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长心理 > 儿童心理 > 儿童心理健康取决于家长

儿童心理健康取决于家长

来源:互联网   
人气:

六一儿童节刚过,当全社会纷纷关注日常生活用品的质量问题的时候,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如有关心理医生所说,儿童心理和成长,很大部分取决于家长,这种影响一代传给一代,是循环往复的。我们的孩子是健康的,意味着我们的未来是光明的。 受访人尹璞:旅美心理学家,华夏心理网心理专家,全民健心计划·华夏心理周末公益课堂活动发起人h和首席主讲专家。旅美22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长期从事心

六一儿童节刚过,当全社会纷纷关注日常生活用品的质量问题的时候,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如有关心理医生所说,儿童心理和成长,很大部分取决于家长,这种影响一代传给一代,是循环往复的。我们的孩子是健康的,意味着我们的未来是光明的。

受访人尹璞:旅美心理学家,华夏心理网心理专家,全民健心计划·华夏心理周末公益课堂活动发起人h和首席主讲专家。旅美22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长期从事心理研究和咨询实践工作,在心理健康理论研究、教学培训、科普教育和心理咨询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非典期间放弃绿卡毅然回到祖国,投入全部精力致力于国人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的工作。

■孩子的很多问题是家长造成的

采访人:在您的工作范畴里,孩子最具代表性的心理问题是什么?

尹璞:单纯的孩子问题,实际上并不多。只有很少一部分孩子有问题,比如自闭症。更多的情况是,孩子很正常,家长有问题。比如孩子不愿学琴,一去就哭,你说他有心理问题,其实问题在家长这边。

家长还关注孩子“不听话”问题。实际上很多时候,孩子闹,是想让你注意他。孩子的经验里,这是唯一灵验的方式:闹到一定程度,家长受不了,就满足他的要求。原因是家长鼓励用这种闹的方式,是在帮他建立错误的经验。

“不听话”怎么办?最简单的技巧,孩子喜欢玩,就用玩的方式让他学规则。比如在家里模拟幼儿园的规则,你可以问孩子幼儿园怎么吃饭,在家也按同样规则,让孩子当老师,负责提醒规则,家长当小朋友。我教家长,在孩子容易犯错的地方,每人故意违反一两个规则,然后接受孩子的批评。等以后他不当老师的时候,也会执行。

另外是孩子认生,这是中国小孩普遍的问题,表现为比较胆怯。有一部分孩子可能是个性,但相当一部分,是成长环境造成的。喜欢表现,本是孩子天性的一部分,但不知为什么给压下去了。要求孩子往完美、标准去发展。怕出丑,怕被呲儿,怎能让他表现?比如孩子正在画画,就批评他怎么把小鸟画得比老虎个儿还大。经常这样压制,他见到陌生人就比较拘谨。

采访人:照您说来,孩子这两个问题关键都是家长做得不对?

尹璞:小孩子最简单的学习方式是模仿,对错判断、道理、逻辑思维这些,还不懂得。要求孩子的,父母如果自己不去做的话,孩子就比较难接受。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能看电视”,但是老爸拿着一碗炸酱面,一边看球一边吃。孩子会怎样模仿呢?

不用给孩子讲太复杂的道理,因为他大脑还没有逻辑思维能力。但这不是说孩子生来就闹、不服你管,孩子是喜欢有规则。规则使他的生活简化,心里有数。这一点很多家长还不知道。

家长常说这孩子在家里不听话,在幼儿园挺规矩的,就问我为什么。我说这很简单,幼儿园4个老师,用的是同一个规则,在家里有4个家长用的是4个规矩。在这人这儿行,在那人那儿不行,甚至在同一个人这儿,他心情好那天行,他心情不好那天又不行,最后孩子就无所适从,干脆就没规矩。

孩子思维还一个特点,就是粗线条的大框框,这是孩子学习的特点。比如电脑,他们很快比爸爸妈妈玩得都溜,而你可能只教了他开关和重要的几步,其他全是他自个儿琢磨出来的。你要把他玩的这些一步一步教给他,他根本记不住。小孩的悟性特别强,我们往往低估了。

正确的方式是以孩子本身天生的个性为基础,帮助他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不要把内秀的孩子变成外向、大方的孩子,但是帮助他增加一些和别人交往的能力和兴趣,自我表达的能力和愿望等等,然后再附加上原来就有的内秀特点,孩子就能够健康地成长了。

采访人:对孩子而言,心理健康标准和表现是什么?

尹璞:孩子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喜欢自己,接纳自己;(2)能够用包括语言、情绪在内的多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3)能够与人交往;(4)能够适应规则和适应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以自我为中心”(这是孩子的天性)的冲动。具备以上几点的孩子,就非常地健康了。

采访人:怎么判定儿童的心理异常,影响心理异常的因素有哪些?纠正原则是什么?

尹璞:儿童心理异常实际上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那些本应是所有孩子天性的东西,他缺乏或表现的不好。比如,孩子不爱玩,这是需要我们关注的。因为,对于孩子来讲,玩代表娱乐,也是学习,也是人际交往的部分,成人世界的一切交际都可以用玩展现给孩子。儿童心理异常的另一部分会体现在表达方面。孩子会走极端:有的孩子不愿意表达,有的孩子则选用极端的方式表达,闹起来翻天覆地。

影响心理异常的因素,有一些是天生的因素,更多的是后天的。不爱表达的孩子,有时是感觉缺乏了安全感,他认为一声不吭的感觉挺安全。那些用极端方式表达的孩子,有时会与家庭成长环境有关,成长中这些孩子意识到,只有大吵大闹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纠正原则:对于那些不爱玩的孩子:一步步地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感觉。先是让那些相对于孩子来说比较熟悉的、会令他们感觉到安全、信任的大人陪他玩,建议这些大人降低自己的心态,像孩子一样和他玩。然后再扩大玩伴的范围。对于那些用极端方式表达的孩子:当孩子用极端方式表达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习不同样的表达方式,一方面帮助孩子改掉不好的习惯。当孩子以极端的方式想得到东西时,家长明确告诉他“这种得到的方式是不被允许的”,告诉他换一种方式要求“得到”,比如从命令式改成缓和的语气,用微笑的方式表达。家长向孩子传输“自己得到与否与自己的反应强度没有任何关系”的理念。

我的态度:

点击图片更换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查看完整更多评论...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美文推送

最新美文

孩子“恋母心理”如何避

一般来说,过于恋母的孩子往往是由妈妈的感情私有造成的。 有些妈妈希望孩...

热门文章