们学校,学生第一年考上专科一般都不会去读,都要再复习一年,但最终也要走专升本、考研的路子。”
刘论先说,上级部门以重点高校录取率来考核学校,也促使老师和学生把目光放在“重点”上。淄博市主要根据学校考上二本(本科二批)以上的人数排名次,二本以下的根本不算数。今年七中总考生1000多人,考上二本以上的大约500人,被录取的艺术类考生200人左右,但是真正落榜没学上的只有几十人。学生、老师和学校都要冲刺“重点”,这样学生的升学之路不是变宽了,而是越来越窄,学生的学习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为了考个好学校,只能加班加点,拼时间、拼体力。 刘论先说,为什么中学生创造发明越来越少,学生光写作业、学习任务就很重,根本没时间思考别的,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厌学、厌学,中小学生负面心理严重
山东农业大学一名在校生在写给心理医生的求助信中说:“我本来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初中三年级以前,我觉得生活很愉快,可自从进入初三以后,思想压力变大,几个星期后再也无法集中精力,用各种办法都控制不住自己胡思乱想,越是不能集中精力越是紧张烦恼。上了高三,我再也适应不了那种紧张的环境,总是头疼,不能看书,吃药也不管用,心情抑郁。”
长期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研究所主任翟静说,近几年,由于应试教育引发的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只是因为家长让学、老师让他学。
翟静在济南两所初中抽取初中一年级28个班的1667名学生调查表明,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患病率为16.2%,上课常走神的占22.3%,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占12%,感到学习压力大的占42.6%,考试紧张的占42.8%,不适应学校生活的占15.8%,有厌学情绪的占36%。
翟静举例说,济宁一位前来咨询的高三学生,每天晚自习要喝三包咖啡,几乎每天都是凌晨2点睡觉,时间长了导致睡眠不足,记忆力减退,神经衰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整天情绪低落。一个上高一的女生十分好强,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全班前几名,一旦考得不理想,就会难受好几天,以至想跳楼。平时她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要求上课注意力高度集中,连别人咳嗽一下都受不了。 (小标题)心理教育,应试教育之下的一根“软肋” 翟静认为,要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要改革应试教育方式,减轻学生的高考压力,还给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的时间和机会,不要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精神畸形的高分低能者。
心理教育目前在基础教育中还很薄弱。淄博七中设有专职心理咨询老师,记者也看到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但是在当天下午记者采访的近两个小时内,咨询室却一直大门紧闭,课间学生来来往往也没有一人敲这扇门。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昌兵建议,针对当前的现状,学校应逐步完善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专业化队伍,强化心理咨询功能。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容易在引导方法上产生偏差,因此建立一支合格的学校心理咨询队伍时不我待。其二,心理教育课程化、多渠道开展。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同时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